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活动调研报告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017223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社团活动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生社团活动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生社团活动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生社团活动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生社团活动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社团活动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社团活动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XXXX学院2007-2008学年社团活动调查报告 XXXX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作为活跃于大学里的学生组织,以其自发性和多样性充分的活跃了校园文化,反映了学生课余生活质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校园内学生社团的数量,社团活动数量、质量及效果是评价一个学校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从学生真正需要出发而成立的特点使学生社团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需求。学生社团更针对学生的某一种具体兴趣倾向,更有利于同学们兴趣的培养,特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而且,社团活动在普遍意义上更是提供了同学们锻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学生社团活动蓬勃开展,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更好加大社会实践能力。各社团举办不同类型讲座及其他类型活动,内容广泛知识新颖,给广大同学带来新的知识、新的见解、新的思维,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同学们的自身素质。目前,我校共有24个校级学生社团,分布在理论学习类社团、文娱生活类社团、体育健身类社团及志愿服务类四个类别,大体上涵盖了同学们课余生活和兴趣爱好可能涉及到的方面。这24个社团的活动情况可以说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一个很好反映。为了更好的了解社团及社团活动在同学们中的反响,及早找到不足,了解同学们的需求,修正社团发展方向,更好的服务同学、发展自身,xxxx学院学生

3、社团联合会组织了本次社团调研,并做本次调研报告。 前言一、调查方法、内容、样本情况2008年3月20日至4月2日社团联合会组织部及办公室开展问卷问题征集工作,经多次修改,4月3日最终定稿。问卷从学生对社团的认识以及社团活动质量及数量,和对各社团倾向等方面的综合客观评价,并提出建议和看法。2008年4月7日至10日,社团联合会组织部及办公室成员,采取走访宿舍发放社团活动调研问卷,以不记名填写问卷的形式,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63份,有效问卷263,回收率87.6%。其信度、效度可靠,样本比例适中。 本次调查将结合学院、年级、男女生、社团与非社团成员的角度来分析,有针对性的对本学年的社联

4、和社团活动作出评价,总结社团活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为社联和各社团下学年的工作提供依据。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一)社团组织建设 社团整体建设部分从调查数据总体看来,在全校范围内过半数同学能够认识到社团教与其他学生组织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在调查结果中有63.88%的同学同意社团与其他学生组织有区别这一观点。该项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同学在社团概念及社团职能定位方面基本清楚,但同时对于23.57%同学表示在这一点上“不清楚”的调查结果,我们应该看到对于社团的自身建设我们还有许多需要加强的方面。各社团不仅应从自身问题出发,寻找自身特色、创立品牌活动,更应在对外宣传等面向广大同学实

5、施的环节中注重自身形象建设,为本社团发展及我校社团整体发展打好基础。对于社团总体数量的调查中,认为“数量稍多”、“数量合适”及“数量稍少”的同学均占调查总体的30%左右。没能形成对于学校社团数量上的统一意见反映出同学们对校社团及社团活动的关注程度差别。大部分同学并不热心参与社团活动,这从历次社团活动的活动情况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反映。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团活动未能满足他们的期望,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自身对于学生活动缺乏积极性。针对第一点的统计结论将在下面具体分析。社团自身建设部分对于社团建设情况的调研针对社团内部成员开展,问题基本涉及到了社团内部制度和社团内部财务状况。从统计分析结果来看,55.4

6、9%被调查到的社团成员表示认为社团内部制度基本完善,11.59%的同学认为制度完善,这样的调查结果基本上肯定了社团制度的建设,反映出社团内部制度建设情况良好且能够得到大家认可。对于反映出来的不足部分同学表示不清楚社团内部制度的建设情况我们应加大社团制度在社团成员中的普及情况,做到社团成员都能基本了解本社团的规章制度,并积极参与制度的执行及改进工作。建议在社团日常工作方面可以安排适当相应内容。而在涉及了大部分社团成员的社团例会制度方面,同学们表现出了支持的态度,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33.54%的同学表示应当定期召开社团例会,46.34%的同学表示应当在有活动时召开社团例会,而剩余的20.12%同

