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上课用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587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进酒上课用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将进酒上课用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将进酒上课用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将进酒上课用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将进酒上课用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进酒上课用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进酒上课用讲义(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学习目标:,1 、体会诗人感情 2 、有感情地诵读,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初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 准确把握节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2、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 李白,品读诗歌 合作探究,请找出体现诗人情感的语句,分析诗句中包含的感情。 要求: 步骤一:自读诗歌,划出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 步骤二:小组合作,深入分析诗人感情。,全诗围绕一个“酒”字,诗人感情时而悲伤,时而欢乐,时而愤激,时而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李白怀才

3、不遇又渴望被重用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 悲愤是它的内核。,总结:,融情诵读 背诵全诗,悲,乐,狂,愤,酒,当堂检测,(1)李白在将进酒中用 : 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 (2)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3)将进酒中直接表现诗人愤激之情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作业,1.将进酒固学案 2. 比较阅读李白将进酒和白居易劝酒诗 劝酒诗 白居易 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 劝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

4、如生前一杯酒。,开头两句怎样写盛宴,其作用是什么? 金樽、玉盘,极言器皿之华美;珍馐,极言酒食之精美;十千、万钱极言价值之昂贵。如此美酒佳肴,更兼知交挚友。“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若在平时,“会须一饮三百杯”,单今天却 “停杯投箸不能食”,这就反映出诗人强烈的思想情绪,推动诗情的发展。,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停杯”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端起酒杯又放下,拿起筷子又摔下,离席拔剑又茫然四顾,

5、几个连续的动作,直接表现出遭受挫折后怅然若失、郁怒愤慨、心潮难平而又茫然失措的神态。,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中典故的涵义是什么,用典达到怎样的效果? 吕尚九十岁垂钓于盘溪水而遇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不久受商汤礼聘。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然归隐但仍然希望得到重用,也一定会东山再起的复杂情感。乘风破浪是坚信自己能挂云帆、驱万里到达理想的彼岸。使用这些典故,是以较少的文字,表达出复杂丰富甚至

6、是不便直说的思想感情。,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以 “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

7、己的抱负,表现了他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 “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彷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下列对诗中的诗人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诗人怀着平生之得意,又逢老友相

8、聚,纵酒狂歌,互诉衷肠,感到无限快乐。 B 诗人大声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罢休,表现他已从悲感中突破,豪气洋溢。 C 诗人频频举杯相邀,气氛热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来。 D诗人高歌后酒兴更浓,不惜宝马金裘换酒畅饮,活现慷慨爽快之态。,A,下列诗句与“黄河之水天上来”所写意境不同的一句是( ):,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C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D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A,将进酒测练 一、填充题: 1、这首诗的基调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一落笔就写楚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

9、下六句写,“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之情。 2、本诗的主旨句是:,。表达了诗人的态度。 3、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等。,愤激,悲,欢,狂放,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对权贵的鄙视和蔑视,朝如青丝暮如雪,与尔同销万古愁,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径须沽取对君酌。 2、钟鼓馔玉不足贵。 3、与君歌一曲。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主人何为言少钱?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沽:通酤,买。酌:喝。,馔玉:古义:美好的饮食;今义:馔:饮食;玉:玉石。,歌:唱。,主人为什么说钱少呢?,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着明月

10、。,背景简介,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作客,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3、解释下面“将”的意义: 将进酒( ) 呼儿将出换美酒(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不得惜( ),动 词、请、 qing,动词、拿 、 jing,动词、扶、jing,名词、将领 jing,动词、带领jing,助,在动词后,没实在意义 jing,初步研读,1、开篇两句“君不见”的重心在哪一句

11、?为什么?首句为何要从黄河写起? 后一句。其中的“悲”是全诗的诗眼, 给全诗奠定 悲怆凄凉的基调。 比兴手法,古人常以流水比年华易 逝, 一去不返,又以黄河的伟大永 恒兴起对生命渺小短暂的喟叹!,悲,2、李白是抱着“奋起智能,愿为辅弼”的宏愿来长安入仕的,但从接下来的六句诗看,李白在政治理想破灭后,好像很安于这种颓废享乐,放浪形骸的生活。怎样理解这种现象? 假象,是李白借酒来消释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欢,3、如何评价李白在失意的暮年还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高度自信的豪迈语句呢?对后世有何影响? 坚定向上的信念,渴望用世的乐观精神。 自信,乐观,乐,4、酒逢知已千杯少,李白痛饮狂歌,对朋友愤

12、言“钟鼓馔玉不足贵”,是由衷之言吗?为何“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是。是反语,统摄全诗的中心句 借酒麻醉,减轻愁苦,愤激,5、李白为什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又为何单说曹植呢? 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痛彻总结 相似之处:诗才敏捷,才华横溢, 遭受排挤和压抑而命运坎坷,大 志难酬而沉溺酒乡。,愤激,6、诗的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的“高堂明镜悲白发”首尾照应,有何作用? 强化了整首诗的悲愁愤激的氛围,愁,统摄全篇的主旨句是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诗人为什么会“但愿长醉不复醒” 这是诗人的悲愤之词。李白秉拿云之志,抱旷世奇才,常自比于谢安、诸葛,希望辅佐君王,成就

13、不世之业。却因君王昏庸、权奸当道、政治腐败、社会黑暗,诗人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理想彻底破灭。他无力改变这一切,于是只好逃入酒乡,从痛苦中摆脱出来。,深入研读,比较主旨句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上的异同 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形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后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跟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所选用的题材有关

14、。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又以游仙为题材,而“安能”二句有卒章显志的作用,不能不直截了当地说出诗人心中的意愿;而将进酒作于此后约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胸中块垒,也要跟饮酒合在一起说,因而只能采用曲达。,深入研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 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点评,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然而当

15、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摆在李白面前时,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诗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 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点评,诗作篇幅不长,却五音繁会,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点评,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为什么但以曹植为例? 曹植少以才华为父赏识,谢灵运以为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他颇具事业心,一生追求“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却备受猜忌,有志难展,英年早逝。李白钦佩其才干,同情其遭遇,借以自况,加之曹植与酒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