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损伤修复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6585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损伤修复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病理学损伤修复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病理学损伤修复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病理学损伤修复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病理学损伤修复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损伤修复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损伤修复剖析(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神经体液 概述 : 损 伤 修复 变 性 再 生 纤维性修复 坏 死 创伤愈合 凋 亡 骨折愈合,修复概念: 是指局部组织和细胞损伤后,机体对缺损的组织细胞进行修补恢复的 过程称为修复。,再 生 纤维性修复 创伤愈合 骨折愈合,一 再 生,概念: 机体组织、细胞损伤后, 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增生 进行修复的过程。,(1)生理性再生:生理情况下, 有些细胞和组织不断老化、凋亡, 由新生的同种细胞和组织不断补充,保持原有结构.功能, 称生理性再生。如表皮的复层扁平上皮细胞不断地角化脱落,通过基底细胞不断增生、分化,予以补充;又如月经子宫内膜的再生; 消化道粘膜上皮的再生更新等。,

2、1. 类型:,病理性再生 是组织坏死或缺损后发生的再生。 如皮肤烫伤,基底细胞以上各层细胞坏死,基底细胞增生、分化。可完全恢复表皮的原有结构和功能;病毒性肝炎时,坏死的肝细胞,可由周围的肝细胞增生、分化,恢复肝细胞的原有结构和功能。不能进行再生修复的组织,可经肉芽组织,瘢痕性修复。,一般说来, 低等动物比高等动物再生能力强,幼稚细胞比分化高的组织再生能力强, 平时易受伤害的组织和在生理情况下经常更新的组织有较强再生能力。按再生能力强弱将细胞分为以下三类:,1. 不稳定性细胞 又称持续分裂细胞。 再生能力很强,如表皮细胞、呼 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被复细胞,生 殖器官管腔被复细胞,淋巴及造 血细胞等。

3、,2. 稳定性细胞 又称静止细胞。 有较强的潜在再生能力,如一些 腺体,肝、胰、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实质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还有原始间叶细胞分化出来的各种细胞,如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骨母细胞等。,3. 永久性细胞 又称非分裂细胞 不具有再生能力,如:神经细胞(包括中枢神经元和外周的节细胞),另外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再生能力也极弱,没有再生修复的实际意义。,新近提出成体干细胞为机体原始状态的细胞,它具有自我复制和更新、多向分化的特点,用于维持新陈代谢和创伤修复,所以有研究证明,神经细胞、心肌细胞不能再生的传统观念,正逐渐改变。,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1 上皮组织,被覆上皮,鳞状上

4、皮基底层细胞增生 胃肠粘膜上皮基底部细胞增生,腺上皮,腺上皮缺损、基底膜尚存完全再生 腺结构完全破坏难以再生。 构造简单者可以从残留部再生。,肝细胞再生,肝脏部分切除完全再生 肝细胞坏死,网状支架完整完全再生 肝细胞坏死,网状支架塌陷纤维修复,(2)纤维组织的再生: 由受损处的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分泌前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并在间质中形成胶原纤维后变为纤维细胞。,原始间叶细胞转化为成纤维细胞 产生胶原纤维再转化为纤维细胞模式图,(3)血管的再生以出芽方式再生,毛细血管再生模式图,(4) 神经纤维的再生:神经鞘细胞增生- 连接毁断神经纤维处-神经轴突长入,正常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断离,远端及近

5、端的一部分髓鞘及轴突崩解,神经膜细胞增生,轴突生长,神经轴突达末梢,多余部分消失,二 纤维性修复,概念:由于组织、细胞损伤过重或有感 染等,不能用完全再生方式加以修复;而以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组成的肉芽组织,进而变成纤维组织进行修复的过程称为瘢痕性修复。 瘢痕性修复的病理学基础是肉芽组织。,(一) 概念:由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炎细胞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 (二) 肉芽组织成分 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 管及一定量的炎性细胞,一、肉芽组织,病理 肉芽组织的形态 肉眼:表面呈细颗粒状, 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 出血而无痛觉,形似嫩肉.,表面覆盖一层炎性渗出物及坏死组织, 其下面为

6、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平行排列,与表 面垂直, 并在近表面处互相吻合形成弓状 突起.在毛细血管吻合网络间,散布纤维母 细胞胶原纤维少,还 有多少不等的炎症细 胞。 其下深部为纤维细胞和大量胶原纤维及少 量小血管构成的成熟的纤维结缔组织。,镜下:,肉芽组织(低倍镜),肉芽组织(高倍镜),肉芽组织示意图,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纤维组织,(三)肉芽组织的作用 1 抗感染保护创面 2 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 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 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机化是指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并取代各种失活物质或异物的过程。,肉芽组织的结局瘢痕,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后2-3天即可出现,自下而 上生长推进填

