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_细菌性痢疾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7063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_细菌性痢疾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二节_细菌性痢疾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二节_细菌性痢疾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二节_细菌性痢疾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二节_细菌性痢疾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_细菌性痢疾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_细菌性痢疾剖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为特征。 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粘膜的渗出性炎症。 本病发病率高,多见于夏秋季。,病原学,痢疾杆菌为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杆菌,无鞭毛、荚膜。 依据抗原结构和生化特点,分为A(痢疾志贺菌)、B(福氏志贺菌)、C(鲍氏志贺菌)、D(宋内志贺菌)4群,以及47个血清型。 我国目前以B群为主,D群有不断上升趋势,近年局部地区A群有流行。,痢疾杆菌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各型志贺菌死亡裂解均释放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

2、的主要毒素。 A群还可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素、细胞毒素与肠毒素的作用。,流 行 病 学, 传染源 痢疾患者 带菌者 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 亦可通过苍蝇或蟑螂污染食物传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无巩固免疫力,加之不同菌群以及不同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故易造成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发病机制与 病理变化,(一)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 细菌数量 致病力 人体抵抗力,大部分被胃酸杀死,少量细菌进入肠道,正常菌群+肠粘膜分泌型IgA拮抗,免疫力低下,细菌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繁殖,粘膜炎症反应+ 小血管

3、循环障碍,痢疾杆菌进入消化道,肠粘膜炎症、坏死和溃疡,腹痛、腹泻和脓血便,细菌被吞噬,很少侵入粘膜下层,亦不侵入血流,极少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营养状况极差,尤其老年人或儿童,偶发生败血症,志贺菌释放外毒素,病初的水样腹泻和神经系统症状,急性典型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制,志贺菌释放内毒素,发热及毒血症症状,机体对之敏感,产生强烈过敏反应,血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全身小血管痉挛导致急性微循环障碍,内毒素损伤血管壁引起DIC及血栓形成,加重微循环障碍,感染性休克和重要脏器衰竭,脑组织病变严重者引起脑水肿甚至脑疝,中毒型菌痢的发病机制,(二)病理解剖 主要病变部位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

4、基本病理变化 急性期: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粘膜溃疡。 慢性期:肠粘膜水肿及肠壁增厚,息肉样增生及疤痕形成。 中毒型菌痢:结肠病变轻,全身病变重。,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12天(数小时至7天) 临床上依据病程分急性与慢性两期,(一)急性菌痢 普通型:起病急,高热伴畏寒、寒战,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可转为慢性。 轻型:全身毒血症状及肠道症状均较轻,亦可转为慢性。,中毒型: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病势凶险,高热,迅速发生循环及呼吸衰竭。以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表现为感染性休克。 脑型(呼吸衰竭型):以脑实质损害表现为主。 混合型

5、:具有以上两型之表现,病死率很高。,(二)慢性菌痢:急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 急性发作型:半年内有菌痢病史,出现急性菌痢表现。 慢性迁延型:长期反复出现肠道症状及营养不良表现。 慢性隐匿型:一年内有菌痢病史,无症状,但排菌,有结肠病变。,诊 断,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夏秋季节,有不洁饮食史或接触史。 临床表现发热伴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中毒型菌痢病情进展迅猛,高热、惊厥,于数小时内发生循环和/或呼吸衰竭;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而病情未愈。,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急性菌痢白细胞数增加,中性粒细胞亦增加,中毒型菌痢可达(1530)109/L以上,慢性菌痢可有贫血。 -便常规:

6、粘液脓血便,可见脓细胞或白细胞、少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 -便培养:检出志贺菌即可确诊。 -乙状结肠镜检查:可直接发现肠腔病变,一般仅适用于慢性菌痢病人。,鉴别诊断,急性菌痢 急性阿米巴痢疾:见表格。 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有流行病学特点。 其它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 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及肠套叠等。,急性菌痢与急性阿米巴痢疾鉴别点,中毒型菌痢 休克型:与败血症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等感染性休克鉴别 脑型:与流行性乙型脑炎鉴别,慢性菌痢 结肠癌及直肠癌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血吸虫病,治 疗 (一)急性细菌性痢疾 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病原治疗:根据菌株药物敏感情况选择用药 氟喹诺

7、酮类 复方磺胺甲噁唑(SMZco) 其它,(二)中毒型菌痢:本病凶险,应采取综合抢救措施 一般治疗:同急性菌痢 病原治疗: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静脉给予 对症治疗:控制高热与惊厥,循环衰竭的治疗: -积极抗休克治疗:扩容,纠酸,血管活性药物,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 脱水、改善脑血管痉挛、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防治呼吸衰竭,(三)慢性菌痢 对症和支持疗法 - 病原治疗:根据细菌药敏试验,选择联合应用2种不同类型抗菌药物,须13个疗程。 - 局部灌肠疗法:应用药物保留灌肠疗法,1014d为一疗程。如效果好,可重复应用。,预 防,应采用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管理传染源:彻底治疗和隔离病人及带菌者 切断传染源:做好“三管一灭” 保护易感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