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014届高三复习课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23869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014届高三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014届高三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014届高三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014届高三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014届高三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014届高三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014届高三复习课件)(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必考内容,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部分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直接原因:,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 中国开展禁烟运动。,、导火索:,虎门销烟,、结果:,南京条约,内容:,割地:割让香港岛 赔款:赔银2100万 通商口岸:广厦福宁上 关税协定:英商关税,双方商定,概念辨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半封建性质。 (2)“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

2、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不平等条约带给中国的危害: 割让土地:损害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 赔款: 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通商口岸:外国商品涌入,手工业破产 领事裁判权: 损害中国的司法主权 关税协定:损害中国的税收主权 租界:损害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2、(2009广东文基卷)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

3、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解析:鸦片战争是以清政府为代表的陈腐的世界和以英国为代表的最现代的社会之间的较量,鸦片战争本身就是由于鸦片而引起,故B项错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是非正义和违背道德标准的,故D项错误;在战争中中国最后彻底失败,故C项错误。,、(2011福建文综卷)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

4、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4、(2009皖南测试)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1)继续 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 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

5、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列强企图通过“修约”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英、法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被拒绝,、结果 ()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公使进京、开放十岸、巨额赔款、允许三外、长江通航,()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评价,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侵害,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高考重点 1、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

6、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侵略战争,重视对西方错误史学观点批驳的考查 2、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 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自然经济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文化:开眼看世界与洋务运动 社会生活:西式生活影响通商口岸,、(2009全国卷一)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解析:本题结合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858年第二次鸦片

7、战争还未结束,说清政府当时“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明显不合史实,故首先排除答案。天津条约是英国强加给清政府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当时对英国等西方列强更多的是畏惧心理,而不是崇拜心理,也不能简单理解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其实自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蛮夷”观念和“天朝上国”观念就受到冲击,答案B符合题意。,、1851年英国维多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博览会进行剪彩,充分显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战后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勒索大量赔偿 B.协定关税 C.开放通商口岸 D.割占香港岛及

8、九龙司地方一区,考向 新史观、新高考,(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 (2)在战争中进行掠夺,是对所在 主权国家财产权的侵害,把这样 的不义之财进行拍卖是不应该的。,审题准要点全得高分 优点:1.书写认真,卷面整洁。 2.较好理解题意,答案要点把握的准。 3.较好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如第(1)问, 扣点非常准确。 缺点:语言表述再精炼些, 扣点再准确些。,抓住两“材”不放松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 两个“材 ”,一个是命题者提供 的“材料”,这是解答试题的最 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 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 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 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9、另外,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 要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切忌 片面。如,本题设问只是以材料为历史 背景,答案并非在材料中,答题必须结 合“教材”答题。应该说本题是依据两 “材”的典型。,三、中日甲午战争,、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商品市场和原材料产地,长期以来的大陆政策,、过程,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结果,马关条约,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赔银两亿两,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割地辽台澎,沙重和苏杭,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许日开工厂,列强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

10、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特别提示: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1)主观原因:清政府统治集团腐朽,对战争准备不充分,战争中避战求和。 (2)客观原因:日本对侵略战争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西方列强对日本侵华纵容或默许,清政府的软弱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考向 历史与现实,中日钓鱼岛问题,(2009广东文基卷)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一个初步发展的小高潮,这主要是由于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了支付庞大的战争赔款,放松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目的是取

11、得更多的税收。,(2009扬州模拟)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 )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B. C. D.,解析:中英天津条约是1858年签订的,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联军攻占北京紫禁城,外国侵略者才能坐在皇帝的御座上。,四、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钱,赔银.亿,本息.8亿,以关税和盐税抵押,禁,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到列强控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兵,拆大沽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馆,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划使馆界,改设外

12、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鸦片战争前夕中英国情的对比,第部分 太平天国运动,课程标准,考向瞭望,一、爆发原因,二、过程,开始: 初步建权: 正式建权: 军事全盛: 转折点: 失败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永安建制,定都天京(1853年),通过北伐、东征和西征(1853-1856年),天京变乱(1856年),天京陷落(1864年),三、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内容:,A、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分配的原则

13、和方法:,“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C、实施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2、评价:,1)、进步性,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思想结晶。,2)、局限性空想性,追求小农经济,实行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具有落后性、空想性。,1、(2009江苏卷)“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

14、出( )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解析:从题目中的“起义者”来看,北伐战争不符合要求,从“基督教国家镇压这场运动是很悲哀的”可排除B项,因为在义和团运动中,西方基督教国家是义无反顾的残酷镇压的,从“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可排除D项,因为在辛亥革命中英国的外交孤立实际上是对清政府的支持及对革命党的孤立及封锁,只有A项正确,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列强还没有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对其影响到底是利还是弊,加上太平天国以基督教为思想武器进行反清斗争,所以“基督教国家参与镇

15、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C,解析:本题考查材料阅读和对历史现象本质内涵的理解把握。关键是判断材料中书籍并非完全照搬西方宗教,还有洪秀全的“诏书”等内容,这就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A错误;文中没体现出赞赏西方“政治制度”,B错误;洪秀全的政策是文化专制,但不能判定是“愚民”,D错误;洪秀全仍然追求专制和权威。,C,(2)资政新篇,性质: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内容:,评价:,A、进步性: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B、局限性:未能满足当时农民获得土地的迫切愿望;对外国侵略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天和资都未能实施的原因:前者是因其空想性和落后性;后者是因其缺乏实施的相应的社会基础(主观)和严峻的战争环境(客观),四、太平天国的意义,进步性:,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进步性:,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因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无法完成时代任务。,第部分 辛亥革命,课程标准,考向瞭望,一、辛亥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经济基础:,清宪政改革,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奠定革命物质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