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艾滋病传播的控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033597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科艾滋病传播的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口腔科艾滋病传播的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口腔科艾滋病传播的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口腔科艾滋病传播的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口腔科艾滋病传播的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科艾滋病传播的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科艾滋病传播的控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科艾滋病传播 的控制,201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行动起来 向“零”艾滋迈进,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Getting to Zero,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12月1日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在2011年至2015年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被定为“实现零 零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艾滋病相关死亡。” 世界艾滋病运动将重点放在“零艾滋病相关死亡”方面,这是推动所有人更好地获得治疗的标志;是使各国政府立即采取行动的一个号召。(摘自世卫组织网站),认识艾滋病,1981年一种新的传染病在美国发现,但开始在人间流行的时间更早。1982年,这种新的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

2、简称为AIDS,中文音译为艾滋病。1983年分离出艾滋病致病病毒,1986年正式将这一疾病的病毒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80年代末艾滋病在全球广泛流行,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艾滋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使国际社会把它作为21世纪的重大社会问题 艾滋病是一种有明确病原体的可通过人之间一定传播途径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属于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我国艾滋病现状,到2012年底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约为100万,其中主要的传播 途径是性行为和注射吸毒。性传播已经取代注射吸毒成为我国艾滋 病感染的首要方式。在九十年代性传播和注射吸毒的传播比例是 3:7,但是到了2012年就变成了7:3

3、.在性传播途径中有30%是男男性 行为。,从诊断上来说,我国只有20%的艾滋病感染着在患病早 期得到了诊断,剩下80%的感染着几乎都是在发病期才发现 自己被感染,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我国医院现状,医院的医务人员接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逐渐增多 医院内医务工作者的HIV知识,尤其是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未普及 医院中的医务工作者已成为 因职业感染HIV的一个高危 人群,医院人员的职业风险,工作环境特殊(病原微生物集中) 工作对象:病人 接触传染性疾病的机会和频率高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制度,艾滋病的定义,艾滋病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获得性后天得到的,

4、而不是遗传的 免疫缺陷人体的免疫系统严重受损 综合征患者多个系统受到损害,是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无治愈药物和有效疫苗,但已有较好治疗方法。,采取积极措施,可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艾滋病病毒(HIV)特征,艾滋病复制速度快,主要破坏具有免疫功能的CD4+ T淋巴细胞。,主要存活于HIV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变异能力特强。,HI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常温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10020分钟可完全灭活、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均可杀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主要是指: 没有保护的异性、男性同性间的性交(阴道性交、口交

5、),共用注射器和针头吸毒,输入未经HIV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共用牙具和剃刀;,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哺乳,母婴传播自然发生率1348%,感染艾滋病后的自然发展过程,潜伏期和窗口期,窗口期:感染艾滋病后至检测到抗体的时间,4周-3个月。(艾滋病病毒检测呈阴性,体内有病毒,有较强传染性) 潜伏期:机体感染HIV至进入艾滋病期的时间间隔。8-10年的潜伏期内有传染性。 (患者没有症状,但有较强传染性),艾滋病病人的临床表现 病人可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不规则低热、慢性腹泻、渐进性消瘦、乏力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口腔念珠菌感染、组织胞浆菌感染,弓形体病及隐孢子虫病,新生

6、隐球菌脑膜炎或肺炎、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败血症、反复发生的疱疹病毒感染;并有神经系统病变和卡波济肉瘤、淋巴瘤等 。病人可死于肿瘤和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口咽念珠菌病,广泛的皮肤卡 波济肉瘤,口腔毛状白斑,艾滋病职业暴露定义,实验室技术员、医生、护士、护理员、警察、监狱管理人员等,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有关工作中,意外地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危险,外科、口腔科、妇产科、手术室医护人员,护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

7、工作人员,有关血库、化验室和血液透析病室工作人员以及尸检人员、公安干警等,有可能暴露于感染HIV的危险中。,那么我们作为口腔科的医护人员我们改如何来避免被HIV感染的危险,?,如果患者出现以下口腔症状,那么我们就该小心了,!,念珠菌病,红斑型:为红色病变区,无 可能除去的白色斑点或斑块,增生型:为坚固而致密的白色斑块或针 头大小的小结节,附着于红色病变区,伪膜型:为白色或黄色可除去 的斑点或斑块,口角唇炎型:在口角出现鲜红色的裂沟,毛状白班:为白色不能除去的病变,常开 始于舌侧缘,表面有皱折,呈毛状外观,龈炎:龈缘呈一条火红色带或口腔无 其他异常而牙龈呈局灶性肿,坏死性龈炎:为局限的或普遍的溃

8、疡形成, 牙间乳头破坏,并伴有纤维蛋白性坏死,牙周炎:为牙周软组织丧失及不规则骨破 坏,可有明显的疼痛。(早期)牙周炎软 组织损害呈火山口样,Kaposi 肉瘤:主要发生于软、硬腭粘膜,非霍奇金淋巴瘤:多位于牙龈或腭粘膜,单纯疱疹性口炎,唇疱疹,带状疱疹,水痘,湿疣,寻常疣,重型口疮,护理人员:在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抽血、注射时,被针头刺伤;或其伤口接触到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等。,口腔医生: 在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拔牙或镶牙时,被病人的牙齿刮伤或被医疗器具损伤。,口腔科HIV感染的常见情况,口腔科医生防护要点,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治疗的过程 ,尽量减少血液、唾液的飞溅和产生氯溶胶;

