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古代希腊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8727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古代希腊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第五章古代希腊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第五章古代希腊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第五章古代希腊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第五章古代希腊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古代希腊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古代希腊剖析.(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古代希腊,参考书目 第一节 爱琴文明与荷马时代 第二节 早期希腊 第三节 古典时代 第四节 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与分裂 第五节 上古希腊文化 作业,参考书目 1、(前苏)兹拉特克夫斯卡雅:欧洲文化的起源,三知书店,1984年。 2、陈恒:失落的文明古希腊,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3、周启迪: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4、(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0年。,返回,第一节 爱琴文明与荷马时代,一、自然环境与居民 二、爱琴文明 三、荷马时代,一、古代希腊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群岛以及小亚细

2、亚沿海的半岛地带。,希腊半岛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境内多山,海岸曲折。由于山海阻隔,分为北、中、南三大部分:北希腊包括马其顿、色萨利、埃皮鲁斯三个地区;中希腊包括阿提卡、科林斯、弗西斯等八个地区;南希腊即伯罗奔尼撒半岛,包括拉哥尼亚、阿卡亚等七个地区。,希腊半岛无大河,只有一些不大的平原,土地一般也不肥沃,气候属于地中海型,夏旱冬雨,只适于种植葡萄和橄榄,不适于农耕,但不少地区出产大理石、陶土及许多金属矿藏。由于多山,半岛各地区交通不甚便利。爱琴海上岛屿星罗棋布,且距离较近,有利于航海经商。东南与希腊隔海相望的是具有古老文明的埃及和西亚,古代希腊人吸取了埃及和西亚的先进文化,创造了欧洲最古老的文化

3、,对后世欧洲影响颇大。,希腊半岛旧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约公元前四千年代末,一批人从小亚细亚来到了希腊大陆和克里特等岛,他们讲非希腊语。据传统说法,希腊半岛原先居民是皮拉斯吉人,海岛上原先的居民是勒勒吉人或卡里亚人。约公元前2000年以后,从巴尔干半岛来了一批人到希腊半岛,自称希腊人,并逐渐扩散到北希腊各个地区,又在后几个世纪里移入中、南希腊。公元前12世纪,希腊人部落发生了一次大迁徙,公元前一千年代初,说不同方言的诸希腊部落分成了许多支分布在不同的地区,而原先的皮拉斯吉人、勒勒吉人则逐渐与希腊人同化了。,返回,二、爱琴文明 关于爱琴文化,最早的提出者是荷马史诗,修昔底德也有记载,亚里士多德也曾

4、提到克里特岛和米诺斯王,但数千年来,古典学者的这些记载,都被人们认为是虚构、传闻,并非真有其事,而且后来希腊人都忘记了过去的历史,所以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还不知道在希腊文化之前还有一段光辉灿烂的爱琴文化,都以为希腊历史始于多利亚人入侵或公元前776年奥林匹克竞技会。因此爱琴文化的发现,是近代考古学上的一个重大成就,也使希腊历史上溯了千年之久。,1、克里特文明 希腊文明最先产生于克里特岛,公元前三千年代克里特就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并受到埃及的一些影响,公元前三千年代末,克里特原始社会逐渐解体,而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进入了青铜时代,同时也开始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它们建有王宫,相互为霸权而

5、争斗。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象形文字。约公元前1700年和1600年,克里特各城市宫殿两次被毁(是人民暴动还是地震),重新修筑后的王宫规模更大,文字从象形发展为线形。即线性文字A,现在还未释读成功。,未破解的线文A,公元前17001400年是克里特文明最繁盛的时期,这时手工业相当发达,各种陶器制造得十分精美,王宫依山而建,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墙上壁画属古代杰作。由于对当时文字未能释读。现在我们无法了解克里特文明的社会和政治情况,只是古希腊许多作家的作品中保留了许多关于克里特文明的传说。,克诺索斯王宫,王宫内景,粮仓,约公元前1500年和约公元前1450年,克诺索斯王宫接连被毁,随后希腊人开始侵入克里

