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三章1细胞膜和细胞核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7175272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三章1细胞膜和细胞核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5年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三章1细胞膜和细胞核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5年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三章1细胞膜和细胞核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5年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三章1细胞膜和细胞核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5年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三章1细胞膜和细胞核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三章1细胞膜和细胞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三章1细胞膜和细胞核(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细胞膜,分子结构,成分,结构,特点,流动性,主要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功能,物质交换方式,知识网络,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内吞作用) 胞吐(外排作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贯穿。 糖被、糖脂。,磷脂 蛋白质 多糖 胆固醇,1、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原理:,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选材:,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壁、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提纯方法

2、:,差速离心法。,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方法步骤:制临时装片高倍镜观察滴蒸馏水再观察,考点1:细胞膜的成分及功能,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主要是磷脂分子:(糖脂、胆固醇) 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 覆盖、镶嵌、贯穿在基本骨架上。,细胞膜,少量糖类:糖蛋白(糖被),糖蛋白(糖被):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作用是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基本骨架,亲水端-“头”部,疏水端-“尾”部,磷脂: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水分子可以自由

3、通过。 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也可以通过。 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大分子不能通过。,功能特性: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3、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胞间连丝,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垂体对甲状腺的控制,4、与生活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是胎儿肝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糖蛋白,它是胎儿血清的正常成分,临床上发现肝癌细胞能合成甲胎蛋白,因此,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甲胎蛋白明显升高,近期常用放射免疫法(RI

4、A)定量测定甲胎蛋白,肝癌阳性率;达90左右。,癌胚抗原为消化道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是一种富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胎儿早期的消化管及某些组织均含有合成CEA的能力,但孕六个月以后含量逐渐减少,出生后含量极低。但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又可发现其含量有异常升高。它对肿瘤的诊断预后复发判断有意义。,5、研究细胞膜成分的分析方法,关于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成分,最初是用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细胞膜来确定的。,1)若用脂质溶剂处理细胞,发现细胞膜被溶解,脂质分子进入到溶剂中,说明膜中含有脂质分子。 2)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也能破坏膜结构,说明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中有蛋白质。,对于一些具体的组成成分,可采用相应酶的处

5、理来确定。如用卵磷脂酶处理细胞可破坏细胞膜,证明膜中有卵磷脂存在。,考点2、细胞膜的成分与其结构、功能特性的关系,磷脂+蛋白质+糖类 结构 功能 分子 分子,磷 脂 双 分 子 层,覆盖 镶嵌 贯穿,糖被,部分,分布于细胞膜外表面,组成,物质交换 + 细胞识别,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流动性,保证,物质交换正常进行,体现,选择透过性,组成,1、下列各项中,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磷脂 B蛋白质 C糖类 D胆固醇,B,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 组成细胞膜的

6、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 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B,考点演练,3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下列有关这一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出细胞 B. 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细胞 C. 细胞中的成分如核酸等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D. 由于细胞膜的存在,致病的病毒、细菌等不能进入细胞,D,细胞壁成分,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生物:,肽聚糖。,作用:,支持和保护。,考点3、细胞壁的成分和功能,细胞壁的特性:全透性。,青霉素杀菌作用原理:青霉素能使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细菌溶解死亡。,1、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细胞膜外 B细胞识别与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和的流动速度 D的两头为疏水区,中间为亲水区,D,考点演练,2、用水洗涤菜叶类蔬菜时,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绿,其原因是( ) A加温增强了细胞壁的流动性 B加温增强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加温使细胞膜和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D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选择透过性,C,3、下列生理活动没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A细胞癌变后糖蛋白减少 B垂体细胞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 C精子和卵细胞识别后才会融合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A,结构,核膜:,双层膜

8、,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外膜上有核糖体。,核仁:,匀质球形小体,与某种RNA合成及核糖体形成有关。,核孔:,大分子物质的通道,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DNA(基因)的主要载体。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功能:,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知识网络,细胞核,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考点4、细胞核的功能研究,1、细胞核功能的实验研究,)美西螈核移植实验,黑色个体,美西螈皮肤

9、颜色遗传是由细胞核控制的。,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没有细胞核,细胞不能分裂、分化。,头发丝,无核一半: 停止分裂。,有核一半: 继续分裂。,将细胞核挤到无核一半。,这一半也开始分裂。,这一半发育速度慢。,蝾螈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由细胞核控制的。,3)变形虫切割实验,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与细胞质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4)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细胞核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构建有关。,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核,多莉羊的诞生,2、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是遗传物质(

10、DNA)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因此,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活,决定着细胞的性状,它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蛋白质,间期,分裂期,核膜,核仁,染色质,染色体,外膜,内膜,核孔,螺旋浓缩,解旋,双层膜,把核内物 质与细胞质分开,与某种RNA的合成以 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 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DNA(基因)的主要载体。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考点5、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1、细胞核的结构,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 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DNA上贮存着遗传信息(控制遗传、

11、代谢)。,2、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体(染色质)DNA蛋白质,3、无细胞核的生物,病毒、原核生物、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有 、 ,染色体由_ 和 构成,无 、 和 , 有环状的DNA,细胞核,较大 ( 10-100 um ),较小 ( 1-10 um ),细胞大小,实例,叶绿体,蓝藻有光合片层(上有叶绿素a),光合结构,_ 和 有DNA,细菌有,核外DNA,有各种细胞器,只有,细胞器,成分是 和,主要成分是,细胞壁,真核细胞,原核细胞,项目,肽聚糖,纤维素,果胶,核膜,核仁,染色体,核膜,核仁,DNA,蛋白质,核糖体,质粒DNA,线粒体,叶绿

12、体,细菌、蓝藻、放线菌等,真菌、动物、植物,4、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功能,调控,与外界的联系,细胞核与细胞质通过核孔相通。,核膜、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等相互连接成细胞内完整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各部分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与外界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成熟红细胞和精子及人工去核的细胞寿命都很短。,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 细胞既是生物体

13、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考点6、判定细胞死活的方法,1、染色排除法:如用台盼蓝(或其他非活性染色剂)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出细胞的死活。 原理: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死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壁是全透性的。,2、观察细胞质是否流动:活细胞由于不断进行代谢,细胞质是流动的,而死细胞的细胞质是不会流动的。,3、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会在高浓度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在低浓度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而死的植物细胞不会发生这种现象。,1、核孔的作用是( ) A

14、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遗传信息的载体 C 沟通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 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2、细胞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 A 具有边界细胞膜 B 线粒体供能 C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D 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D,考点演练,3、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A DNA和RNA B DNA和蛋白质 C RNA和糖类 D DNA和蛋白质,B,4、下列哪项研究能证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和生物遗传的控制中心( ) A 袁隆平等人培育的超级水稻 B 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的抗虫棉 C 试管婴儿 D 用克隆技术培育的多利羊,D,5、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15、)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B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看到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A,6、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 ) A.核膜 B.核孔 C.染色质 D.核仁,C,7、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C,8.用动物的受精卵做以下实验: 提取受精卵的细胞核,将核单独培养,不久核退化消失。 把去掉核的细胞质单

16、独培养,细胞质不久也消失了。 把去掉核的受精卵的细胞质,重新移植上新核进行培养,不仅能正常生活,还能进行细胞繁殖。以上实验说明了( ) A、细胞的全能性 B、细胞核缺少营养供应 C、细胞的完整性 D、细胞质内没有遗传物质,C,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膜由脂质组成,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细胞膜中脂质为连续的两层,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构成,生物膜为三层静态统一结构,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荧光染料标记实验,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