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_颅_脑ct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711385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1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__颅_脑ct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第二章__颅_脑ct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第二章__颅_脑ct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第二章__颅_脑ct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第二章__颅_脑ct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__颅_脑c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__颅_脑ct(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颅 脑,第一节 正常断面CT表现,颅脑包括颅盖软组织(头皮)、颅骨、脑实质、脑膜及其间隙。,第二节 颅脑先天性病变,一、Dandy-Walker综合征 【典型病例】 患者,女,10岁,进行性头颅增大三个月,头部不适就诊。,【CT诊断要点】 1. 第四脑室极度扩大,呈脑脊液密度,在背侧与枕大池形成大量充满脑脊液的复合体。 2. 颅后窝增大,小脑幕高位;小脑蚓部部分或完全缺如;小脑半球发育不全、变小,并前移;75合并脑积水。 3. 可并发其他畸形时,有相应的CT表现。,二、脑裂、脑沟和脑回发育畸形 【典型病例】 1.患者,男,8岁,间断性抽搐半年就诊。 2.患者,女,21岁,间断性头疼,智

2、力低下。,【CT诊断要点】 1. 两侧或单侧中央前、后回区大脑表面异常增宽或较窄的裂隙延伸到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区。 2. 侧脑室外壁局限性峰状突起,与裂隙相连,裂隙边缘可见密度较高的皮层灰质结构。,三、脑膜膨出 患者,男,4个月,主因额部肿物来诊。,【CT诊断要点】 1. 颅骨缺损,边缘较完整,多呈弧形。 2. 膨出的囊腔呈脑脊液密度,膨出后形成疝,包括“疝囊”、“疝颈”。疝囊的边界一般清楚、光滑,囊壁由脑膜组织组成。 3. 脑室受牵拉而变形、移位或与囊腔相同。 4. 可并发其他畸形时,有相应的CT表现。,四、先天性脑积水 【典型病例】 患者,男,11个月,头颅增大。,【CT诊断要点】 1. 头

3、颅增大,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及前、后囟延迟闭合或明显扩大。 2. 幕上大脑半球区为脑脊液密度。额顶颞叶脑实质残留极少。部分枕叶、基底节及丘脑保存。 3. 小脑、脑干和第四脑室发育一般正常。大脑镰结构正常。,五、胼胝体发育不良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21岁,主因智力低下,癫痫间断发作10余年,近日癫痫发作频繁来诊。 2. 患者,男,16岁,主因智力低下,间断性癫痫发作就诊。,【CT诊断要点】 1. 双侧侧脑室体部间距增大呈平行分离,侧脑室前角变窄,后角相对扩大,呈八字分离;第三脑室增宽并上移,位于侧脑室体部之间。 2. 多见于胼胝体嘴部或后部受累,可并有海马旁回及前、后连合完全或部分性缺如

4、或海马联合增大。 3. 可伴有其他颅内畸形,如脑裂畸形、灰质异位,纵裂内蛛网膜囊肿。,六、Chiari畸形 【典型病例】 患者,女,35岁,无任何症状,随单位体检来诊。,【CT诊断要点】 1. 表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在椎管上端可见两个软组织影,后方一个呈新月形,为下疝扁桃体,前方为延髓或颈髓上段。 2. 伴发脊髓空洞症。 3. 岩骨及斜坡呈扇贝壳样变化,内听道缩短、其内端截断,天幕下蛛网膜下腔受压,枕大池形成不良或缺如。,七、灰质异位 【典型病例】 患者,男,癫痫间断发作20年来诊。,【CT诊断要点】 1. 一般呈板层或团块状,多位于半卵圆中心或侧脑室旁白质内,呈相对稍高密度,与正常灰质密度相

5、等,病变周围无水肿和占位效应;可伴发头小畸形、胼胝体发育不良、小脑发育异常等先天发育畸形。 2. 增强扫描病变区与正常大脑灰质的强化一致。,八、结节性硬化 【典型病例】 患者,男,15岁,以癫痫间断性癫痫发作15年,伴智力低下,皮脂腺瘤来诊。,【CT诊断要点】 1. 病变常沿室管膜下与侧脑室边缘分布,呈圆形或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结节和钙化,双侧对称分布,钙化率可达90以上。 2. 可突入脑室,呈软组织密度,造成侧脑室壁缺损;1015室管膜下结节伴发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可伴发脑积水。 3. 可伴发灰质异位。 4. 突入脑室结节病灶呈中度强化,灰质结节一般不强化,钙化无强化。,第三节

