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07083932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四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2.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3.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有着明显的感情色彩。4.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5.积累古诗回乡偶书。教学重点1.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2.理解积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教学难点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2.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新课教学( )分钟交流平台一、回忆课文,说形象1.请学生说一说本单元三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出示:【课件2】桥:老支书指挥全村人过桥,舍己为人。穷人:桑娜收养了邻

2、居的两个孤儿。在柏林: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主要人物分别是老支书、桑娜、后备役老兵。2.分别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兵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桑娜;心怀怨恨、孤独无奈的老兵。)二、理解形象,学方法1.分组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2.出示:【课件3】(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词句段运用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2.教师指导朗

3、读并适当解释。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情色彩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2.指名说说从句子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情感。3.教师指导:第一个句子中“狞笑”一词使读者想到恶魔,表现出了对洪水愤恨的感情。第二个句子中“放肆”一词,让读者感觉到人们的无助和面临的危险。第三个句子中的“嗤笑”使读者看出了两个

4、小姑娘的年幼无知,充满了对她们的厌烦感。4.学生带上情感再次读句子。5.强调:从句子的重点词语中可以看出包含的感情,因为词语有感情色彩。(板书:词语包含感情色彩)三、尝试写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1.出示:【课件4】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学生自读课件内容,提示学生一定要读出桑娜此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安、害怕、担心(板书:复杂的心理活动)3.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板书:五个省略号 两个感叹

5、号 )4.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情。5.写完后小组内交流,评价。日积月累一、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回乡偶书2.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3.指名读,强调读音:鬓 衰 4.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出示:【课件5】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说话的口音虽未改变,但两鬓却早已斑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5.学生交流。6.指导诵读、表演。二、情感升华1.“少小离家老大回”,五十年了,诗人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履回到了家乡,看着亲切的乡邻,听着熟悉的乡音,这位86岁的老人心潮澎湃,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2. 指名

6、试读,自由读,齐读。(板书:回乡偶书游子思乡)三、拓展延伸1. 故乡,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盏灯,这盏灯,亮在贺知章的心里,亮在许许多多文人墨客的心里,也亮在无数游子的心里。从古至今,正是这盏灯,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诗篇。2. 齐诵回乡偶书。学生回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然后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学生很容易联系到学过的课文中去,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学生两次读“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文字,第一次读可能只理解到关云长是大英雄形象。第二次再读,形象应该更加丰满,这样学生才真正体会到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巨大作用。结合句子,从重点词语中体会感情这一环节,教师讲解指导是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再换另外的词语好像达

7、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只有这些词语才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在学生体会出桑娜的心理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心理活动的,这一环节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找出写作的方法,并尝试去写一写。 在学生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表演诗中的情景,是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更深刻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当时的内心情感。板书设计多层面理解人物形象情节突出人物形象词语包含感情色彩复杂心理活动五个省略号 两个感叹号回乡偶书游子思乡教学反思语文园地四共有三个栏目,即“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教学中,我力求使每个栏目的教学都落到实处。“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小说的人物

8、形象。我从复习学过的三篇课文入手,让学生说一说三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然后有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学生讨论后明确了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描写着手,也可以通过情节描写刻画人物,有时候还借助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分三项内容。其一是学生感知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我安排学生两次读“温酒斩华雄”的情节,给学生深刻感受情节描写的巨大作用。其二是注意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对句子表意的作用,我通过讲解,使学生意识到准确用词能使句子表达的感情更鲜明。其三是通过范例使学生认识到心里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作者的写法后,自己尝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文字。“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古诗回乡偶书。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教学中,对于古诗意思的理解以孩子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只是简单点拨。同时,利用表演,让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教学效果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