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180906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体育心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Sports Psychology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学 时 数:32 学 分 数:2应开课学期: 执 笔 者: 审 核 人: 批 准 人:编写日期: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体育心理学是社会体育专业四年制本科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在学生掌握普通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竞赛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体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有关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具有运用体育心理学理论、方法指导中学体育教育工作。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求实的科学精神;

2、掌握体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竞赛中的心理现象、规律及其原理,并以此来指导将来的实践;掌握有关的实验、心理测量、心理训练的操作方法,培养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体育心理学概述学时:2第一节 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第二节 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三章 运动兴趣学时:2第一节 运动兴趣概述第二节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3.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第四章 运动动机 学时:3第一节 运动动机概述第二节 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第五章 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学时:3第一节 体育活动中的学习目标定向第二节 体育活动中的目标设置第三节 体育活动中团队目标的设置方法

3、第六章 运动归因学时:2第一节 归因理论第二节 运动中的归因第三节 影响运动归因的因素第四节 归因训练第八章 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学时:4第一节 运动损伤的心理原因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第三节 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第九章 注意与运动表现学时:2第一节 体育运动中的注意第二节 注意控制训练第十一章 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学时:2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第二节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第三节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第十二章 心理技能训练概述学时:1第一节 心理技能与心理技能训练第二节 心理技能训练计划 方案与实施第十三章 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学时:2第一节 渐进放松训练第二节 自

4、生训练第三节 生物反馈训练第四节 系统脱敏训练第五节 模拟训练第十四章 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学时:1第一节 表象训练第二节 认知训练第三节 暗示训练第四节 自信训练最后:学时:21.对第一章至八章所学内容进行总的概括;2.对第九章至第十四章所学内容进行总的概括;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以课堂提问、讨论、考查、模拟报告、作业结合为主。通过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先修课程是教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心理学为其后续课程,本课程

5、教学内容与两门后续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和重复,这也为两后续课程进一步提高水平和促进学生掌握应用,具备更加扎实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打下坚实基础。五、考核方式考核类别: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内容:考核本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点和能力方面的内容。考试试卷的题目从体育心理学试题库随机抽取,并按要求分为A卷和B卷。试题力图做到标准化试题与论述性试题并重、基本知识和能力并重。试卷题型与分值如下: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简答题(每题5分,共35分),论述题(共25分)。考试方法:平时考核与课程结束后闭卷考试相结合。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提问、出勤、学

6、习态度10%、作业10%、实验占10%),课程闭卷考试占70%。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1季浏体育心理学2006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 审定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9年2马启伟主编: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3视蓓里主编:体育心理学新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4颜军著:体育教学心理学。神州出版社,1993年版。附:教学进度表 体育心理学课教学计划(32学时)周次课次教 学 内 容课型备注一1第一章 体育心理学概述1.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理论一2第三章 运动兴趣1.运动兴趣概述2.培养学生运动

7、兴趣的重要性3.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理论二3第四章 运动动机 1.运动动机概述理论二4第四章 运动动机2.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第五章 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1.体育活动中的学习目标定向理论三5第五章 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2.体育活动中的目标设置3.体育活动中团队目标的设置方法理论三6第六章 运动归因1.归因理论2.运动中的归因3.影响运动归因的因素4.归因训练理论四7第十一章 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一节 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第二节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理论四8第八章 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1.运动损伤的心理原因2.运动损伤的心理

8、反应理论五9第八章 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3.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理论六10第九章 注意与运动表现1.体育运动中的注意2.注意控制训练理论六11实验理论七12实验理论七13实验理论八14第十二章 心理技能训练概述1 心理技能和心理技能训练2 心理技能训练计划、方案与实施第十三章 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1. 渐进放松训练2. 自生训练理论八15第十三章 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3. 生物反馈训练4. 系统脱敏训练5. 模拟训练第十四章 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一节 表象训练第二节 认知训练第三节 暗示训练第四节 自信训练理论九161.对第一章至八章所学内容进行总的概括;2.对第九章至第十四章所学内容进行总的概括;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