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绪论课件_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035811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5.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绪论课件_4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诊断学绪论课件_4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诊断学绪论课件_4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诊断学绪论课件_4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诊断学绪论课件_4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学绪论课件_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绪论课件_4(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诊断学总论,绪 论,*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 门学科。 *基础医学过度到临床医学的一门必修课。 *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是打开 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绪 论,A、诊断学的内容 B、诊断学的学习要领 C、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 D、学习诊断学的要求,A、诊断学的内容,1 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 2 症状和体征(symptom and sign) 3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4 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 5 辅助检查(assistant

2、 examination),1、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许多疾病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配合系统的体格检查,即可提出初步诊断。,2、症状和体征(symptom and sign),症状是患者病后对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是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症状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对作出初步诊断或印象,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体征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症状和体征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存在。 体征对临床诊断的建立可发挥主导作用。, ,3、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

3、助器具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的方法。 进行体格检查时应做到既不使患者感到不适,又能获得准确结果,以期尽早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 ,4、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 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5、辅助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心电图、肺功能和各种内镜检查,以及临床上常用的各种诊断操作技术等,这些辅助检查在临床上诊断疾病时,亦常发挥

4、重要的作用,B、诊断学的学习要领-1,诊断学的任务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接触病人,如何通过问诊确切而客观地了解病情,以阐明哪些征象为正常生理表现,而哪些属于异常病态征象。 学习诊断学需掌握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并结合病史分析才可能发现重要的线索。 诊断学过程中所涉及的诊断,与临床医学各科对疾病的诊断有着一定区别。 实验诊断的教学原则应是让学生掌握概念性、普遍性和实用性的内容。,B、诊断学的学习要领-2,大规模应用高、精、尖检查技术诊断疾病,虽能解决不少问题,但尚不能完全取代问诊、一般的物理检查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更不能取代临床诊断思维。 从一个医学生到一个临诊时能提出初步诊断的临床医生,是需要经

5、历许多临床实践才能逐步实现的。学习诊断学只是一个涉及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开端。,C、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1,一个诊断的正确与否,关键还在于是否拥有正确的临床思维。 面临大量的临床资料,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分析和思考问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抓其一点不及其余。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的结果作为临床制定诊治指南的主要依据。,C、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2,正确的临床思维有时不是依靠独立思索而形成的,临床会诊、咨询、讨论等均可起到互相启发、诱导和取长补短的作用。 一个完整的诊断除需了解解剖学、功能学和影象学的诊断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作出病理学、细胞学和病

6、原学的诊断。,D、学习诊断学的要求-1,1.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 3.熟悉血、尿、粪等常规项目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技术及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义。熟悉现代化自动生化分析仪器的操作程序及原理,了解实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意义。,D、学习诊断学的要求-2,4.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图像分析。能辨认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梗死、房室肥大、前期收缩、心房及心室颤动和传导阻滞等常见的心电图改变。 5.能将问诊和体格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

7、,表达清晰,字体规范,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和本教材所推荐的表格病历 6.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印象诊断或初步诊断。,第一篇,问 诊,问 诊,A、问诊的重要性 B、问诊的内容 C、问诊的方法与技巧,A、问诊的重要性,*医师通过对患者或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 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 *病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有很 大的影响,因此问诊是每个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 基本功。 *常常通过问诊就能对某些患者提出准确诊断,特 别在某些疾病,或是疾病的早期。 *采集病史是医生诊治疾病的第一步,其重要性还 在于它是医患

8、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时 机。,B、问诊的内容,1、一般项目 (general date) 2、主诉(chief complaints) 3、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4、既往史(past history) 5、系统回顾(review systems) 6、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7、婚姻史(marrital history) 8、月经史(menstrual history)生育史(childbearing history) 9、家族史(family history,一、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 地址、工作单位、职业

9、 入院日期、记录日期 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二、主 诉,*为患者感受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确切的主诉常可初步反映病情轻重与急缓,并提供对某系统疾患的诊断线索。 *主诉应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并同时注明主诉自发生到就诊的时间。,三、现 病 史,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1、 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 2、 主要症状的特点 3、 病因与诱因 4、 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5、 伴随症状 6、 诊治经过 7、 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四、既 往 史,既往史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

