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 小学阶段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8141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近鲁迅 小学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走近鲁迅 小学阶段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走近鲁迅 小学阶段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走近鲁迅 小学阶段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走近鲁迅 小学阶段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近鲁迅 小学阶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近鲁迅 小学阶段(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近鲁迅,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今年是他诞辰120周年。鲁迅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1881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为孙取名“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山”。鲁迅7岁进私塾就以此为名。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名豫亭,再改豫才。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 周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

2、准备当一名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鲁迅的原名,鲁迅使用的笔名,据鲁迅夫人许广平统计,至少在80个以上;据有关资料统计,则总共有158个。其中用一字的有“飞”、“直”、“隼”等14个;用二字的有“索士”、“唐俟”、“冬华”等95个;用三字的有“邓当世”、“隋洛文”等29个;用四字的有“宴之敖者”、“楮冠病叟”等2个;用拉丁文的有“L”、“EL”等4个;用记者等或集团署名的有“旅沪记者”、“朝花社同人”等14个。笔名之多,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3、。 鲁迅使用的笔名,大多有深刻的寓意,丰富的内涵。据考察分析,他早年运用的笔名,含有“希望、鼓励、奋飞”等意义。如“遐观”,远看之意。“唐俟”,徒然等待之意,以示对辛亥革命后的现实的失望,并表示将投身新的战斗。“黄棘”,奋发、前进之意。黄棘为神话中的木名,用其策马,使之飞奔疾驰。笔名“霍冲”、“令飞”、“迅行”等均属此类。,鲁迅的笔名,鲁迅,的由来,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 许寿裳曾对此作过

4、解释:“(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如此的 鲁 迅,爱给人起绰号的 鲁迅 喜欢看电影的 鲁迅 爱好木刻的 鲁迅 对外国艺术颇有钻研的 鲁迅 藏书家的 鲁迅,中国之所谓幽默,往往尚不脱笑林广记式,真是无可奈何。 1934年4月1日鲁迅给陶亢德信,年,虚岁岁的鲁迅被送到本宅大书房家塾读书。启蒙塾师叫“蓝爷爷“周玉田,他是鲁迅的远房叔祖。教科书是笔划繁多、字句难懂的鉴略。鲁迅不喜欢这种“一字也不懂“的书,他喜欢到周玉田家找书读,在那里他发现了花镜、毛诗鸟兽草木虫鱼疏等配有图画的书,欣喜异常。,年,岁的鲁迅改由本宅叔祖周子京教读孟子,地点在周子京家的“橘子

5、屋“里。周子京文理不通,如将“东方朔“写成“东方叔“荔“字下面写成三个“刀“等等,讲解课文时也是胡说八道,鲁迅十分不满,其父获悉后便叫停学。,珍惜时间,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

6、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百草园,年秋,鲁迅祖父周福清的科场案发,父母怕株连到孩子,遂将鲁迅及弟弟周作人送到皇甫庄外婆家,寄住在大舅鲁怡堂处。年底因房东要收回住宅,大舅迁到小皋埠当台门,鲁迅等又随之迁往那里。这段寄居生活约有半年时间,少年鲁迅尝到了“食客“、“寄人篱下“的滋味,体味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自强不息,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

7、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

8、过。,寿镜吾,1902年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1904年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1905年仙台,1909年东京,少年鲁迅,弃医从文,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

9、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年月,鲁迅从日本回国,在杭州一所师范任教。翌年月,回到绍兴,任绍兴浙江省立第五中学教务长,後任学监,後又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年月日,“辛亥革命”爆发了。 2 年月,已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邀鲁迅到教育部工作。,1918年自四月开始创作以后,源源不绝,其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抨击家族制度与礼教之弊害,实为文学革命思想之急先锋。,年月,鲁迅在上海逝世。,1936年10月19日病逝,遗体葬在万国公墓。,巴金等人抬鲁迅的棺柩,鲁迅先生遗容,鲁迅没有留下正式的遗嘱,只在死中写下这么几条: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

10、任何人的一文钱。 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 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 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 和他接近。,死亡面前的鲁迅,教育他人,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11、。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鲁迅的作品,小说集 呐喊 野草 彷徨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杂文集 而已集 二心集 坟 花边文学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华盖集续编补编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集外集拾遗补编 南腔北调集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

12、介亭杂文附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热风 三闲集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其他作品 故事新编 古籍序跋集 文序跋集 汉文学史纲要 中国小说史略 阿金 鲁迅诗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r)子牛 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冷对:冷落对待。千夫指:原意是许多人的指责。语出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这里比喻敌人的指责。又,千夫指为千夫所指,千夫指的,也就是人民的公敌。俯首:低头,表示听从的样子。为:做。孺子:儿童。孺子牛: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爬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儿子不小心跌倒时,把齐景公的牙齿挂折(sh)了,因而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就称齐景公为“孺子牛”。这里比

13、喻人民大众的牛。 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 这是鲁迅自嘲中的诗句。全诗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名人眼中看鲁迅,叶圣陶论鲁迅:伟大的灵魂 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觉得非常慈祥。然而他的精神是超乎慈祥的。他伟大,他坚强。中华民族将来真个得到解放,必然由于人人具有了他那样的精神。看到昨天的送殡的行列、严肃、激昂,六七千人合成个巨大的集体。更想到各地受他感化的大众,虽然不能亲自到来送殡,也必然遥寄最真挚的心情,使这个集体无形中扩大到不知多少倍。这样,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

14、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荣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而这个,就是中华民族解放终于能够成功的凭证。,茅盾论鲁迅:如何永久纪念鲁迅 抑住了哀痛,打起精神来奋斗下去,此时凡敬爱鲁迅先生而且痛感到这损失之巨大的人们,都严肃地在想着:如何永久纪念他。这是立即可以想到许多办法的,纪念文学奖金,纪念馆,研究院,学会,翻译他的著作广布于全世界;这一切,都是必要,这一切即使不能同时一一办到,只要中国民族尚有解放之一日,终必能大规模地办到,而且终必有更伟大更多样的永久纪念他的办法:我想像到不远的将来“新中国”的大都市里将耸立着巍峨的“鲁迅文学院”,我想像到在将来的新中国,大陆新村一弄(如果还在)将收为公有,而在这四 周将建筑起庄严的纪念馆,我也想像到绍兴将是一个新名“鲁迅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