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讲解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8447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49 大小:19.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讲解(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 与分布,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水文灾害 生物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风暴潮,病害、虫害和鼠害,主要的自然灾害,大气圈 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一、气象灾害,1、热带气旋,概念,发生在热带或者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成因,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提供 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世界热带气旋最多的地方: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空,热带气旋的等级,中心附近风力67级,称热带低压 中心附近风力89级,热带风暴 中心附近风力1011级,强热带风暴 中心附近风力大于12级,成为台风或

2、飓风。,热带气旋、台风、飓风三者之间有何区别? 【提示】 热带气旋不一定就是台风或飓风,台风和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 台风和飓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都达到12级以上,只是因所在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为“飓风”。,气旋天气系统.swf,B,A,C,C,台风 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无风、少云和干暖,旋涡风雨,增加,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沿海,伴随着 狂风、暴雨,来势凶猛,破坏力很强,时间

3、,地点,台风,形成强风、暴雨、风暴潮,引起洪涝,冲毁农田,毁坏房屋和其他建筑设施,中断交通、通信、输电线路,造成海难事故和人员伤亡。,台风的危害,危害,狂风 暴雨 风暴潮,有利影响:带来丰富降水,缓解旱情; 降温消暑;,为什么天气预报中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那么台风中心是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天气?,思考:,世界热带气旋主要路径示意,世界热带气旋主要路径示意,北半球:先向西北后偏向东北 南半球:先向西南后偏向东南,福州,左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运行路线图,看图回答: 1、当台风中心位于A位置时,福州吹 风; 2、当台风中心位于B位置时,福州

4、_风;天气情况 ; 3、当台风中心位于C位置时,福州吹 风。,偏北,静,偏南,晴朗无雨,典例分析,2、干旱与旱灾,降水长时期,无,少,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干旱,造成,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干旱,(2)旱灾的特点:,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渐发性的特点。,旱灾的发生是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情况,导致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人类生存受到危害。,(3)旱灾,(4)旱灾的分布,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季风气候区,非洲、亚洲、大洋洲内陆地区是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5)干旱的危害,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 河流、水塘、

5、湖泊干涸,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的社会动荡。,干旱和旱灾是否属于同一概念? 【提示】 不是。干旱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旱灾是一种因干旱而形成的灾害,也就是说干旱是旱灾的致灾因子。只有当干旱危及到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时,才称得上是旱灾。 旱灾只发生在干旱地区吗?,旱灾的发生是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情况,导致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人类生存受到危害。因此,干旱地区不一定发生旱灾,而湿润地区也可能发生旱灾。,1、华北地区春旱的成因。,2、江淮地区伏旱的成因。,春季降水少(与南方比),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雨带推移到北方,副高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探究:,

6、3寒潮 (1)定义:一种大范围_活动。 (2)成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_方向猛烈冲击时。 (3)时空分布 时间:深秋到_季节。 空间:北半球_纬地区。 (4)影响:短期内气温_,并伴有_、雨雪、_等现象;有时还带来暴风雪、_等恶劣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和民众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强冷空气,暖气团,初春,中高,骤降,大风,霜冻,沙暴,(5),上述寒潮标准是针对全国情况规定的。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南方一些地区虽然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也同样可以造成危害。因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另外制定了发布寒潮的标准。,冻雨,除以上三种气象灾害,还有冰雹灾害,雪灾,雾灾,

7、风灾,雷电,低温冷害,霜冻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地震 (1)定义: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_,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并以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错位,地震波,(2)地震构造示意,(1)、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2、地震的震级和烈度:,例如:一个6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的能量。 8级=30个7级=900个6级=27000个5级 汶川的8级地震,相当于投放了9

8、00个广岛原子弹,3、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称为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4、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影响地震破坏程度的因素:,震级大小,离震中远近,震源深浅,建筑物的质量,人口密度,震级与烈度,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

9、大。 除此外,烈度还与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分析地震烈度大小的方法,一、地震的类型,地球的结构,1、构造地震 地球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能量在短时间内激剧释放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振动。这类地震称为构造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知识拓展,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3、其它地震 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

10、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4)分布 易发区: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活动的产物,在空间分布上有一致性。,思考1为什么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由于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反映

11、了地面实际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及地震波所通过区域的介质条件、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根据地面受震动的各种现象综合评价的。所以同一次地震中受影响的各地区烈度不尽相同。,2、滑坡和泥石流,滑坡,(1)概念: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2)发生条件: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 (3)多发地区:一是山地丘陵区,二是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4)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5)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滑坡体向下滑动时在斜坡顶部形成的陡壁称为

12、滑坡壁,岩体、土体下滑的底面为滑动面,滑动的岩块、土体称为滑坡体,看滑坡示意图,分析滑坡可以分为几个组成部分?,泥石流,(1)概念 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发生条件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3)危害 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形成区位于河流上游,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中游流通区多为狭窄陡深的峡

13、谷,使泥石流能够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碎屑物有堆积场所,地势起伏大,岩性脆弱,岩石风化破碎; 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多局地暴雨; 地表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等。,滑坡和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取决于:地质地貌背景;水文气象条件;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等。,易发区,滑坡和泥石流比较,岩体与土体,泥沙石块,山区沟谷中,岩体比较破碎,植被覆盖较差,陡峻,农田,道路,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滑坡在无水的条件下也可以形成。,思考2举出一些实例,说明人类在改造环境时,为什么有可能引发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人类活动的

14、加剧,日渐成为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人类活动包括采矿、工程开挖、蓄水排水、堆填加载、滥伐乱垦等,这些活动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条件,或者增加了灾害发生的物质条件,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和强度。,(4)防御措施:,植树造林,生态退耕; 修建护坡工程; 修建水库; 迁离滑坡与泥石流的高危区; 做好滑坡与泥石流的监测与预报。,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_。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是_。,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 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3)人类活

15、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_; 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_等。,加强植树造林; 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 生态平衡; 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成因及防御等知识和读图分析、推理的能力。由题目可知:我国泥石流分布区主要是山地集中而且是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A地位于我国的西南横断山区,地形崎岖;B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泥石流是一种地质灾害,它的发生与当地的地质条件、植被覆盖状况、气候特点关系密切。,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水圈,海洋、河流、湖泊、水库等,水文灾害,洪水、雨涝、内渍、风暴潮等,水文灾害,1、洪涝,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洼地,洪水+涝渍,洪水+涝渍,洪水+涝渍,洪水+涝渍,洪水+涝渍,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1),(2)分布地区 从气候因素看:集中在_,主要是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