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十二章选题、立意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88215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7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十二章选题、立意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十一、十二章选题、立意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十一、十二章选题、立意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十一、十二章选题、立意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十一、十二章选题、立意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十二章选题、立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十二章选题、立意(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选题,第一节 选题的来源,一、选题的定义及地位 1、定义 :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 2、地位:决定评论的成败,关系到评论的根本价值。,二、选题与命题的区别: 选题是指要评论的问题。 命题是评论的题目。可以直接也可以间接表述评论的问题。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选题的意图。 先有选题后有命题。,三、选题的来源 1、从上级精神中选题 要认真领会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学习文件。 要结合宣传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他们熟悉的 话题。 2、从社会实践中选题 选题具有典型性和紧迫性,阐述的道路要有正确性和指导性。 “身入”与“深入”的关系:深入实际,才能使评

2、论深入。,三、选题的来源 3、从现实生活中选题 主要领导人的最新讲话精神,亟待进行舆论引导; 先进典型、好人好事、新人新事新风尚,亟待进行 宣传倡导; 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薄弱环节,亟待进行正面 疏导; 人们关注而又疑惑不解的问题,亟待进行澄清; 一些违反科学又习以为常的种种言行,亟待进行唯 物论教育,3、从新闻报道中选题 学会挖掘报道的内涵,但不是每篇报道都需要评论。选择事件重大或能引起广泛关注或不为人们重视但问题严重的新闻。 4、从探讨争鸣中选题 不同争论有不同视角,可以开阔视野, 广泛思考。,第三节 好的论题应具备的条件,一是触及现实,富有新意。 二是面向全局,准而有当。 三是大中取小

3、,以小见大。,练习与思考,p139,第十二章 立意,所谓立意,就是一篇评论的主要意思,它与论点接近,但还不是论点,由立意提炼出论点。,时评编辑读不读时评?,我的这个标题看上去似乎怪怪的:时评编辑不读时评他怎么编稿?至少要看作者投稿吧。其实我的问题是,时评编辑除了看作者投稿外,还看不看其它媒体的时评文章?在我原来的想象中,答案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今我知道,很多时评编辑没有做到这一点。近来稍得空闲,多读了些时评文章,马上就发现问题了。比如,今年3月1日的中国经济时报载有“圈内”与“圈外”一文,作者盛大林;4月4日的人民日报又有一篇“圈内”与“圈外”,作者还是盛大林,两篇文章几乎一字不差。,再比

4、如,今年3月18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刊登了魏文彪的时评谁该给谁送牌匾;3月21日南方周末“百姓茶房”里也赫然刊登了谁该给谁送匾,作者同样是魏文彪,只是标题上少了一个字,正文里多了“更 何况”之类的上下文连接词。还比如,中国青年报4月3日的“青年话题”刊有民族株连症与虚幻征服感,三天之后,也就是4月6日,工人日报发表了虚幻的征服感,两篇文章内容一字不差,作者也是同一个人-魏文彪。,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工人日报、中国经济时报,这些都是发行量很大、很具影响力的报纸;盛大林、魏文彪这些作者的名字,也经常见诸报端,并非无名之辈。这样做造成的影响不好,人人皆知,也不必我多费口舌。如果连他们

5、都一稿多投,那像我这样的无名小卒该怎么做呢?,当然我深知,一稿多投也并非全是作者的错。尤其对于时评作者来说,一篇稿子投出去后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那可是要命的事儿,为保险起见只好投给多家报刊,大面积播种,总有一个地方开花。我这个人总习惯于把别人往好的方面想,所以,我宁愿相信很多一稿多投者(当然包括盛大林、魏文彪二位先生)是出于无奈,只是想把辛辛苦苦写出来的稿件发表出来,而不是故意想一稿多发,多挣那一点稿费。我不知道别的作者看到自己的文章一稿多发是什么想法,如果是我,肯定会不安得几夜睡不着觉。,问题在于,作为时评编辑,如果无法防止作者一稿多投,那至少可以防止一稿多发-经常浏览别家报刊的时评文章就可

