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实验课件bhy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6453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45 大小:16.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实验课件bhy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动物生理实验课件bhy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动物生理实验课件bhy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动物生理实验课件bhy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动物生理实验课件bhy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实验课件bhy》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实验课件bhy(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教师:白华毅 授课专业: 动科、动医、水产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生理学常用器械,一. 蛙类手术器械 1探针:用于破坏脑和脊髓。 2粗剪刀:用于剪骨、肌肉、皮肤等较粗硬组织。 3眼科剪;用于剪神经、血管等细软组织。 4外科镊:用于夹捏组织和牵提切口处的皮肤。 5. 眼科镊:用于夹捏细软组织。 6玻璃分针:用于分离神经和血管等。 7蛙板:用于固定蛙类。,二. 哺乳类手术器械 8玻璃板:用于制备神经肌肉标本。 1. 注射器:用于注射药液。 2剪毛翦:用于术部剪毛。 3手术刀:用于切割皮肤、肌肉和脏器。 4止血钳:除用于止血外,有齿的用于提起皮肤,无齿的用于分离皮下组织。

2、 5外科镊:用于夹捏较大或较厚的组织,牵拉皮肤切口。 6外科剪:用于剪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等。 7眼科剪:用于剪血管、神经。 8眼科镊:用于捏和分离神经、血管等。 9,骨钳:用于咬切骨质。 10.骨剪;用于剪切骨质。 11.颅骨钻:用于钻孔开颅 12.持针钳:用于夹持缝合针。 13.缝合针、线:用于缝合皮肤、肌肉脏器等。,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 常用酌麻醉药物,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 常用酌麻醉药物,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 常用酌麻醉药物,常用的给药方法,1. 经口投药法(口服、灌服) 2.注射给药法 (皮下、肌肉、腹腔、静脉),常用的动物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1. 全身麻醉:吸入、注射 2. 局部麻醉:点

3、眼、注射 麻醉注意事项 1、麻醉前应正确选用麻醉药品、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 2、密切观察动物麻醉状态及反应,以便准确判断麻醉深度。 3、如麻醉较浅,动物出现挣扎或呼吸急促等,需补充麻醉药以维持适当的麻醉。一次补充药量不宜超过原总用药量的五分之一。 4、麻醉过程中,应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温。 5、在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实验时间较长或麻醉深度不理想等情况下,可配合局部浸润麻醉或基础麻醉。 6、实验中注意液体的输入量及排出量,维持体液平衡,防止酸中毒及肺水肿的发生。,实验一 血液的组成,实验目的了解血液的组成,区别血浆、血清及纤维蛋白。,实验原理 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悬浮于血浆中的血细胞组

4、 成。在血液中加一定量的抗凝剂柠檬酸钠或草酸钾,使血液抗 凝,由于血细胞比重略大于血浆,静置或经过离心,将出现分 层。上面无色(或淡黄色)透明的部分为血浆,下面红色部分为 红细胞,在红细胞之上有一薄层灰白 色部分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部压紧 的血细胞占全血的体积比称为红细胞 压积,又叫红细胞比容。若不加抗凝 剂任血液自然凝固或去纤维蛋白,就 可区别血清、血块及纤维蛋白。,材料及用具 鸡,新鲜血,抗凝血,离心管,离心机,小试管刷,烧杯, 试管架,试管,天平。 方法及步骤 制备抗凝血:常用的抗凝剂为3.8%柠檬酸钠,其用量:1ml血需5mg柠檬酸 钠10ml血50mg柠檬酸钠。(计算50mg柠檬酸钠

5、相当于多少毫升3.8% 柠檬酸钠) 100:3.8g=x:50mg 100:3800mg=x:50mg x=(10050)38001.32 柠檬酸钠抗凝机理:柠檬酸钠与血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可溶化物而抗 凝。其优点是毒性低。,方法及步骤 1取抗凝血(1毫升血液加柠檬酸钠5毫克;或1毫升血液加草酸 钾2毫克)10毫升(如抗凝血放置过久,还 须将其充分摇匀),置于有刻度的离心管 中。将离心管放入电动离心机中,以每分 钟3000转的速度旋转2030分钟,使血细 胞完全沉于管底,然后取出离心管观察, 其上层为血浆,底层为压紧的深红色的红 细胞,中间一白色薄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2取新鲜血50毫升放在小

