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人教版)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7435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人教版)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人教版)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人教版)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人教版)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人教版)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人教版)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一轮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人教版)概要(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二 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考点精析】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代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语言的鉴赏品味常常是诗歌鉴赏的考查重点,考查思想感情的题也往往由语言点切入,如:,【规律总结】 在高考中,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一般从词句入手,不 仅着眼于其意义的挖掘,也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 感上起的作用,进而品评诗歌在表情达意上的风格。“炼字” “炼句”是主要的设题点。,鉴赏诗歌的语言往往从以

2、下几个方面来考查:,考向一 赏析字词表达效果 【典例剖析】 【题1】(2014漳州模拟)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祭常山回小猎 苏 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 ,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朝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注】西凉簿:指晋将军谢艾,曾任西凉主簿,本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诗意助读】青色的车篷在后,护卫们手持皂旗在前开道,浩浩荡荡,开向狩猎场所黄茅冈下。 骄马在广阔的围场上纵横驰骋,扬起阵阵劲风;苍鹰逐兔,“掠地”而飞。 猎罢归来,一身轻快,不由得回头眺望,方才鏖战之处,但见常山白云缭绕,远远望去,恰似在不断吐出云气。俯视

3、自己,一路归来,火红的树叶已经落满了征衣。 朝廷如果委以边任,也定不减谢艾,定能够驰骋疆场,挥兵败敌,为国效力。,问题:请赏析“弄风骄马跑空立”一句中的“弄”字。(3分) 【审题推断】 提取信息意象修饰词:_ 推论:_ _ _。,骄、跑空立,“骄”,不仅是形体健壮,也是神采俊逸。“空”,,指马蹄下黄茅冈这个围场,因为其平坦而开阔广大,所以能,听凭骄马纵横驰骋,. . . . .,【解题指导】第一步:释含义。判断该词是否运用修辞手法或有何含义,本句中的“弄”没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可略微解说一下其在诗中的意义。 第二步: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诗中的景象,体会“弄”的妙处。本题中,“弄

4、”描写的是“马”的动作,表现的是“马”的“骄”(健壮、俊逸)。 第三步:析作用。分析该词对全诗情感所起的作用,即借物抒情,表现作者的豪迈之情。,【请你组织答案】_ _ _ _,“弄”,“搅起、扬起”之意,描写了,马在腾跃之间扬起阵阵劲风的情景,(1分)不仅表现了马形,体健壮、神采俊逸的特点,(1分)也塑造了诗人纵马驰骋、,矫健豪迈的形象。(1分),【点拨】 解答炼字题应注意的问题 1.解题原则: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2.分析的顺序:篇句字。 3.答题的顺序:字句篇。 4.语言组织:这个字意思是(或运用了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形象(或景色),烘托了意境,表达了情感。,【答题模板】 释

5、义+描述+作用,【题2】(2014厦门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诗意助读】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 敬亭山像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和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 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

6、悠扬的笛声。 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问题:有人说“惆怅”是诗眼。若是,那它体现在诗中哪些 地方?请简要分析。(3分) 【审题推断】 提取信息写景关键词:_ 推论:_,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自然永恒,人世无常。,. . . . .,【解题指导】第一步: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上所起的作用。“惆怅”是诗眼,是感情的凝聚点,全诗都是围绕它展开。 第二步:结合诗句梳理,围绕该诗眼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惆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六朝文物草连空”表达了繁华不再、英雄无觅的惆怅,“天淡云闲今古同”表达了自然永恒、人世无常的惆怅,“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

7、树五湖东”表达了渴望能如范蠡一般既能成就伟业又能超越功利,却总难以如愿的惆怅。,【请你组织答案】_ _ _,体现在三个地方:繁华不再,英雄无觅;,(1分)自然永恒,人世无常;(1分)渴望能如范蠡一般既能成,就伟业又能超越功利,却总难以如愿。(1分),【方法归纳】 赏析字词的“四看”“一结合”,1.看是否传神 所谓“传神”就是要分析字词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把该诗歌中的重要词语予以标注,然后反复比较,看看哪些字词最为传神。,【特别提醒】古诗词炼字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种词语中,且每种词语因种类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功用。,2.看是否表情 所谓“表情”就是要分析词语传达出来的情感意愿。

8、诗歌注重借助动词、副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思。 3.看是否造境 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4.看是否显性 所谓“显性”就是词语里能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5.结合语境品味炼字的妙处 结合语境分析语法特点或修辞手法。回答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放到具体的诗句之中,并结合全诗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答题步骤】 1.鉴赏炼字型,2.鉴赏诗眼型 第一步:指出该字(该词)在表达主旨上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结合诗句梳理,围绕该字(该词)写了哪些内容。 第

9、三步:分析该字(该词)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向二 赏析诗句表达效果 【典例剖析】 【题3】(2014宁德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 恋 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诗意助读】醉别西楼,醒后却浑然不记。春梦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斜月已低至半窗,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在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地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 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筵席上题写的词章,点点行行,引起无限凄凉意绪,红烛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消除其凄凉

10、,只好在寒寂的夜里空自替人长洒同情之泪。,问题:有人说“画屏闲展吴山翠”这一句看似闲笔,其实正 是传达抒情主人公心境的妙笔。请赏析此句。(4分) 【审题推断】 提取信息意象词:_ 推论:_ _ _,斜月半窗、画屏闲展,斜月已低至半窗,表明夜已经深了;床前的画屏在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地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表明词人心不,静、辗转难寐,“闲”字正从反面透露了他的郁闷伤感。,. . .,【解题指导】第一步:描景象。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深,词人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在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地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 第二步:明作用。在心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

11、闲”字正反衬出自己的郁闷伤感。,【请你组织答案】_ _ _ _ _,床前的画屏在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地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2分)在心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闲”字正反衬,出自己的郁闷伤感。这里有怨物无情的意思,却含而不露。,(2分),【方法归纳】 赏析诗句的“四技巧” 1.弄懂表层含意 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回答此类题时,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2.把握句式特点 3.关注表达技巧 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 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要看出其在 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12、。,4.注意句子位置 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答题步骤】,考向三 赏析诗歌语言风格 【典例剖析】 【题4】(2013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诗意助读】考生们穿着白色苎麻做的新衣服在微凉的天气里参加秋试。端坐在考

13、场中的他们奋笔疾书,发出了春蚕嚼桑叶的“沙沙”声。河津桃花浪起,正等你鱼跃龙门;月殿桂子香销,正待你蟾宫折桂。 愿君如大鹏高飞,扶摇直上;如丹凤朝阳,恰逢明时。再携书佩剑踏上茫茫征程。明年的今天你就定会金榜高中,踏上仕途,甚至青云直上,回头一笑,人间的科考举子依旧在忙着读书应考。,问题:“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 的豪放特点?(3分) 【审题推断】 提取信息1意象词:_ 推论:_ 提取信息2主人公形象:_ 推论:_,鹏、凤、路茫茫,“鹏”“凤”,意象豪迈;“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剑,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 .,. . . . .,【解题指导】第一步:明确答题方向。本题已指明了本词的语言风格是辛词的豪放特点,要求考生结合“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具体分析,实际是看考生对这种风格的理解。 第二步:整体理解诗意。“诗言志”,诗歌的语言风格也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要从整体上理解诗意。范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