6、以了。如果忙,看看标题也可以,心里起码有个大概印象,况且一篇稿件出笼要经过好几个编辑的手,防止一稿多发应该不是件很难的事情。再说了,作为时评编辑多读时评文章,对于提高栏目水准和提高自身编辑水平,总是大有益处的吧?,所以我建议,时评编辑抽空多读读别家报刊的时评文章,尤其要看重要报刊的时评文章。 (网友:林涛涛) 来源:人民网 2002年4月12日,这篇文章的角度是,时评编辑应该多读别家报刊的时评文章,尤其要看重要报刊的时评文章。而下面一篇,则从另外的角度切入了:一稿多投,究竟谁之过 ?,反驳的评论,看过林涛涛的时评编辑读不读时评一文后,我颇有些想法,在此一吐为快。 一稿多投问题,一直是困扰媒体和

7、撰稿人双方的“老大难”问题。说到一稿多投,媒体一方总显得振振有词、有理言高,一旦发现某位作者有一稿多投现象,轻者扣除稿酬,重者终止合作,甚至会将作者的“劣迹”公布于众。自然,在采取这些处罚措施的同时,作者的人品和文德都遭到了某种程度的怀疑。,但是,在情和理这两个层面上,一稿多投果真都是作者的过错吗??我平时的写作,既写时评,也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稿件大多通过邮局寄出,编辑也用同样的方式通知我稿件是否被采用,一来一往,快的需要半个月,慢的需要二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可是我并不着急,只有确定退稿后,才投给另一家报刊。个中原因就在于,学术论文并没有很强的时效性,一篇稿件上半年可以发,下半年也可以发,第二

8、年还可以发。,但是对于时评类稿件,时效性就是命根子,别说两个月,有些稿件连两天也拖不起。稿件是作者心血的凝集,收集了那么多材料,耗费了那么多时间,谁都希望稿件能及时刊发,而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稿件仅仅因为“过期”而作废。,然而,目前大多数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的编辑,都不会及时回信告知稿件是否被采用。如果在稿件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的情况下,作者将这篇稿子投给另一家媒体,确实是一种被迫无奈的行为,至少是情有可原的“一稿多投”。?,我并不否认,有些作者的一稿多投,确实抱有拿不上台面的目的,但大多数的作者,并不愿意以自己的“文德”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蝇头小利,很多作者的一稿多投,只是林涛涛所说的“大面积播种,

9、总有一个地方开花”,只是“想把辛辛苦苦写出来的稿件发表出来,而不是故意想一稿多发,多挣那一点稿费。,如此说来,之所以会有投稿时的无奈,之所以会有一稿多发的尴尬,原因就在于作者们不能够及时收到编辑们的确认信件。一稿多投的责任并不完全在作者,有些网站处理稿件的速度太慢、有些编辑不够尽职尽责,也是导致一稿多投的重要原因。在目前不少网站的“投稿须知”中,仍然注有“稿件两个月(或三个月)未被采用,可自行处理”的字样,可见这种传统媒体惯用的作法,还是移植到了号称高效快捷的网络媒体身上。尽量缩短稿件处理周期,是很多作者对媒体寄予的希望,也无疑是大势所趋。,说到这里,我觉得人民网处理网友投稿的作法很值得借鉴。

10、人民网投稿信箱有自动回复功能,作者投稿后便知道三天未采用或获告“拟用”便视作退稿。这不仅让作者心里有了底,而且三天的处理时间也符合时评稿件的特点,在目前各新闻网站中,这样的处理速度算是很快的了。 (网友:晏扬),面对同样的问题,这篇文章的角度却变成了要避免时评文章一稿多投,编辑应及时处理稿件,并迅速给作者以答复。 前一篇文章虽然也对作者抱着某种同情态度,但整体思路上是批评作者说:“我不知道别的作者看到自己的文章一稿多发是什么想法,如果是我,肯定会不安得几夜睡不着觉。”后一篇文章则是一个时评作者所写,深切地道出了一稿多投的苦衷。,新论据,指新鲜的、没有见过的事实,有助于说明自己的观点。有感于崔二

11、奶捡落谷片断: 三中全会后,太平盛世,小康曲唱的乐也陶陶,一些人早把“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之类的词儿,一股脑丢到了爪哇国,时时生发出来的一些新故事,令那个古老故事中豪气十足的财主相形见绌:某月某日某报载某个体户一次婚宴,花销竟达几十万元之多;某月某日某报载,某厂剪彩,宴客三日,广派“利市”,竟花去办年产值;某月某日某报载,某高等学府学生食堂的泔水池里,雪白的馒头包子堆成摞,更有甚者,前几年高消费喊得煞有介事,惹得人心痒痒,什么高级装修住房,什么高级轿车,高级烟酒、高级宴席,一窝蜂泛滥起来。这边贷款借债,那边一掷千金,真是“破被子盖着席梦思,番薯粥就着白兰地”。吃喝玩乐,竞相攀比,谁甘落后!