6、烧杯中,用小试管刷搅动数分钟后,取出 试管刷,可见试管刷上有许多丝状物缠绕,此即为纤维蛋白。用水冲 洗后,观察其颜色及韧性。脱去纤维蛋白的血液称“去纤维蛋白血”。 3取“去纤维蛋白血液”10毫升,依1法离心后,上层为血清,下层为 血细胞。观察其颜色及透明度。 4取新鲜血10毫升置试管中,静置片刻。则见有凝固现象发生,浑 浊的血变为一条血凝块(凝块称血块),血块回缩,周围有清亮的液体 析出,该液体为血清。为加速此过程,可先离心几分钟或略加温。,注意事项 使用离心机时,应用天平称量使离心机旋转轴两侧相应的两个套筒及其 内容物的总重量相等。开动离心机应由慢而快,使转速逐渐达到3000转 /分,停止时

7、应由快而慢逐渐停止。 要求与思考题 1.血浆与血清有哪些区别? 2写出实验报告,该实验报告采用画图法最直观。,实验二 血红蛋白的测定 实验目的 熟悉用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的方法。 实验原理 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而最简单的是比色 法。由于血红蛋白的颜色,常随结合的氧量多少而改变,因而不利于比 色,但血红蛋白与稀盐酸作用后,能使亚铁血红素变成不易变色的棕色 的高铁血红蛋白,用水稀释后可与标准比色板比色,从而测得血红蛋白 含量。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克数来表示。,材料及用具 血红蛋白计,抗凝血,吸血管,滤纸, 1/10N盐酸,蒸馏水等。,方法及步骤 1.实验前先检查血红蛋白计的

8、测定管是否清洁。 2.将1/10N盐酸加入测定管中至刻度“2”或“10%”处。 3.用吸血管吸制备好的抗凝血至刻度20立方毫米处。 4.将吸血管内的血液完全移入稀释管内,混合均匀,放置10分钟。 5.把稀释管插入比色架中,使无刻度的两侧面位于空格的前后。 6.用滴管向稀释管内逐滴加入蒸馏水,边滴边抖动手腕摇匀边观察颜 色,直至颜色与标准比色柱相同为止。 7.从比色箱中取出测定管,读出其中液体表面(凹面)的刻度。稀释 管上液面的刻度读数即为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克数。,注意事项 1.血液和盐酸作用的时间不可少于10分钟,否则,血红蛋白 不能充分转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结果偏低。 2.加蒸馏水

9、时,开始可以稍多加几滴,随后则不能过快,以 防稀释过头。 3.比色时最好在自然光下,而不应在黄色光下进行,以免影 响结果。 4.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应注意避免起泡。,实验三 红细胞的脆性试验 实验目的 红细胞的理化特性及其变化受动物自身状况影响,在临 床上具有检验诊断价值。通过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学习测定红细胞对 不同低渗溶液的渗透抵 抗力,即测定正常动 物红细胞渗透脆性的 方法,理解细胞外液 渗透张力对维持细胞 正常形态与功能的重 要性。,实验原理 正常红细悬浮于等渗的血浆中,若置于高渗溶液内,则红细 胞会因失水而皱缩;反之,置于低渗溶液内,则水进入红细胞,使红细胞 膨胀。如环境渗透压继续下降,红

10、 细胞会因继续膨胀而破裂, 释放血红蛋白,称之为溶血。 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 定的抵抗力,红细胞膜对低 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红细胞在 低渗溶液中越不容易发生溶血, 即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小。将血液 滴入不同的低渗溶液中,可检查红 细胞膜对于低渗溶液抵抗力的大小。,红细胞脆性试验就是测定红细胞对低于0.9%NaCl溶液的耐受能力。耐 受力高者,红细胞不易破裂,即脆性低,反之,耐受力低者,红细胞易于 破裂,即脆性高。 凡上层溶液开始微呈淡红色,而极大部分红细胞下沉,称开始溶血或最小 抗力(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 凡液体呈均匀红色,管底无红细胞下沉,则称完全溶血或最大抗力(红细 胞的最大抵抗力)。

11、材料及用具试管,试管架,吸管, 移液管,抗凝血,1%NaCl,蒸馏水。,方法及步骤 1.先将试管分别排列在试管架上,按下表把1%NaCl,稀释成不同浓度的低渗溶液,每管溶液均为2ml。,2.采取血液,并在上列各管中各加入大小相等的血液1滴,然后,用拇指堵 住试管口,将试管慢慢倒置一、二次,使血液与管内盐水混合均匀。,3.在室温中静置1小时,观察结果:根据各管中液体颜色和浑浊度的不同, 判断红细胞脆性。 4.依上述说明,判定出开始溶血及开始完全溶血的氯化钠浓度百分率。前者 为红细胞的最小抗力,后者为红细胞的最大抗力。 未发生溶血的试管:液体下层为大量红细胞沉淀,上层为无色透明,表明 无红细胞破裂