6、 颅脑创伤,一、颅盖骨骨折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35岁,主因脑外伤2天,左耳流血,颅骨多发骨折。 2. 患者,男,23岁,外伤,皮下肿胀。,【CT诊断要点】 骨窗图像上可见颅骨全层断裂,个别可见单独的内板骨折,骨折线宽窄不一,边缘锐利、僵直,凹陷骨折全层凹入颅内,压迫脑组织,常伴有帽状腱膜下血肿或骨膜下血肿,颅内常合并硬膜外血肿。,二、颅底骨折 【典型病例】 患者,男,18岁,外伤3小时,右侧外耳道流血伴局部肿胀。,【CT诊断要点】 经过颅底横断面图像观察清晰可见骨折线的部位、形态和走行,对于细小的颅底骨折应薄层高分辩检查,重点注意脑脊液鼻漏的漏出部位,尤其是筛板、眶顶、蝶窦或额窦、

7、视神经管,有时可见颅内积气。,三、脑挫裂伤,【典型病例】 患者,男,19岁,因车祸来诊。,【CT诊断要点】 1. 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高密度影,边界较清,大小不一,小灶性出血可相互融合。白质、灰质同时受累,较大范围的脑挫裂伤,有明显的占位征象,脑室受压变小或闭塞,多伴脑疝形成。 2. 动态观察 早期低密度水肿区逐渐扩大,约35天达到高峰,以后时间推移出血灶吸收则病变演变为低密度,水肿范围减小占位减轻,形成软化灶;如继续出血可形成血肿,并发脑内、脑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见蛛网膜下腔、脑沟、脑池和大脑纵裂内条带状高密度影。,四、硬膜外血肿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30岁,外伤2小

8、时。 2. 患者,男,20岁,外伤2天。,【CT诊断要点】 1. 急性期 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梭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边缘光滑、锐利,CT值为40100Hu,常可见到小气泡影。少数患者硬脑膜撕裂,脑脊液进入血肿内,呈混合密度。有占位效应,表现为病侧侧脑室受压、变形、移位。骨窗常可见骨折线影。 2. 慢性期 密度不均匀,呈中低混杂密度,或内部混有斑点状较高密度。 3. 增强 慢性期,可见血肿内缘膜状强化。,五、硬膜下血肿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32岁,因外伤2小时,伴有头痛、头晕、恶性、呕吐症状来诊,急性硬膜下血肿。 2. 患者,男,50岁,外伤20天,硬膜下血肿复查。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9、,【CT诊断要点】 1. 急性硬膜下血肿 平扫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一般血肿CT值为7080Hu,若脑脊液进入,呈以高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范围广,可超越颅缝,甚至覆盖整个大脑半球。常合并脑挫裂伤或(和)脑内血肿,占位效应明显,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 2.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早期呈高密度,随着时间延长,出现上半部低密度,下半部呈高密度,上半部分为血清,下半部分为血细胞,以液平为界,晚期呈不均匀密度。 3. 慢性硬膜下血肿 血肿随着时间延长,密度逐渐减低,约34周变为等密度,1个月后密度减低,渐成低密度。,六、硬膜下积液 【典型病例】 患者,男,45岁,外伤后10天,

10、伴头痛、头晕来诊。,【CT诊断要点】 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区,呈脑脊液密度,多发生于额颞顶部,常深入到纵裂前部,无或有轻微的占位效应,周围脑组织无水肿。,七、脑创伤继发性疾病 【典型病例】 患者,男,61岁,脑创伤3年,近日头痛、头晕伴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周,高血压病史10年。,【CT诊断要点】 1. 脑萎缩 局限性脑萎缩表现为病灶局部侧脑室扩大,脑沟加深,中线向病侧移位;弥漫性脑萎缩表现为双侧脑沟、脑池扩大,脑沟加深。 2. 脑软化 系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吸收形成,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CT值接近脑脊液密度,无占位效应。 3. 脑积水 系外伤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不畅引起,表现为脑室扩张

11、梗阻以上水平脑室系统扩大,以侧脑室两侧对称性扩张明显。 4. 脑穿通畸形和蛛网膜囊肿 系脑挫裂伤或血肿后形成脑软化,与脑室相通形成,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CT值接近脑脊液密度,常伴有相应脑室的明显扩大,并与之相通。,第四节 颅内感染、炎症与寄生虫病,一、颅内弓形体病 【典型病例】 1. 患者,女,14天,抽搐,肢体运动障碍。 2. 患者,女,10天,抽搐。,【CT诊断要点】 1. 早期双侧大脑半球皮层灰质、灰白质交界区、基底核多发低密度影,形态不规则,两侧常不对称,增强可见线样或结节样强化。 2. 晚期在脑部坏死中心出现钙化,常在室管膜下区,呈多发结节或线样高密度影。 3. 颅脑畸形 小头

