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与健康心理学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033203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与健康心理学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学习指南,华夏心理教育中心 陈兰 2009 年 2月 3日,学习要求,把握特征:熟记异常心理与行为的典型特征; 用心观察:处处留心皆学问,看看自己周围生动的例子; 快乐学习:要有兴趣,不能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怎样理解心理变态?,心理变态是一个没有贬义的统计学概念,泛指人们低于心理健康水平的各种心理和行为表现。尽管人们通常把它视为贬义。其实,从统计学的角度而言,低于正常值的可以称为变态,高于正常值的极端心理健康者也可以称为变态。 变态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关系。,本 章 总 览,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三节

2、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学科简史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及其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常识性的区分 非标准化的区分 标准化的区分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精 神 症 状,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3、,感知觉 思维 注意 记忆 智能 自知力,认 知 障 碍,感知 障碍 思维 障碍 注意与 记忆障碍 自知力障碍,感觉障碍 知觉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 内感性不适,错觉 幻觉,思维形式思维 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破裂性思维、 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维云集、 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性倒错性思维,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 智能障碍,记忆增强 记忆减退 遗忘 错构 虚构,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力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 强迫观念 超价观念,(P26

4、1),症状举例一,病人叙述:“在我的头脑中有种讲话的声音,有言也有调,但是有时是一种没有声音的说话,虽然没有声音,却也能听到,虽然不是用耳朵听到的,可正是和耳朵听到的一样。这是没有声音的语言,但它表达了一定的意思,它表达的意思就是让我向右走。”,症状举例二,病人进入诊室则喜形于色地向医生自我介绍说:我叫某某。医生问:看样子你很高兴,病人马上挥动双臂并接着说:我当然很高兴,因为我的脑子非常好使,并有用不完的劲,为了表示我对你们的感谢,我送给你们一首诗:白衣战士为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人,救人治病是楷模,个个都是好医生。接着用歌唱出上述内容,并且唱完一曲,又唱起了抒情流行歌曲。这时一位胖胖的老医生走进

5、来,病人马上停止唱歌,转向老医生:我一看您就知道您有吉星高照,可长寿百年,症状举例三,患者系大学生,半年来他常去图书馆看书,发现一女生也在看书,认为对方对自己有好感,主动写信表示自己爱慕之心,但遭到拒绝,并将信退回。患者认为对方是在考验他,故多次写信给这位女同学,但对方均未理睬,患者认为对方已默认。一天这位女生穿了一件红色外套,患者认为对方向自己表露一刻赤诚的心,觉得其他同学都很羡慕他们。当同学告诉患者,“对方已有男朋友,她根本不喜欢你”,但患者坚信这事不是真的,认为默默相爱是一种独特的方式,周围的人是不理解的。,症状举例四,病人因感到腹内不适,做了针灸治疗。当时有针刺疼痛,患者觉得“筋断了”

6、,以后经常为此着急。同年产后症状加重,感到体内“许多肌肉都断裂,并掉进肚子里去了,有些筋已经烂在肚子里了”。从此整天卧床不起,饮食大小便都要由母亲照顾,病人还感觉“血从血管里流出来了”,因此“全身肌肉都发干了”,自称“全身只有一层皮包着”。不久病人又感觉头部肌肉也“断裂”,因此不能转头和抬头。,情感障碍 (P270),以程度变 化为主 以性质改 变为主 脑器质性 损害的,情感高涨 情感低落 焦虑 恐怖,情感迟钝 情感淡漠 情感倒错,情感脆弱 易激惹 强制性哭笑 欣快,意志 行为 障碍 (P272),意志增强 意志缺乏 意志减退 精神运动性兴奋 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 违拗 腊样屈曲 缄默 被动性

7、服从 刻板动作 模仿动作 意向倒错 作态 强迫动作,感知: 错觉和幻觉 内感性不适和内脏性幻觉 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思维: 强迫思维和强制性思维 疑病观念和疑病妄想 情绪: 情绪迟钝和情感淡漠 焦虑和恐怖,几个需要区分的症状,知觉、错觉和幻觉的区别,知觉 错觉 幻觉,练习题,1、病人原先无任何精神异常,某次听广播时突然坚信播音员在说他,而他的生活经历与当时的广播内容并无明显联系.这病人可能的症状为 A.听幻觉 B.原发性妄想 C.继发性妄想 D.病理性象征性思维,2、病人呆坐于一旁,对医生的任何提问均不作回答,医生 让其开口喝水时,患者却双唇紧闭,扭头逃避面前的杯子, 该患者的症状可能是 A.

8、缄默症 B.主动违拗 C.被动违拗 D.木僵,练习题,3、医生问病人为什么住院了,病人答道:“我有2个孩子,红桃代表我的心,你放开手,是计算机病毒,保养自己”,这属于什么症状 A.思维奔逸 B.病理性赘述 C.思维散漫 D.思维破裂 4、木僵不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 第三单元 神经症 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 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 第七单元 癔症,精神分裂症,什么是分裂:知、情、意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 总患病率为0.1%,心境障碍,又称情

9、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情感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轻躁狂、无精神病症状躁狂、有精神病症状躁狂、复发性躁狂,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轻型抑郁、无精神病症状抑郁症、有精神病症状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持续性并有起伏,但是不严重 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混合状态,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替发作,心境 障碍,2/3 以上的抑郁症病人曾有自杀的观念 10-15% 的抑郁症最终自杀死亡 70% 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抑郁症与自杀,中国自杀的特点 自杀率高,自杀人数也高(2000年19.5万,WHO) 女性高于男性,农村尤为明显 农村高于城市,约34倍

10、15岁以上占99%,1534占40.7%,在这个群体中,自杀是第一死亡原因 自杀的年龄分布有两个高峰:2035岁的农村妇女;60岁以上 的农村老人 自杀率与教育水平、职业、地位呈负相关 离婚人群自杀死亡率最高,中国精神疾病的诊断与分类标准,CCMD-3把心理异常分为十类: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2)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4)心境障碍即情感性精神障碍; (5)癔症、应激相关障碍和神经症; (6)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 (7)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与儿童和少年期心理

11、发育障碍; (9)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格障碍和情绪障碍; (10)其他精神障碍及心理卫生情况。,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心理正常与心理不正常的区分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的区分 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专栏4-2 心理冲突的常形和变形,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患者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情绪低落 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概述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第八节

12、 压力与健康,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压力源的种类 生物性压力源 精神性压力源 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压力的适应 压力的种类 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叠加性压力 破坏性压力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容易引起压力的态度,我必须做完这件事。 我不应该求人帮助。 这件事非常重要。 我必须干好。 别人应付压力的能力都比我强。 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快要累垮了。 我不能让别人看出我的心情。,较好的替代态度,我是个普通的人,我会在允许的时间内尽量做一件事情; 人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我也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也乐于帮助他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就不算回事了; 每个人都会受到压力的影响,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我可以尽力而为,但我不希望自己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琐事上面; 试着先从比较小的问题开始做起; 需要休息的时候就休息一下吧 。可以找别人谈谈自己的心情,那是对自己没有一点损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