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绍帅主讲数码影像技术综合实训第六次课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5403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25.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姜绍帅主讲数码影像技术综合实训第六次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姜绍帅主讲数码影像技术综合实训第六次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姜绍帅主讲数码影像技术综合实训第六次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姜绍帅主讲数码影像技术综合实训第六次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姜绍帅主讲数码影像技术综合实训第六次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姜绍帅主讲数码影像技术综合实训第六次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姜绍帅主讲数码影像技术综合实训第六次课(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码影像技术 开课单位:上海市机械工业学校 授课专业:计算机多媒体专业 课时:18周*4节 授课人:姜绍帅 联系方式:130 2325 2785,综合实训,2,Taking Pictures A photo or photos.,3,4,Discuss the creation,6,Review lessons,7,8,9,胶卷相机 先使被摄体的影像通过镜头在感光片上曝光;曝光后的感光 片经冲洗加工得到呈现被摄体负像的底片;再经洗印便获得 与被摄体基本一致的正像。如使用反转感光材料摄影,经冲 洗加工,能直接获得正像。按色彩分,有彩色摄影和黑白摄影。 -下一页大城-,10,数码相机 先使被摄体

2、的影像通过镜头在感光片上曝光;曝光后的感光 片经冲洗加工得到呈现被摄体负像的底片;再经洗印便获得 与被摄体基本一致的正像。如使用反转感光材料摄影,经冲 洗加工,能直接获得正像。按色彩分,有彩色摄影和黑白摄影。 -下一页大城-,11,相机发展史,12,我国文献资料 数码照相我国对光和影像的研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 四百多年,我国的墨经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光的反 射,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现象。到了宋代,在沈括所 著的梦溪笔谈(1031至1095年)一书中,还详细叙述了“小孔 成像匣”的原理。 -下一页大城-,13,单反式暗箱 早在1685年,德国修道士约翰图恩(J

3、ohnThun)发表了由他设计的单 反式暗箱。(待进一步考证)而到了18世纪中叶,画家们已经把单反式暗 箱当作重要的写生工具。 -下一页大城-,14,单反式暗箱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个小时的曝光。 1826年,他又在涂有感光性沥青的锡基底版上,通过暗箱拍摄 了一张照片。 -下一页大城-,15,第一台相机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幅照片是涅普斯于1827年拍摄出来的,但是现在全世界公认的摄影术的发明者却是法国的路易达盖尔。涅普斯,是未被大众关注的摄影术发明者。 1825年,涅普斯委托法国光学仪器商人夏尔雪弗莱(Charles Cheva

4、lier)为他的照相暗盒(camera obscura)制作光学镜片。并于1827年(有说1826年)将其发明的感光材料放进暗盒,拍摄和记录下历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作品在其法国勃艮第的家里拍摄完成,通过其阁楼上的窗户拍摄,曝光时间超过8小时。 1829年与路易达盖尔达成伙伴关系,共同研究摄影术。 1833年7月5日,涅普斯意外死亡。 1839年法国科学与艺术学院宣布路易达盖尔获得摄影术专利。 -下一页大城-,16,第一台相机 1826年,法国人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 (Joseph Nicphore Nipce) 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相机,并用它拍摄了 第一张永久照片窗外。 -下一页大城-,1

5、7,摄影术的开端 1839年8月19 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 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实用的)木箱照相机,标志着摄影术的开端。 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 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下一页大城-,18,摄影术的开端 1839年8月19 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 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实用的)木箱照相机,标志着摄影术的开端。 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 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6、 -下一页大城-,19,摄影术的开端 1、将银板洗净、抛光;置入装有碘溶液或碘晶体的小箱内,碘蒸汽与银发生反应, 生成碘化银。时间是30分钟; 2、转入暗盒,放入暗箱进行感光,时间是15-30分钟。在光线的作用下,碘化银 依光线的强弱还原为不同密度的金属银,形成“潜影“; 3、先以水银(汞)蒸汽显影,再放入浓热食盐溶液中,通过氯化钠的作用,实 现“定影“;水洗、晾干。 这一工艺使照片感光时间由8小时缩短至2030分钟。这一天,他拍摄了工作 室一角(又名静物),这幅照片就是达盖尔首次定影成功的金属银盐照片。 -下一页大城-,20,摄影术的开端 巴黎寺院街1838景物错落有致,空间感很强, 是世界

7、上最早的城市风光照片 -下一页大城-,21,第一张彩色照片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 1861年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下一页大城-,22,第一张彩色照片 世界上第一个彩色胶片是1936年柯达公司研究出的柯达克罗姆反转片。 尽管如此,彩色照片的诞生其实远比这时间早。这张划时代的彩色照片 是于1861年拍摄的。这在摄影史上是相当的创举。要知道那时候银版 摄影术问世也没多长时间。 -下一页大城-,23,第一张彩色照片 最早的大画幅相机说起,它们只能拍黑白照片。底片是玻璃板卤化银。 能记录下光强。那类相机拍摄后取出银版,冲洗后就在玻璃上留下

8、影像了。 根据当时的光学研究,麦克斯韦认为可用红绿蓝作为色光的原色。由此, 麦克斯韦开始了彩色照片拍摄的尝试。 -下一页大城-,24,第一张彩色照片 当时麦克斯韦是这样做的: 他将三条丝巾分别染成红、绿、蓝三色,同时准备了三张玻璃板进行拍摄。 相机位置不变,分别把三色丝巾覆盖在镜头前面,拍摄了三张底片(这三 色的丝巾就相当于现在的色彩滤镜,这三张底片就分别记录了红、绿、蓝 三原色的光强)。同时,麦克斯韦准备了三架放映机,镜头前分别覆盖上 先前的三色丝巾,并将三片冲洗完成的玻璃板置于对应的放映机中。这三 台放映机的画面在幕布上合成,就成为了这张全球第一张彩色照片。 由此可见,我们的彩色摄影术在很