6、特岛,占领了强大的克诺索斯城邦,并在克里特人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线形文字B。但在约公元前1400年,克诺索斯的最后一个王宫被毁,这是克里特人发动了反希腊人的起义,还是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人发动了入侵,现在无法断言,不过,克里特文明从此衰落,并逐渐被人遗忘。,2、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包括公元前十五至十二世纪南希腊的迈锡尼、派罗斯等早期奴隶制城邦的文明。,公元前二千年代初期的南希腊,大概在克里特文明的影响下,当地氏族部落里的贵族修筑了一些宫殿作为其住宅。约公元前1600年,阿卡亚人部落来到南希腊,摧毁了原来的宫殿,在它的废墟上修建了竖井式坟墓,这种墓中有许多金、银殉葬品,说明阿卡亚人也进入氏族

7、社会解体阶段,氏族贵族实力雄厚。约公元前1500年,圆顶墓代替了竖丹墓,同时出现宫殿城堡,产生了迈锡尼、派罗斯等城邦。约公元前1450年,由迈锡尼等地去的希腊人掌握了克里特的统治权,半个世纪后,他们在克里特的统治被摧毁。于是把他创造的线形文字B带回了南希腊。,迈锡尼的坟墓,他们留下的文书为我们提供了迈锡尼等城邦的政治、经济的大体情况。,线文B,由于阶级矛盾尖锐,迈锡尼诸邦在公元前十三世纪后半期已经削弱,许多城市都在加强其卫城的防御设施。有些城市已遭受破坏,但它们随后却对小亚的特洛伊进行了十年的侵略战争,虽然最后取得胜利,但迈锡尼诸邦更加衰落,公元前十二世纪,多利亚人逐渐南下,迈锡尼诸城邦不久灭

8、亡。,特洛伊战争,返回,三、荷马时代 1、荷马史诗 多利亚人的南下引起了希腊各部落的大迁徙。公元前十一至九世纪,迈锡尼时代的王宫、王陵消失了,精美的手工制品不见了,总之,遍及希腊各地的氏族制度淹没了前一时期少数地区的文明,希腊历史的发展经历了暂时、局部的曲折过程。,公元前十一至九世纪的希腊留下的主要文化遗产是“荷马史诗”,所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荷马时代”。“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伊利亚特主要写特洛伊战争第十年的一段故事;奥德赛主要写希腊英雄奥德赛在特洛伊战争后回国途中历险的故事;所以史诗中既有关于迈锡尼文明时期的传说和神话,又有对荷马时代社会情况的反

9、映。,2、荷马时代的社会状况,(1)生产力水平:荷马时代的生产技术,在某些方面比迈锡尼时代落后,但农业和畜牧业却已相当发达,史诗中描写了当时的生产情况,人们用牛挽犁耕地,通常深耕三次,收获则用镰刀,家畜有牛、羊、猪等,畜群的多少往往用来说明一个人富裕的程度。史诗中不仅说到青铜器,而且说到铁器,铁器的出现是荷马时代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说明荷马时代的历史发展虽然有局部的、暂时的曲折,但从总的方面来说,生产力仍在发展,这正是整个希腊都进入氏族制度解体、国家即将产生的前提。,荷马时代的铜锅,汲水图,(2)氏族内部的分化:荷马时代的氏族已是父系氏族,若干亲属氏族组成一个胞族,若干亲属胞族组成一个

10、部落。氏族部落的首领们从公社土地中获得大片土地,普通氏族成员则逐渐失去自己的份地,贫困不已,而占有大片土地的氏族部落首领拥有大批畜群和其它财物,开始剥削奴隶的劳动,逐渐变成氏族贵族,史诗中提到的“英雄”大概就制这些贵族。,(3)奴隶制的发生:氏族贵族形成最初的奴隶主,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俘,俘虏或者直接成为奴隶,或者由战胜者卖给奴隶贩子,再转卖给他人为奴,奴隶贩子还到处掠夺、拐带人口,把他们卖为奴隶。奴隶必须为主人从事各种劳动,奴隶主则把奴隶视为自己的财产,甚至可以任意处死奴隶。,(4)军事民主制:荷马时代的部落或由部落组成的小民族设有以下机构和职务:议事会:原来由各氏族族长组成,这时已成为氏族

11、贵族会议,这是一种常设性机构,遇有大事,都要在这个会议上讨论通过。人民大会:部落里的全体成年男子参加,原则上它属最高权力机构,在战争紧要关头常常召开这个会议,但史诗已反映出它由贵族把持,贵族往往打击报复持反对意见的参加者。军事首长(巴赛勒斯):主要职权是统帅军队和领导作战,并掌管宗教祭祀,原则上他们由选举产生,事实上已经逐渐世袭,他们还不是真正的王,但已体现出王权的萌芽。,返回,第二节 早期希腊,一、奴隶制城邦的产生 二、对外殖民 三、斯巴达 四、雅典,一、奴隶制城邦的产生 荷马时代以后,公元前八至六世纪期间,希腊人不仅在其本土和小亚西海岸先后建立起许多奴隶制城邦,而且通过殖民活动在殖民地建立

