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造口ppt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180142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口造口ppt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伤口造口ppt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伤口造口ppt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伤口造口ppt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伤口造口ppt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口造口ppt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口造口ppt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压疮预防(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附录1至附录3),包括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营养状况、肢体活动能力、自理能力、排泄情况及合作程度等。2.评估患者压疮易患部位。(二)操作要点。1.根据病情使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患者。2.对活动能力受限或长期卧床患者,定时变换体位或使用充气床垫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3.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无汗液,衣服和床单位清洁干燥、无皱褶。4.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可涂皮肤保护剂。5.高危人群的骨突处皮肤,可使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脆薄者慎用。6.病情需要限制体位的患者,采取可行的压疮预防措施。7.每班严密观察并严格交接患

2、者皮肤状况。(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2.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增加皮肤抵抗力,保持皮肤干燥清洁。3.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四)注意事项。1.感觉障碍的患者避免使用热水袋或冰袋,防止烫伤或冻伤。2.受压部位在解除压力30min后,压红不消褪者,缩短变换体位时间,禁止按摩压红部位皮肤。3.正确使用压疮预防器具,不宜使用橡胶类圈状物。二、压疮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活动能力及合作程度。2.评估患者营养及皮肤状况,有无大小便失禁。3.辨别压疮分期(附录4),观察压疮的部位、大小(长、宽、深)、创面组织形态、潜行、窦道、渗出液等。4.了解患者接

3、受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及效果。(二)操作要点。1.避免压疮局部受压。2.长期卧床患者可使用充气床垫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定期变换体位,避免压疮加重或出现新的压疮。3.压疮期患者局部使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加以保护。4.压疮期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定时换药,清除坏死组织,选择合适的敷料,皮肤脆薄者禁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5.对无法判断的压疮和怀疑深层组织损伤的压疮需进一步全面评估,采取必要的清创措施,根据组织损伤程度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6.根据患者情况加强营养。(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2.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增加创面愈合能力。(四)注

4、意事项。1.压疮期患者禁止局部皮肤按摩,不宜使用橡胶类圈状物。2.病情危重者,根据病情变换体位,保证护理安全。三、伤口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2.了解伤口形成的原因及持续时间。3.了解患者曾经接受的治疗护理情况。4.观察伤口的部位、大小(长、宽、深)、潜行、组织形态、渗出液、颜色、感染情况及伤口周围皮肤或组织状况。(二)操作要点。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暴露换药部位,保护患者隐私。2.依次取下伤口敷料,若敷料粘在伤口上,用生理盐水浸湿软化后缓慢取下。3.选择合适的伤口清洗剂清洁伤口,去除异物、坏死组织等。4.根据伤口类型选择合适的伤口敷料。5.胶布

5、固定时,粘贴方向应与患者肢体或躯体长轴垂直,伤口包扎不可固定太紧。(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持伤口敷料及周围皮肤清洁的方法。2.指导患者沐浴、翻身、咳嗽及活动时保护伤口的方法。(四)注意事项。1.定期对伤口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2.根据伤口渗出情况确定伤口换药频率。3.伤口清洗一般选用生理盐水或对人体组织没有毒性的消毒液。4.如有多处伤口需换药,应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感染伤口;清洁伤口换药时,应从伤口中间向外消毒;感染伤口换药时,应从伤口外向中间消毒;有引流管时,先清洁伤口,再清洁引流管。5.换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四、造口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

6、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心理状态、家庭支持程度、经济状况。2.了解患者或家属对造口护理方法和知识的掌握程度。3.辨别造口类型、功能状况及有无并发症,评估周围皮肤情况。(二)操作要点。1.每日观察造口处血供及周围皮肤情况。2.每日观察排出物的颜色、量、性状及气味。3.根据需要更换造口底盘及造口袋。(1)更换时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2)一手固定造口底盘周围皮肤,一手由上向下移除造口袋,观察排泄物的性状。(3)温水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4)测量造口大小。(5)修剪造口袋底盘,剪裁的开口与造口黏膜之间保持适当空隙(12mm)。(6)按照造口位置自下而上粘贴造口袋,必要时可涂皮肤保护剂、防

7、漏膏等,用手按压底盘13min。(7)夹闭造口袋下端开口。(三)指导要点。1.引导患者参与造口的自我管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更换造口袋的详细操作步骤,小肠造口者选择空腹时更换。2.告知患者和家属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3.指导患者合理膳食,训练排便功能。(四)注意事项。1.使用造口辅助用品前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咨询造口治疗师。2.移除造口袋时注意保护皮肤;粘贴造口袋前保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3.保持造口袋底盘与造口之间的空隙在合适的范围。4.避免做增加腹压的运动,以免形成造口旁疝。5.定期扩张造口,防止狭窄。五、静脉炎预防及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年龄、血管,选择合适的

8、导管型号、材质。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状况、血管弹性及肢体活动度。3.了解药物的性质、治疗疗程及输液速度对血管通路的影响。4.根据静脉炎分级标准(附录5)评估静脉炎状况。(二)操作要点。1.根据治疗要求,选择最细管径和最短长度的穿刺导管;置管部位宜覆盖无菌透明敷料,并注明置管及换药时间。2.输注前应评估穿刺点及静脉情况,确认导管通畅。3.直接接触中心静脉穿刺的导管时应戴灭菌无粉手套。4.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宜选择中心静脉。5.多种药物输注时,合理安排输注顺序,在两种药物之间用等渗液体冲洗管路后再输注另一种药物。6.出现沿血管部位疼痛、肿胀或条索样改变时,应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采取必要