7、补创口或机化异物,随着时间的推移 (1-2周),肉芽组织按生长的先后顺序,逐渐成熟。,三少一增多,1. 间质水分逐渐吸收减少 2. 炎性细胞减少消失 3. 血管减少或改建 4. 胶原纤维增多 结缔组织瘢痕组织,二、瘢痕组织,(一)概念 瘢痕(scar)组织是肉芽 组织改建成熟的纤维结缔组织。,(二)瘢痕组织的形态特点 肉眼:局部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 灰白色半透明、质硬韧,缺乏弹性 镜下:瘢痕组织由大量平行或交错分 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纤维束往往 呈均质性红染即玻璃样变,纤维细 胞很稀少,核细长而深染,小血管 稀少。,瘢痕组织,(三)瘢痕组织对机体的影响,1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有利的一面: 它

8、能把损伤的创口或其他缺损长期地填 补连接起来,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 抗拉力比肉芽组织强,可一定程度保持组织器官的牢固性,2瘢痕组织对机体的不利和危害: 瘢痕收缩,可引起变形 瘢痕性粘连,可引起的梗阻 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又称肥大性瘢痕。如果这种肥大性瘢痕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向周围不规则地扩延,称为瘢痕疙瘩,三 创伤愈合,是由外力引起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合过程,包括再生、肉芽组织增生和疤痕形成。,一、皮肤和软组织的创伤愈合,1.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1)伤口早期变化:组织坏死、血管断裂,数小时后炎症反应,表现红肿,临时充填和保护作用,无感染,2-3天后炎症消退 (2)伤口收缩:2-3天后,边缘的

9、整层皮肤及皮下组合向中心移动,于是伤口迅速缩小,14天停止。缩小创面 (3)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第3天开始生长肉芽组织,5-6天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出现瘢痕,大约伤后1个月,瘢痕完全形成,2、创伤愈合的类型 (1)一期愈合 损伤范围小、创缘整齐、无感染、异物、对合严密 特点:时间短,瘢痕小,对机体影响不大 (2)二期愈合 损伤大,创缘不整齐,无法对和或感染 特点:时间长,瘢痕大,有时候需要植皮,(3)痂下愈合 多见于浅表皮肤的擦伤 伤口表面的血液、渗出物及坏死组织干燥后,形成黑褐色硬痂,上皮再生完成后,痂皮脱落,称痂下愈合。 特点:保护创面及抗感染作用,(二)骨折愈合(healing

10、of fractured bones) 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血肿形成 纤维性骨痂形成 骨性骨痂形成 骨性骨痂改建,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骨折愈合过程模式图 A.骨折断端血肿形成 B.肉芽组织增生,逐渐机化血凝块 C.骨母细胞增生,形成骨样骨痂 D.骨性骨痂改建,(四)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1、全身因素:年龄;营养(含硫氨基酸、VitC、Zn、Ca、P); 2、局部因素:感染与异物(抗感染、清创术);局部血循环;神经支配;电离辅射等。,【练习】,1下列细胞中哪种细胞的再生能力最强? A 肝细胞 B 唾液腺 C 心肌细胞 D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 E神经细胞,下列细胞中哪种细胞的再生能力最弱? A肾小管上

11、皮细胞 B. 汗腺细胞 C. 骨细胞 D. 内分泌细胞 E心肌细胞,下列哪种情况下不能发生完全再生? A腺体包括基底膜受损 B仅有腺上皮受损 C肝细胞坏死但网状支架未塌陷 D子宫内膜脱落 E骨折,肝脏损伤后恢复原结构取决于 A肝细胞坏死的范围 B肝细胞坏死的程度 C肝小叶网状支架的完整性 D损伤的原因 E损伤刺激持续的时间,如下情况哪种不能认为是机化 A脾脏瘢痕 B纤维素性粘连转变为纤维性粘连 C手术伤口的愈合 D胃粘膜糜烂的愈合 E皮肤溃疡的愈合,肉芽组织内出现如下细胞时是错的 A浆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骨母细胞 E纤维母细胞,属于病理性再生的是 A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增生、修复 B 消化道粘膜上皮的更新 C表皮细胞角化层脱落,基底细胞增生恢复 D 皮肤缺损后由周围的被覆上皮增生修复 E 血细胞的更新,下列细胞中哪种细胞的再生能力最强? A 肝细胞 B 唾液腺 C 心肌细胞 D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 E神经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