12、这种不顾国情,不知家底的做法,实在是败家行为!,一是立论要新颖。 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事情,某些评论选题很好,作者的观点却很陈旧,了无新意。而有些选题似乎已经不太新鲜了,但作者选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发人之所未发,让人眼前一亮。,二是立论要合乎实际,我们要求理论新颖,这种新是建立在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之上的。如台上他讲,台下讲他。其他如以“职”论价、“会海”之澜不能助、看灾成灾等。,第一节 立意的主攻目标,论题要有新思想 论理要有新高度 论述要有新角度,第二节 立意的思维方法,主要有: 逆向思维、发散思维、 对比思维、超前思维、 辩证思维、统摄思维、 症候式分析。,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指从相反的方

13、向想问题,从而得出不同寻常的结论。 酒好也怕巷子深,发散思维,其特征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扩散,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办法。,对比思维,超前思维,金矿的发现;皮革换飞机,辩证思维、统摄思维、,症候式分析 以文本的各种悖逆、含混、反常、疑难现象作为突破口,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寻找这些现象隐藏的深层面目,从原著中找出空白、沉默与沟壑。,人民时评:国庆,是假日更是节日,熊建 2013年09月30日08:19 来源:人民日报 我们有必要赋予国庆更坚实的人文内核,在国庆假里多想想“国庆节” 国庆长假要到了,原本要收费

14、的公路,抬起了拦车杆;原本在涨价的门票,开始降价迎客人们谈论的或是休息、或是玩乐,甚至有人感叹,微信朋友圈的节前主题,就是宣告“中国人来了”。不过,国庆之为“节”的内涵和意义,却在这经济上的“黄金一周”、生活中的“悠长假期”里,有些黯然。,节日,多是时序意义上的概念。正如春节意味一元复始、清明隐喻万物苏生一样,国庆是我们朝夕于是、念兹在兹的这个国家最重要的纪念日。即便相比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国庆节只有64年历史,但论对当下的意义之深远、于未来的承载之丰富,可谓后来居上。因为,这一甲子有余,岁月的每一圈年轮,都铭刻着一个古老民族面向现代化的艰辛探索,镌写着亿万人民对幸福的希冀和追求。 也正因此

15、,每一个国庆日,都应该是国民重审国与人、国与家关系的日子。缅怀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追忆一代代人写下的前行足印,于纪念中记取、于庆祝中思考,夯实国家、民族凝聚力,这或许才是国庆节本身应有的人文意义和精神实质,也是这一节日在国家构建、社会重整中能发挥更重要作用的关键。,诚然,出国旅游也好,在家休闲也好,购物、远足、狂欢如何欢度假期,都是个人权利,不能更不应干涉。不过,作为国家共同体“屋顶”的建构者和社会管理者,有必要以更多方式凸显国庆假期的内涵。 4年前的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前的盛大阅兵,激荡着多少人的心房;每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庄严的敬献花篮仪式,又让多少人家国天下的情怀沛然于胸;很多学校的

16、主题活动,也让多少孩子触摸到这个国家的历史不过,从更大范围看,不少地方契合节日特质的“国庆活动”,仍显单调。许多政府部门或是忙于应付庞大人流的管理难题,或是热衷计算七天假期的“黄金成色”,即便有组织观看升旗一类的常规活动,也流于形式,只是生产出几张照片、几组镜头,徒为点缀。,当国外的商场9月底再次换上中文海报,当各个景点再次上演人山人海的“胜景”,我们看到,“黄金周”成功地从经济上包装了国庆。当此之时,我们更应思考,需要赋予这个节日更坚实的人文内核。在美国,每年7月4日都会敲响费城的自由钟,各种主旨演讲宣示国家精神;在法国,插在墙头、印在衣上的三色旗在7月14日汇成海洋;在“城市之国”新加坡,8月9日会有70个国庆晚宴,近10万人参加。在“国庆假”的背景中突出“国庆节”,让社会多想些“国”少想些“庆”,才能让国庆更能凝聚起全民共识、培养出国家意识。,64年前,张奚若建议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崭新国度,让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