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上传人:踏**** 文档编号:107066536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一、 教学设计思路 中国石拱桥八年级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首先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和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它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特点,并分析了原因,介绍了发展状况,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本文的语言的运用上非常出色:简洁、平实、准确、周密。语言风格与记叙文不同。

2、 我上的这个课时是第二课时。由于在第一课时,我给学生介绍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并且在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图弄清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草图,学生大致明白了独拱石桥与联拱石桥的区别。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说明文中举例子要有代表性的要求以及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二、 教案 课题 中国石拱桥 授课人 ?鲜红波 学校 ?宜都市王畈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学习有关举例说明的知识。 3、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

3、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问题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 1、教师展示问题组: 中国石拱桥从文体上来说,属于什么问题? 中国石拱桥具有哪些特点? 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两个例子? 这种说明方法叫什么? 我们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运用说明方法到底是起什么作用的??

4、 (二)说明方法的探究: 1、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课文中举了赵州桥、卢沟桥两个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两个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有的像赵州桥,有的像卢沟桥,只有这两种形式。这样说对不对?(求:引用课文里的句子作根据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其实我国的石拱桥形式不仅优美,而且多样。? 2、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教师引导、点拨:这两座桥集中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 中国石拱桥具有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征,这是中国石拱桥的共性。既然是共性,那么赵州桥、卢沟桥都应该体现出这些特征来。请同学样根据课

5、文内容具体分析,看看赵州桥、卢构桥是不是体现了这些特征。教师点拨:看来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 4、教师提出第四个问题:赵州桥和卢沟桥除了一个是独拱,一个是联拱的特点以外,它们各自还有其它的特点吗?? 教师点拨:辩证法告诉我们:个性我共性和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互相联系的。每个事物既具有个性,也包括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同样,也滑不包含共性的个性。 5、教师提出第五个问题: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这些特片的时候,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呢?? 教师点拨、明确:独拱、联拱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两种类型,因此,必须都要介绍,才能说明得全面、准

6、确。说明文中举例子一定要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才能达到准确说明的目的。? (三)说明方法的运用和作用 1、过渡:中国石拱桥为了很好地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给我们有代表性地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事例,在个性与共性中得到完美的统一。 2、文中还有没有其他说明方法的运用呢?他们各自又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呢? (要求:用“_句使用了_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_。”的句式说话。) (四)?课堂小结 文章通过列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它们各具特色,又有共同的特点,准确客观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看来,例的说明方法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例子,而代表性就包括个性和共性两个方面。同时,为了更好地说明中国石拱桥,文中还运用了打比

7、方、引资料、列数据等等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准确客观地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 这是一篇说明文。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美观。 赵州桥和卢沟桥。 举例子。 列数据、打比方、摹状貌、画图表、分类别、引资料 说明方法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说明事物的特点,更清楚地介绍事物。 学生跳读课文,回答: 课文里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桥,期中最大的一拱,长达150米。”看来每一座桥都是不一样的。 “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 学生兴致高涨。 学生回答是:? 因为这两座桥最著名

8、。 因为这两座桥最有特点。 因为这两座桥最有代表性。 因为这两座桥集中了中国石拱桥的一些特征。 因为这两座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明确: 1、历史悠久的特征,可以从这样几处说明中看出:? (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余年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1192年间。”? 2、形式优美的特征,可以从这样几处说明中看出:“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诗人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

9、虹饮涧。”? 卢沟桥面两旁的石柱上“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马可.波罗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盛景之一。”? 3、结构坚固的特征,可以从这样几处看出:? “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拱桥。”?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其它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有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学生抓住课文的有效信

10、息,回答:州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卢沟桥的柱头上有千姿百态的狮子。这两座桥形成的自然景观各不相同,一个是“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一个是“卢沟晓月”。学生再看看书,想一想再回答: 座桥一个说明中国石拱桥形成优美,一个说明结构坚固。?赵州桥优美、坚固,卢沟桥具有历史意义。? 一个例子太单调,举两个例子能说明“大小不一,形式多样”。?两座桥都是著名的。 两座桥在形式上所代表的独拱、联拱两种类型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在文中寻找说明方法的运用。然后小组交流。 打比方:“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是为了说明石拱桥的形状特点。 引资料:“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

11、2年。”是为了说明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列数据:“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是为了说明赵州桥的雄伟。 问题组的设计有两个作用:一是,巩固复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为下文的讲解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二是,问题难度不大,鼓励学生发言,激活课堂气氛。通过对话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充分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教师引导的重点在于使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来回答。 这一步实际是扣住前面“整体感知”的环节和内容,将那时学生没有明确的内容给以明确,即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所说明的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培养认认真真读书的

12、学习习惯。?在上面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理解两座桥的个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设计的这一步骤,既让学生弄懂举例说明方法的要点,也是引导他们学习辩证看问题的思想方法,从而对课文说明的内容有一个全面而又具体形象的理解。 这一步已进入到学习举例说明的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说明文中举例子进行说明时,所举的例子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要典型,才能说明清楚问题。 通过对赵州桥和卢沟桥两者的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基本明白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文中其他说明方法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运用起到了强化的作用。为它们以后阅读说明文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 ?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说明方法:举例子、摹状貌、打比方、列数据、引资料 ?“_句使用了_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_.”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