12、。 部分红细胞溶血的试管:液体下层为红细胞沉淀,上层出现透明淡红(淡 红棕)色,表明部分红细胞已经破裂,称为不完全溶血。 红细胞全部溶血的试管:液体完全变成透明红色,管底无红细胞沉淀,表 明红细胞完全破裂,称为完全溶血。,注意事项 1.小试管要干燥,加血的量要一致,只加一滴。 2.混匀时,轻轻倾倒12次,减少机械震动,避免人为溶血。 3.配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时应力求准确、无误。,实验四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的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正常动物红细胞沉降率并掌握其测定方法。,实验原理 红细胞在循环血液中具有悬浮稳定性,但在血沉管中,会因 重力逐渐下沉。将加有抗凝剂的血液置于一特制的具有刻度的玻管

13、内, 置于血沉架上,红细胞因重力作用而逐渐下沉,上层留下一层黄色透明 的血浆。经一定时间(通常以第1小时末 红细胞下降的距离,作为沉降率的指标, 简称为血沉)沉降的红细胞上面的血浆 柱的高度,即表示红细胞的沉降率。 血浆中的某些特性能改变红细胞的沉 降率,因此血沉可作为某些疾病检测的 指标之一。 材料及用具 血沉管,血沉管架, 洗耳球,抗凝血,干棉球。,方法及步骤 1.制备抗凝血(鸡血)。 2.用清洁、干燥的血沉管,小心地吸血至最高刻度“0”处,搽去血沉管 尖端外周的血液。在吸血之前,须将血液充分摇匀(但不可过份振荡以 免红细胞破坏)。吸血时,要绝对避免产生气泡,否则须重做。将吸有 血液的血沉

14、管垂直置于血沉管架上,分别在15分钟、30分钟、45分钟、 1小时(4只管),检查血沉管上部血浆的高度,以毫米表示之,并将所 得结果记录于下表:,注意事项 1.采血后实验应在2小时内完毕,否则血液放置过久,会影 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沉降管应垂直竖立,不能稍有倾斜,不得有气泡和漏血。 3.沉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故应在室温1827时测定 为宜。 4.血沉管必须清洁,如内壁不清洁可使血沉显著变慢。,实验 ABO血型的鉴定,实验原理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存在的凝集原决定的。存在A凝集原的称为A血型,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血型。而血清中还存在凝集素。当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B凝集原与抗

15、B凝集素相遇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一般A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B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因此可以用标准血清中的凝集素与被测者红细胞反应,以确定其血型。,设计要求 :已知甲某的血型为A型(或B型),现在又无标准血清,要求设计一实验来判断乙某的血型?,材料及用具 正常人,双凹玻片,采血针,竹签,75%酒精棉球,干棉球,玻璃蜡笔(记号笔),尖头滴管。 方法与步骤 1.在双凹玻片两端分别标上A和B,中央标记受试者的号码。 2.在A端和B端的凹面中分别滴上相应的标准血清少许。 3.75%酒精棉球消毒无名指端,用采血针刺破指端,用消毒后的尖头滴管吸取少量血,分别与A端和B端凹面中的标准血清混

16、合,放置12 min后,肉眼观察有无凝血现象,肉眼不易分辨的用显微镜观察。 4.根据凝集现象的有无判断血型。,血型鉴定,Type A,Type B,Type O,Type AB,注意事项 1.指端、采血针和尖头滴管务必做好消毒准备。做到一人一针,不能混用。使用过的物品(包括竹签)均应放入污物桶,不得再到采血部位采血。 2.消毒部位自然风干后再采血,血液容易聚集成滴,便于取血。取血不宜过少,以免影响观察。 3.采血后要迅速与标准血清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4.在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时,一定要防止将主侧配血和次侧配血搞混了。,实验五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 实验目的 用结扎的方法来观察蛙的心搏的起点,以及心脏不同部位 传导系统的自动节律性高低。 实验原理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的自动节 律性高低不同。蛙心的起搏点是静脉窦(哺乳动物是窦房结),自动节 律性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