9、 操作完毕时应对有血液或唾液污染的环境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每位病人用过的器械均应经过消毒后才能重新使用;消毒的方法有用消毒液擦拭、浸泡、冲洗、高压灭菌消毒等,要注意消毒剂应保持需要的浓度,消毒时间要足够; 防止将病人口腔的液体抽入牙科机头或水管,应安装止回控制阀; 对器械难以消毒的部位如手柄把等,可用表面光洁易擦拭的材料覆盖。,护理人员防护要点,实施护理时护士需穿隔离衣,戴一次性手套。因为手是接触HIV感染的第一屏障。护理病人之后及护理另一个病人之前必须洗手。 护士操作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取得合作,对不合作的病人或污染危险性较大的操作由技术熟练的二人配合,操作可尽量集中安排,并严格按照规范

10、操作程序进行。,当进行侵入性治疗及护理操作时,如手术、穿刺、注射等,要注意使用锐利针具不要误伤自己。使用注射器时,要保证针头安牢在针管上,采血后不要将注射针套套回去。有条件的单位最好使用真空采血管及相应蝶形针具等,以保护抽血者不直接接触血液标本。用过的利器必须放到特殊的容器中。 如果手套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则必须及时更换手套或洗净手套,防止通过污染的手套将病毒传给其他病人。 用后的针具应置于坚硬的厚塑料容器内,统一消毒毁形处理。,医用手套,按原料材 质分类,天然乳胶手套(在国内部说明的情况下都指这种手套),丁腈胶手套(只在国外少量使用),医用手套存在微渗漏,研究表明手套的渗漏分为材质本身缺陷造成

11、的渗漏和外界机械作用(如外科手术、仪器等)导致的穿孔。,分析得出,手术中机械压力导致的穿孔高于材质本身造成的渗漏性。研究表明因材质缺陷而导致的橡胶手套的渗漏性为0.2%-3,27%。当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施加于橡胶的材质时,橡胶本身的脆弱性就会显现出来。,由于各种病毒分子的大小结构,如果乳胶手套的材质孔隙大于这些分子结构,就会穿透手套,菌尘污染到医务人员的皮肤上。如果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后摘手套双手未洁净或消毒,就会继续污染诊疗环境和致其他病人交叉感染。,一前瞻性随机研究认为95.5%的手套渗漏未被医务人员发觉,因此手套不能完全防止污染,摘除手套后手仍会被不同程度微生物污染。双层手套中内层手套的穿

12、孔率(6/11486,0.5%)低于单层手套(76/1020,7.4%),外层手套的穿孔率为6.82%(6/88)。,口腔环境是一个有菌环境,虽然我们不可能达到完全无菌的操作,但是我们一定要有无菌观念,并尽量做到!,米老师 这里要播放一个视频 就是我发给你的那个 你就直接放就行了 我的ppt版本有点问题 链接不上 不好意思啊!,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WHO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们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性传染性加以防护。,普遍性防护原则的主要内容,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在

13、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 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统一处 理。,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 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普遍性防护原则的主要内容,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 为保证消毒效果,器具必须用热水和清洁剂洗干净后再消毒。所有符合消毒规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杀灭HIV。 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煮沸和化学灭菌。 煮沸是有效的灭菌方法。已清洗过的器具应煮沸20分钟。 化学灭菌法主要用于不能采用加热法灭菌的器具。以下三种常

14、用的化学灭菌剂足以灭活HIV:含氯灭菌剂,如漂白粉,2%双氧水,70%酒精。,控制感染口腔器械、手机、供应室操作程序,感染控制措施,治疗区 主要为综合治疗台及工作边台。该区消毒可选用1:2000次氯酸钠消毒剂进行常规擦拭消毒,综合诊疗台上的气枪座,照明灯手柄及开关,诊椅升降开关处,在治疗每个病人后,用75%的酒精纱布擦拭常规清洁消毒。,根据器械类型选择不同的消毒及灭菌方法,手机、手术器械、牙钳、钻针,根管器械等必须绝对灭菌,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干热法、塑料器械,如吸引软管应选用2%戊二醛进行浸泡法灭菌;印模、蜡型、模型等从患者口腔取出的物品,选用放入紫外线消毒柜中进行消毒处理。,普遍性防护原则

15、的主要内容,认真洗手 医务人员的手常常带有病原微生物,这也是造成病原体在病人中传播和主要原因之一。医务人员手上沾着的体液,可以很容易地用肥皂和水清除干净。 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 根据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量的多少,决定采用适当防护设施。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发生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程序,HIV职业暴露发生,局部紧急处理,危险性评估,报告,不选用药,选择用药,药物毒副 作用监测,HIV监测及随访 健康咨询 心理咨询,职业暴露后应遵循哪些处理原则,应遵循以下4条原则: (1)及时处理原则。 (2)报告原则。 (3)保密原则。 (4)知情同意原则。,及时处理原则

16、,如是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粘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如发生皮肤粘膜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立即挤出损伤局部的血,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等彻底冲洗,再用碘伏、75%酒精、0.2%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局部处理原则:,服药:,如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服药时限是越早越好,一般在2小时内服药的预防性效果最好,报告原则,职业暴露发生后要立即向单位负责人和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报告的目的是为了部门和单位领导了解和分析意外发生原因和后果,以便于对当事人提供医疗和心理支持,并在发生暴露感染HIV情况下,对个人、家庭生活予以救助和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保密原则,由于目前社会人群对艾滋病认识的偏差,导致HIV感染者面临来自各方的歧视和压力,因此,意外暴露发生后,当事人最好仅向部门主管和单位主要领导报告。,知情同意原则,所有用于暴露后预防的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