9、久以前就诞生了,而且基本原理没有任 何变化。 -下一页大城-,25,第一台全景相机 同在1861年,萨顿还发明了一款全景相机。它以一 枚充满水的玻璃球作为镜头,能在弧形玻璃板材上 记录约140度的宽视角画面(当时常规相机只能记 录40-55度视角)。萨顿全景相机生产了约30台, 其中一台在2006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33600 英镑(约合63571美元)的价格成交。 -下一页大城-,26,原始单反 1860年,英国的托马斯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于摄影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装置有45角反光镜的照 相机,从此,这种使用同一个镜头进行取景、拍照的照相机便成为了

10、一 种形式独特的影像记录工具。 -下一页大城-,27,首款量产单反 首款量产型单反相机诞生于1884年,它是美国人卡滨雷史密斯 (Calvin Rae Smith)制造的Monocular Duplex。【引用】从 外形上,这款产品与早期的单反式暗箱非常相似;而在内部结构 上,反光镜除了用于取景外,还兼作快门使用。 -下一页大城-,28,焦平面快门出现 19世纪末期,伴随焦平面快门的出现,单反相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 的新阶段。 -下一页大城-,29,两种快门 相机通常使用的快门主要有两种类型:1 镜间快门(叶片 快门) 薄钢叶片组成,放置在镜头的单元之间。快门释放 触发一根弹簧使叶片在曝光期间

11、开启,然后闭合。这种类型 的快门又叫做叶片快门。 2 焦平面快门 ,焦 平面快门位于照相机里,正好在胶片的前面。由于它就在焦 点平面,也就是胶片位置的前面,因此而得名。 -下一页大城-,30,两种快门 相机通常使用的快门主要有两种类型:1 镜间快门(叶片 快门) 薄钢叶片组成,放置在镜头的单元之间。快门释放 触发一根弹簧使叶片在曝光期间开启,然后闭合。这种类型 的快门又叫做叶片快门。 2 焦平面快门 ,焦 平面快门位于照相机里,正好在胶片的前面。由于它就在焦 点平面,也就是胶片位置的前面,因此而得名。 -下一页大城-,31,前后幕帘联动 目前的数码单反相机都采用了焦平面帘幕快门,这种快门是 利

12、用前后帘幕缝隙的大小来控制曝光量的,只有在快门速度 低于某一个数值的时候,快门才是全开的,这个数值就是所 谓闪光同步速度。如果速度低于闪光同步速度时闪光,整个 画面都能够接受到闪光灯的光线;而如果使用高于闪光同步 的快门速度,画面上就只有一部分能够感受到闪光。 -下一页大城-,32,目前的数码单反相机都采用 了焦平面帘幕快门,这种快 门是利用前后帘幕缝隙的大 小来控制曝光量的,只有在 快门速度低于某一个数值的 时候,快门才是全开的,这 个数值就是所谓闪光同步速 度。如果速度低于闪光同步 速度时闪光,整个画面都能 够接受到闪光灯的光线;而 如果使用高于闪光同步的快 门速度,画面上就只有一部 分能

13、够感受到闪光。 -下一页大城-,33,正光摄影镜头 正光摄影镜头:能对球差、彗差、像散、畸变、场曲、色差这6种像差都进行校正的摄影镜头。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 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 -下一页大城-,34,卡尔蔡司 卡尔蔡司(Carl Zeiss Jena)是一家制造光学系统、工业测量仪器 和医疗设备的德国企业,且是制造相机镜头的世界级企业。卡尔蔡 司镜头的历史起始于1890年,发明叫作Anastigmat的散光补偿镜 头而启开。 -下一页大城-,35,第一个胶卷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

14、卷绕的 “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 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下一页大城-,36,伊士曼柯达 伊士曼柯达公司Kodak,简称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 柯达公司的前身是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和商人亨利斯壮在1881年建立的“伊斯曼干版公司”。1880年,当时还是银行职员的乔治伊士曼开始利用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批量生产摄影干版, 第一部傻瓜型胶卷相机生产者。 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888 美国Kodak公司发行最先采用胶卷的方盒照相机 No.1 Kodak

15、 柯达因战略问题错失了许多良机,于2011年10月传出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的消息,造成股价暴跌;2012年1月,柯达公司因股价低迷面临摘牌退市的危机。 -下一页大城-,37,伊士曼柯达 135相机是指使用135胶卷的相机。135胶卷是柯达公司于1934年推出的一种胶卷,也就是现在我们最常见到的胶卷。早期的35mm胶片是与胶片盒分开销售的,需要用户自己进行分装。135胶卷则将胶片进行一次性封装,以固定形式出售。 柯达RETINA是世界上第一台135相机,与135胶卷同时推出。 -下一页大城-,38,135 柯达公司从1895年开始研制胶片,第一种 编为101,至1916年依次编至130, 年生产的2436mm胶片编号为135,即 135为此种胶片的序列编号。 -下一页大城-,39,135相机 使用135胶卷的相机。 -下一页大城-,40,相机发展第二阶段 从1925年至1938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内, 德国的莱兹、罗莱、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 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在此阶段,照相机的性能逐步提高和完善,光学式取景器、测 距器、自拍机等被广泛采用,机械快门的调节范围不断扩大。 照相机制造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