12、了许多城邦。它是一些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若干附近村落的城邦,它们的特点就是小国寡民。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平民反对氏族贵族统治、扫荡氏族制度残余的过程。因此这一时期,有的史书称之为殖民时期,有的则称之为古风时期。,公元前八至六世纪,希腊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农业上铁制工具推广普及,陶器制作也大有进展,远销海外。造船方面,开始建造有三层浆的大船。农业、手工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金属铸币在各地纷纷出现,广为流行,商人也出现了。,随着经济的发展,荷马时代已开始解体的氏族公社进一步分化瓦解,氏族贵族不仅占有了公社的大片土地,而且用种种手段掠夺小农的份地,高利贷就是其中之一,他们

13、通过放高利贷,不仅夺占小农土地,还把无力清偿债务的人变为债务奴隶,剥削他们的劳动,甚至把他们卖往海外。氏族贵族还利用自己在氏族中的特殊地位逐渐取得统治权。公元前八世纪,在希腊多数地区,原先的巴赛勒斯已经失势,贵族会议掌握大权。,在自由民中,与贵族对立的是平民,平民主要是小农和手工业者,小农反对氏族贵族,主要是为了解除债务,免受奴役,保持水片土地。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少数平民由于经营工商致富,成了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他们为了改变自己在政治上无权的地位,为了向海外掠夺更多的奴隶,往往联合下层的小农和手工业者共同向氏族贵族作斗争。,公元前八至六世纪的希腊历史充满了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平

14、民取得了最后胜利,氏族制度也在经历了不同形式的变革和改造后最终为不同政体的奴隶制国家所代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城邦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过程中,都曾出现过“僭主政治”,僭主即并非通过选举而取得政权的独裁者。他们为了博取平民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往往打击氏族贵族,没收他们的财产,或多或少改善下层平民的经济情况,推行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的政策。但僭主统治为期一般都不长久。因为当氏族贵族受到打击、奴隶制发展起来以后,这种僭主政治就失去了存在的历史条件。,返回,二、对外殖民 公元前八至六世纪,希腊人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活动。当时希腊普遍存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平民在政治上要求公民权,在经济上要求免除债务奴役和保有

15、小块土地,而这个也正是他们保有公民权的前提条件。在长期复杂的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失去公民权的人很多。他们的出路往往就是海外殖民。,当时希腊人殖民的范围,较近的包括爱琴海北岸和希腊西北部一些地区,较远的包括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黑海沿岸许多地区。意大利、西西里许多地区以至今法国南部和西班牙东南部,地中海东南部。由于有腓尼基、埃及等古老国家的存在,希腊人的殖民活动受到限制,只在北非建立了昔兰尼殖民地,在埃及有一个居民点(当时埃及国王同意给希腊人居住的)。在西地中海的殖民也遇到了迦太基人的竞争。,希腊人的殖民活动,给被侵占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给希腊带来了大量财富和奴隶,还大大扩张了希

16、腊奴隶制工商业的海外市场。在殖民活动过程中,希腊奴隶制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日益壮大,因此,希腊的殖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希腊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此外,希腊人的殖民活动,是在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条件下进行的,其结果,不是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而是使城邦政体在本土得以巩固和发展,在海外建立起更多的殖民城邦。在众多的希腊城邦中,最强大而最强大而最重要的是斯巴达和雅典。它们在奴隶制经济和政治上各代表一种类型,又在相当长时间里是两个奴隶制城邦集团的两个霸主。,返回,三、斯巴达 1、国家的形成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拉哥尼亚地区。早在迈锡尼文明时期这一地区就有一个奴隶制城邦,即荷马史诗中的斯巴达后,由于多利亚人的南侵,原先的城邦消失了。“斯巴达人”以后专指居住于此的多利亚人。,斯巴达人原有三个部落,定居斯巴达后,他们的血缘关系逐渐融化在地域关系之中,分成五个村落,斯巴达城邦就是由这五个村落联合而成,随后他们开始对周围地区实行武力征服,把一部分被征服者变为他们的农业奴隶希洛特人,而把另一部分人当作政治上从属他们但有人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