10、注射、过敏,特别是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五、系统回顾-1,避免在问诊过程中患者或医生所忽略或遗漏的除现病以外的其它各系统的疾病而设立的问诊内容,是住院病历不可缺少的部分。,五、系统回顾-2,1.头颅五官 视力障碍、耳聋、耳鸣、眩晕、鼻出血、牙痛、牙龈出血、咽喉痛、声音嘶哑。 2.呼吸系统 咳嗽、咳痰、咯雪、胸痛、呼吸困难。 3.心血管系统 心悸、活动后气紧、心前区疼痛、端坐呼吸、血压增高、晕厥、下肢水肿。 4.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吞咽困难、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呕血、便血、便秘、黄疸。 5.泌尿生殖系统 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夜尿增多、颜面水肿、尿道或阴道异常分泌物。,五、系

11、统回顾-3,6.内分泌系统与代谢 多饮、多尿、多食、怕热、多汗、怕冷、乏力、显著肥胖或消瘦、色素沉着、闭经。 7.造血系统 皮肤苍白、头昏眼花、乏力、皮肤出血点、瘀斑、淋巴结肿大、脾肝肿大。 8.肌肉与骨关节系统 疼痛、关节红肿、关节畸形、运动障碍、肌肉萎缩、肢体无力。 9.神经系统 头痛、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感觉异常、瘫痪、惊厥。 10.精神状态 幻觉、妄想、定向力障碍、情绪异常。,六、个 人 史,1、社会经历 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尤其是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和业余爱好等。 2、职业及工作条件 包括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3、习惯与嗜

12、好 起居与卫生习惯、饮食的规律与质量。烟酒嗜好时间与摄入量,以及其它异嗜物和麻醉药品、毒品等。 4、有无不洁性交史 有否患过淋病性尿道炎、尖锐湿疣、下疳等。,七、婚 姻 史,记述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性生活情况、夫妻关系等 。,八、月经史和生育史,月经初潮的年龄、月经周期和月经天数,经血的量和色,经期症状,有无痛经与白带,末次月经日期,闭经日期,绝经年龄。 行经期(天) 初潮年龄 末次月经时间(LMP)或绝经年龄 月经周期(天),九、家 族 史,询问双亲与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与疾病情况,特别应询问是否与患者同样的疾病。对已死亡的直系亲属要问明死因与年龄。,C、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13、1,1、从礼节的交谈开始,自我介绍,用语言或体语表示愿意为解除他的病痛和满足患者的要求尽自己的所能。 2、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3、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C、问诊的方法与技巧-2,4、避免重复提问。 5、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有时医生应对医学术语作必要的解释。 6、注意及时核实患者陈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第二篇 体 格 检 查,(physical examination),体格检查,是指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于传统或简便的检查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来客观地了解和评估病人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许多

14、疾病通过体格检查再结合病史就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医师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后对病人健康状况和疾病提出的临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体格检查时注意事项-1,1.应以病人为中心,要关心、体贴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检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2.医师应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态度诚恳和蔼。 3.医师应站在病人右侧。检查病人前,应有礼貌地对病人做自我介绍,并说明体格检查的原因、目的和要求,便于更好地取得病人密切配合。,体格检查时注意事项-2,4.检查病人时光线应适当,室内应温暖,环境应安静;检查手法应规范轻柔;被检查部位暴露应充分。 5.全身体格检查时

15、力求达到全面、系统、重点、规范和正确。 6.体格检查要按一定顺序进行,避免重复和遗漏,避免反复翻动病人,力求建立规范的检查顺序。,体格检查时注意事项-3,7.在体格检查过程中,应注意左、右及相邻部位等的对照检查。 8.检查结束应对病人的良好配合表示感谢。 9.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复查,这样才能有助于病情观察,有助于补充和修正诊断。,基本方法,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嗅诊,体格检查的过程既是基本技能的训练过程,也是临床经验的积累过程,它也是与病人交流、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过程。,视 诊(inspection),医师用眼睛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视诊可用于全身一般状态和许多体征的

16、检查。 局部视诊可了解病人身体各部分的改变。 特殊部位的视诊需借助于某些仪器 。,Inspection,Inspection,触诊 (palpation),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 触诊的适用范围很广,尤以腹部检查更为重要。,触诊方法,1.浅部触诊法(light palpation) 2.深部触诊法(deep palpation) (1)深部滑行触诊法(deep slipping palpation) (2)双手触诊法 (bimanual palpation) (3)深压触诊法 (deep press palpation) (4)冲击触诊法 (ballottement),触诊注意事项,1.检查前意识要向病人讲清触诊的目的,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取得病人的密切配合。 2.医师手应温暖,手法应轻柔,以免引起肌肉紧张,影响检查效果。在检查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表情。 3.病人应采取适当体位,才能获得满意检查效果。通常取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