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蝶恋花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踏**** 文档编号:107066438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虞美人蝶恋花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虞美人蝶恋花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虞美人蝶恋花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虞美人蝶恋花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虞美人蝶恋花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虞美人蝶恋花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虞美人蝶恋花教案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虞美人蝶恋花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理解这两首词所表现的内容(意象),同时理解个别词义等。2、能力目标:抓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同时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理解和体会这两首词中作者各自所抒发的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抓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同时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继续进行学法指导,让他们抓住重点进行分析感悟和鉴赏,以此上升为一种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 关于李煜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

2、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中药马钱子的提取物)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二、 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隔句相承,三度对比的特点,进行诵读。“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是一脉相

3、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问? 答? ?对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 (永恒有常)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 (短暂难测)几多愁? 江水? 不言之言? (永恒和短暂达到统一)三、 具体研习重要的文句1、 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

4、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请同学们举个这方面的事例。明确: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无怪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

5、泪。”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李白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早如青丝暮成雪。”等等。四、 发挥想象,试译这首诗,尽量把悲愤凄楚的感情表现出来。春花开落秋月圆缺年年岁岁,往往复复到何时才算完呢?人生短暂,转眼多少往事成空。小楼昨夜又东风,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国在我手中毁灭,宫中亭台楼阁也许还在吧,只是流连于那人的容貌已改,人生就意味着无尽的悲愁,若问你的愁苦有多少,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昼夜,滚滚东流。五、 总结全诗。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

6、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六、 导语:古人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伤别离,古人留下了多少让后人唱咏不尽的名篇佳作。七、关于词人: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横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

7、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主要作品有珠玉词。誉有“太平宰相”之称,一生平顺,仕途坦荡。然而也逃不过普通人的聚散离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他的蝶恋花。八、 诵读全词1. 对照注释,注音2. 听读录音3. 齐读九、整体赏析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8、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

9、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下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

10、”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在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

11、华,纯用白描。这三句是本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这里指题诗的诗笺;尺素,指书信。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摇曳不尽的情致。十、炼字析文,感悟意象:1. 读完这首词,说说词人想通过这首词传达什么情感?明确:提示抓? “离别苦”? 写与友人(恋人)远别之苦。2. 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溶于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阕写了

12、哪些景物?明确:菊、兰、轻寒、燕子、明月3. 这些景物蕴涵了词人什么情感?又是怎么体现的?明确:菊愁兰泣? 和词人一样痛苦? 以悲景写悲情? 烘托。燕子双飞? 月明到晓? 不能体会我的愁绪? 以乐景写悲愁? 反衬 一夜无眠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4. 在词的下阕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法来排遣离愁别恨?有效果吗?明确:“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看不见“寄彩笺”? “知何处” 寄无所踪? “满目山河空念远”5. 这阕中用哪些字、词语点染出愁苦?(注意与词中词语的对应关系)明确:凋? 使凋零? 使碧树一夜凋去,写风的劲厉肃杀, 独? 与上阕“燕子双飞

13、”映衬 ,? 写孤独无依 ;“望尽 ” 与碧树凋尽呼应? ,? 境界一跃为广阔;山长水阔? 渺茫无着落,写了悠远辽阔的境界。十一、试赏析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总被无情恼。明确:此作题一作“春景”。上片写暮春自然风光。从郊游少年的视角,由小到大,由近渐远地展开,极富层次感、色彩感和运动感。“天涯何处无芳草”,既是对暮春景色拓开一景,又点化游春少年的惆怅,引发下片境界。下片写自然背景中的人事:一道短墙将少年与佳人隔开,佳人笑声牵动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烦恼。自然春意与人事春情相绾合,优美地

14、表现出在流走跃动的春之气息中,惜春少年微妙的恋情之萌动及转瞬便迷失的怅惘。有声有色,情韵悠远,颇富婉媚绰约的风姿。是一篇天韵圆转的佳作。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指秋霜)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幡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妆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附板书设计:虞美人李煜问? 答? 对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 (永恒有常)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 (短暂难测)几多愁? 江水? 不言之言? (永恒和短暂达到统一)蝶恋花晏殊菊愁兰泣? 和词人一样痛苦? 以悲景写悲情? 烘托。燕子双飞? 月明到晓? 不能体会我的愁绪? 以乐景写悲愁? 反衬 一夜无眠第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