12、、憩室性畸形、神经元移行异常、脑发育不全。,二、脑脓肿 【典型病例】 患者,男,20岁,头疼,头晕,伴发热,10余天。,【CT诊断要点】 1. 平扫脓肿形成前仅有大片水肿和占位效应,脓肿形成后可见低密度水肿区内有完整或不完整的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环,可以单发,亦可多发。 2. 增强 脓肿形成前可见点片状强化,脓肿形成后表现为典型的环状强化,壁厚薄均一,内壁光滑。,三、化脓性脑膜炎 【典型病例】 患者,3岁,主因突发发热、头痛、恶性呕吐2天来诊,和一个月后复查。,【CT诊断要点】 1. 平扫可无阳性发现,较严重时有脑肿胀,表现为脑室变小,脑沟、裂变浅。进而脑池变形,脑池内有炎性渗出物,致使其密度增高

13、,脑室对称性的扩大。儿童患者常合并硬膜下积液。 2. 增强 可见脑膜强化。,四、结核性脑膜炎 【典型病例】 患者,女,15岁,因头晕、呕吐,走路不稳3天来诊,既往有结核病史。,【CT诊断要点】 1. 平扫可无阳性发现,如病变发展可显示颅底池、侧裂池变形,形态模糊及池内密度增高,脑膜粘连造成脑脊液循环障碍,形成脑积水。基底池散在的钙化斑为其特征性改变。 2. 增强 底池、侧裂池部分或全部闭塞,与脑回表面、脑池边缘一同显著强化,可呈厚薄不一,可呈结节状、不规则状。,五、病毒性脑炎 【典型病例】 患者,女,10岁,主因头晕、呕吐,走路不稳3天来诊,既往有水痘带状病毒感染病史。,【CT诊断要点】 1.

14、 平扫表现为脑实质单发或多发斑片状或大片状低密度区,50伴有脑出血,其边缘模糊。可有占位效应,多较轻。 2. 增强 多有斑片状或脑回样强化,脑膜受累时可出现脑膜强化。,六、脑囊虫病 【典型病例】 患者,女,20岁,主因头痛、头晕、呕吐、癫痫发作3次伴发热5天来诊。,【CT诊断要点】 1. 脑实质内低密度灶 多为直径为36mm的低密度灶,中心为脑脊液密度或稍高密度,无明确囊壁结构,边缘清楚,以脑白质为多发,生长在脑室、脑池内,可压迫脑室或减低不规则小串珠状低密度,伴有点状钙化和脑积水征。 2. 钙化灶 散在分布的不对称性圆形钙化,形似“大米粒状”,大小不一,周围缺乏水肿。 3. 增强 病灶一般不

15、强化,但病灶较平扫清楚;活动期,可见头节强化。,第五节 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白质脱髓鞘、脑动脉瘤、血管畸形、动静脉瘘等。 一、脑出血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25岁,创伤,伤后3天和伤后12天CT片。,2. 患者,男,45岁,突发头晕。,【CT诊断要点】 1. 新鲜出血为肾形或不规则均质的高密度区,边缘清楚,CT值6080Hu,血肿周围有规整的低密度水肿带包绕,有占位效应。出血可破入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因出血水肿引起脑室、池的变形和移位。 2. 亚急性期脑出血 从周边开始密度减低,逐渐成为等密度、低密度,最后在慢性期残存裂隙状囊腔,局部因脑组织受压

16、坏死、液化、吸收,脑组织体积变小。 3. 一般情况无需强化,如行强化扫描,多在出血吸收期或囊变期,在增强扫描中可见血肿周环形强化,环的大小、形态与原来血肿的大小、形态相一致。 4. 脑室内出血 出血量少时多沉积在两侧侧脑室后角、三脑室后部或第四脑室顶部;大量出血呈现脑室“铸型”改变,有时可见分层现象,可造成脑积水,预后不良。,二、蛛网膜下腔出血 【典型病例】 患者,男,45岁,主因饮酒后突然剧烈头痛、恶性、呕吐来查。,【CT诊断要点】 大脑纵裂、外侧裂、大脑表面脑回、基底池可见高密度影;有时出血过多,脑池、脑裂、脑沟扩大呈高密度铸型。,三、脑梗死 脑梗死分为缺血性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腔晰性脑梗死。 (一)缺血性脑梗死 缺血性脑梗死是大、中脑动脉血管闭塞引起的脑缺血导至脑组织坏死。,【典型病例】 1. 患者,男,43岁,因突然右侧肢体不能活动,伴言语不利30分钟来诊。,2. 患者,男,39岁,因突发视物模糊来诊。,【CT诊断要点】 1. 平扫 (1)急性期(24小时):多数无阳性发现,少数病例可出现提示脑梗死早期改变的CT征象:较大动脉血管密度增高-致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