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微生物学课件-预防医学专业-第一章绪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031844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微生物学课件-预防医学专业-第一章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卫生微生物学课件-预防医学专业-第一章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卫生微生物学课件-预防医学专业-第一章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卫生微生物学课件-预防医学专业-第一章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卫生微生物学课件-预防医学专业-第一章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微生物学课件-预防医学专业-第一章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微生物学课件-预防医学专业-第一章绪论(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微生物学,生物教研室 贺气志 hht_7201 13787139652,1、报刊及网上与微生物学相关的科技新闻; 2、参考书: (1)王秀茹 预防医学微生物及检验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李影林主编 中华医学检验全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汪谦主编 现代医学试验方法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4)郁庆福主编 卫生微生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3、参考杂志 “微生物学通报”、“微生物学杂志”、,本课程的学习参考资料,第一章 绪论,卫生微生物学的历史沿革 卫生微生物学的定义(重点) 卫生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卫生微生物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卫生微生物学的应用及

2、发展前景 我国我军卫生微生物监督机构 我国我军卫生微生物法规及条例,第一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历史沿革,微生物(Microoragnisms)概念 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于光学或者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历史沿革,一、启蒙时期对病原的认识,周易、山海经、礼记曲礼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文集 古埃及使用防腐技术保存木乃伊 中国夏朝发明造酒、凿井、筑城 罗马禁止城市葬人,规定清扫街道 明朝万历山西通忘:是岁大疫,肿项善染,病者不敢问,死者不敢吊,二、试验卫生微生物学时期(1719世纪),微生物的发现:1674年,荷兰人莱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放大266倍,能看到微小生物。,对微生物的卫生

3、学认识:1847年,匈牙利人西莫威斯在他的教学医院里采用石灰消毒病室,因传染病死亡人数减少一半。 微生物学科形成:19世纪后半叶,法国人巴斯德和德国人科赫创建了微生物学,巴斯德的成就 “巴氏消毒法”应用于各种食物和饮料消毒; 发现并根除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拯救了丝绸工业; 意识到许多疾病由微生物引起,建立了微生物理论。 科赫的成就 创用了固体培养基,从环境和病人标本中分离纯化培养和鉴定细菌,为病原体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三、现代与近代微生物学时期,卫生学学科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巴斯德和科赫的影响下形成了 片面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从正常微生物群、微生物生态学、微生态角

4、度审视和研究微生物。 1919年,耶鲁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分别设立卫生系。 1920年,莫斯科成立国家科学公共卫生研究所。 1929年,我国设立卫生部;1932年,卫生部设立中央卫生设施试验处,从事微生物、疫苗等公共卫生研究。,卫生微生物学学科的确立 20世纪是微生物学进入快速、深入发展的时期。随着化学、遗传学、生物学、免疫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电子显微镜技术、PCR技术等的应用是微生物得到极其迅速而深入的发展。微生物分成了很多分支学科。,微生物学,按研究对象,按生态环境,按研究目的,按应用领域,细菌学、 真菌学、 病毒学、 藻类学等,土壤微生物学、湖沼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环境微

5、生物学、宇宙微生物学等,普通微生物学、 微生物分类学、 微生物生理学、 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遗传学等,农业微生物学、 工业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预防微生物学、 卫生微生物学等,第二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定义,医学微生物学:研究各种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内环境)的致病规律及其防治手段的研究。 卫生微生物学(sanitary microbiology):研究与人类健康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微生物(致病和非致病的)在人体外环境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的科学。,研究非致病菌(NPM)的意义,NPM是地球上微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量99.9),两者同时存在,研究NPM必须要研究两者之间相互作

6、用规律; NPM和PM可以相互演变; NPM常用作PM的指示代表; NPM很多具有可降解有害物质的作用; NPM是食品变质的原因。,卫生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消长规律 环境因素在微生物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研究卫生微生物的检验技术和方法 研究和制定卫生微生物标准 研究利用微生物解决卫生学问题,1.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消长规律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不同环境的消长规律 不同环境中的种类分布 不同环境的生存能力 不同环境的致病能力,2.环境因素在微生物传播疾病中的作用,3.研究卫生微生物的检验技术和方法 检验的目的:对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来源分析 检验方法: 浓缩(提高检出率

7、) 免疫学(增强特异性) 各种标记(增加能见度) 分子生物学方法(增加准确度),4.研究和制定卫生微生物标准 为卫生微生物监督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5.研究利用微生物解决卫生学问题 微生物检测环境污染 沙门氏菌致突变试验(Ame test)检测污染物的致突变性; 发光细菌检测污染物的急性、毒性。 微生物治理污染-环境生物技术,第三节 卫生微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卫生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致病微生物,个体,病因。 卫生微生物学:微生物(致病、非致病微生物),群体,预防。,卫生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的区别,2、卫生微生物学与环境微生物学(有交叉) 环境微生物学:研究自然环境微生物以

8、预防,控制,治理环境污染为目的 卫生微生物学:研究人体外环境中(包括体腔环境)微生物,预防和控制人群疾病 3、卫生微生物学与其他预防医学学科 包括环境卫生学、食品卫生学、流行病学相关知识为这些学科打下了基础,第四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应用及其研究前景,1.在感染性疾病控制和治疗中的应用 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和正常菌群与宿主相互作用所致病的特点及其规律,对感染性疾病早期发现和及时诊断,对医源性感染进行控制。 2.在感染性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对季节、气候变化,自然疫源地,人和动物携带病原因子的扩散、传播特点进行监测;对可能发生的疾病进行即使预测和预报。,3.应对生物病原突发性事件 对不同生境中病原微生物播

9、散的特点与规律的研究,以及对疾病爆发和流行信息及时进行收集处理为突发生生物病原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提供依据。 4.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服务中的应用 对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卫生用品等生境中微生物的种群分布及相互作用规律、利害关系的研究,为制定卫生微生物标准和技术规范提供科学依据。,5.应对生物危害和恐怖中的应用 对具有强毒性、列性传播、抵抗力强或产剧毒等得微生物,以及对基因工程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深入研究,防止可能用于生物武器而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6.在科学发展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对不同生境中卫生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行研究,建立有关资料信息数据库为本学科和相关学科提供宝贵的基础和应用资料。,我国的卫生微生物监督机构,环境保护部 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环境卫生检测所(站) 商品检验局 卫生检验局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我国涉及卫生微生物的法规条例,食品卫生法(1983.7.1) 环境保护法(1983.3.1)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卫生部GBJ48-83,1983.6.1) 化妆品卫生标准(卫生部GBJ7916-87,1987.10.1)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1991.12修订版) 传染病防治法(1989.9.1实施),本 章 小 结,卫生微生物学的历史沿革,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应用研究前景。,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