9、的物理治疗或局部药物外敷等处理。7.根据静脉炎的处理原则实施护理,必要时拔除导管进行导管尖端培养。(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持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穿刺侧肢体负重。2.告知患者穿刺部位敷料松动、潮湿或感觉不适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四)注意事项。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血管,尽量避开关节部位,不宜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穿刺。2.合理选择血管通路器材,及时评估、处理静脉炎。3.湿热敷时,避开血管穿刺点,防烫伤。六、烧伤创面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受伤时间、原因、性质、疼痛程度、心理状况等。2.评估烧伤面积、深度、部位、渗出液的气味、量及性质、有无污染

10、、感染等。3.严重烧伤患者应观察生命体征。4.肢体包扎或肢体环形焦痂患者应观察肢体远端血供情况,如皮肤温度及颜色、动脉搏动、肿胀等。(二)操作要点。1.病室环境清洁,温湿度适宜,实施暴露疗法时室温保持在2832,相对湿度50%60%,床单位每日用消毒液擦拭。2.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抗生素及补液,观察用药反应。3.抬高患肢,观察患肢末梢皮肤温度、颜色、动脉搏动、肿胀、感觉等情况。4.术前应剃除烧伤创面周围的毛发,大面积烧伤患者,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时翻身。5.术后观察切、削痂及取、植皮部位敷料渗出情况,有渗出、异味及时更换。6.出现高热、寒战,创面出现脓性分泌物、坏死、臭味等,及时报告医生。7.

11、特殊部位烧伤的护理(1)呼吸道烧伤: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充分湿化气道,观察有无喉头水肿的表现,保持呼吸道通畅。(2)眼部烧伤:化学烧伤者早期反复彻底冲洗眼部,一般选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分泌物较多者,及时用无菌棉签清除分泌物,白天用眼药水滴眼,晚间用眼药膏涂在眼部;眼睑闭合不全者,用无菌油纱布覆盖以保护眼球。(3)耳部烧伤: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分泌物,在外耳道入口处放置无菌干棉球,定时更换;耳周部位烧伤用无菌纱布铺垫。(4)鼻烧伤:保持鼻腔清洁、湿润、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及痂皮,防止鼻腔干燥出血。(5)口腔烧伤:保持口腔清洁,早期用湿棉签湿润口腔黏膜,拭去脱落的

12、黏膜组织。能进流食者进食后应保持口腔创面清洁。(6)会阴部烧伤: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剃净阴毛清创后,留置尿管,每日会阴擦洗;及时清理创面分泌物;女性患者用油纱布隔开阴唇,男性患者兜起阴囊;排便时避免污染创面,便后冲洗消毒创面后再涂药。(7)指(趾)烧伤:指(趾)与指(趾)之间用油纱布分开包扎,观察甲床的颜色、温度、敷料包扎松紧,注意抬高患肢促进循环,减少疼痛。8.维持关节功能位,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创面愈合、治疗过程。2.告知患者避免对瘢痕性创面的机械性刺激。3.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1.使用吸水性、透气性敷料进行包扎且松

13、紧度适宜。2.烦躁或意识障碍的患者,适当约束肢体。3.注意变换体位,避免创面长时间受压。4.半暴露疗法应尽量避免敷料移动,暴露创面不宜覆盖敷料或被单。七、供皮区皮肤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病情、吸烟史及供皮区皮肤情况。(二)操作要点。1.观察伤口及敷料固定和渗出情况,有渗液或渗血时,及时更换敷料。2.伤口加压包扎时,观察肢端血供。3.伤口有臭味、分泌物多、疼痛等异常征象,及时报告医生。(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供皮区域勿暴露于高温、强日光下,避免损伤。2.告知患者局部伤口保持干燥。(四)注意事项。1.在愈合期应注意制动,卧床休息,避免供皮区敷料受到污染。2.加压包扎供皮区时,松紧度

14、适宜;避免供皮区受到机械性刺激。八、植皮区皮肤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2.观察植皮区皮瓣色泽、温度、指压反应、血供及疼痛程度。(二)操作要点。1.观察伤口及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有无异味。2.使用烤灯照射时,烤灯的功率、距离适宜,防止烫伤。3.监测皮瓣温度,并与健侧作对照,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4.使用抗凝药物和扩血管药物期间,观察局部血供,有无出血倾向。5.患肢制动,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压疮和手术后并发症。(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戒烟的重要性。2.告知患者避免皮瓣机械性刺激的重要性。3.告知患者植皮区域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1.避免

15、使用血管收缩药物。2.避免在强光下观察皮瓣情况。3.避免患肢在制动期间牵拉皮瓣或皮管。4.植皮区域勿暴露于高温、强日光下,避免损伤。5.植皮区皮肤成活后,创面完全愈合,应立即佩戴弹力套持续压迫6个月,预防创面出现瘢痕增生。6.植皮区皮肤瘙痒,切忌用手抓,以免破溃出血感染。九、糖尿病足的预防(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2.了解患者自理程度及依从性。3.了解患者对糖尿病足预防方法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操作要点。1.询问患者足部感觉,检查足部有无畸形、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皮肤的完整性及局部受压情况。2.测试足部感觉:振动觉、痛觉、温度觉、触觉和压力觉。(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性、早期临床表现及预防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做好定期足部筛查。2.教会患者促进肢体血液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