7、学则表示应配合社会主流文化活动召开社团例会。在财务状况方面,调查意图主要为了解社团成员对于本社团财务运作了解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来看,表示“知道一点”的同学占了总调查人数的41.46%,另外表示“完全不知道”的同学占总调查人数的50%。可知,社团经费(包括部分社团收取的会费及学校批复的活动经费)的使用情况只掌握在少数社团领导集体的同学或是负责账目管理的同学手中,而大部分同学对这些情况是完全不了解的。社团经费,尤其是收取了社团会费的社团的经费使用应该保持透名,保持公正性。关于社团经费使用是否合理,又无违规操作,社团联合会将在每学期末对各社团账目进行检查。(二)社团活动开展 对于社团活动与整体校园文

8、化的关系,有77.95%的同学表示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有意义的组成部分,有重要的存在价值。这一比例在调查统计中占绝对优势,说明同学们都社团活动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对于社团活动的总体态度是支持。但涉及到具体的社团活动本身,认为社团活动“普遍很好”的同学只占调查总数的15.95%,84.05%的同学表示活动质量只有部分很好或很少达到他们的预期。这样的数据对比说明了我校同学对社团活动有着很高的期待,但现在的社团活动显然没能满足他们对于社团的最初设想。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我们按调查数据主要归结为三点:1.好的社团活动应为个别原因未能被同学们所发现,导致社团活动质量整体印象欠佳;2.社团自身未能重视活动细节的

9、把握,影响活动质量;3.现在校园中社团及社团活动的种类仍不能满足同学们需求,活动类型及内容仍待拓宽。针对分析中的第一点,调查数据显示有57.03%的被调查同学表示了解活动信息通常是通过校内宣传海报(主要集中在设计艺术学院及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另有24.71%的同学对于社团活动信息没有固定的了解渠道并经常错过,其中大一学生占57.4%。并且,在针对社团成员的调查中也显示出65.25%的同学只了解与自己有关的活动或基本不太了解社团近期活动状况。另外,关于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方面分析将在下一个部分具体提及。针对这样的总体状况,社团应首先树立自己的品牌活动。在树立本社团影响力的基础上,重视其他活动的

10、质量,在活动宣传方面(保证其他方面高标准严要求的前提下)尤其注意方式方法,以保证好的活动能够为同学们所了解,也能保证更好的参与提高活动质量。另外,根据同学们对以往的社团活动质量的印象,本次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如下:调查中涉及23各校及学生社团,其中支持率在40%以上的为:求职协会(43.35%);20%30%的为:心理协会(26.24%),求真学会(20.91%);10%20%的为:青年志愿者协会(18.25%),英语协会(16.35%),电影研学会(15.79%),跨越杂志社(15.59%),义务支教协会(15.21%),爱心社(10.65%),红十字协会(10.27%);10%以下的为:环保协

11、会(8.37%),街舞社(7.22%),摄影协会(6.46%),男左女右话剧社(5.32%),书画社(5.32%),读书协会(5.32%),排球协会(2.28%),手语社(2.28%),棋牌协会(3. 80%),乒乓球协会(3.42%),包装与设计协会(3.42%),足球协会(3.04%),武术协会(1.14%)。得到上述结果的原因,与同学们现在的兴趣取向有一定关系,但更大程度上的原因来自于这些社团自身。在这次调查中影响力靠前的社团都用用他们自身的鲜明特点。以求职协会为例,协会拥有较好的管理体系,且绝版活动多数贴近学生生活,从未来就业方向,相关技能培训,兼职机会提供等多方面丰富了同学们对于“求

12、职”的理解,满足了同学们对于这方面信息的需求。 (三)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状况 调查中涉及到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主观积极性的问题部分,反映出了同学们都是有选择的参加社团活动这一现象。对于活动所属社团类型的选择比例如下:对于活动形式的选择比例则是: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参加社团活动更偏重于放松心情、调剂生活,也因此电影放映和外出活动成为最受欢迎的活动形式。女生中42.2%喜欢电影放映,39%喜欢外出活动;男生有31%喜欢电影放映,39%喜欢外出集体活动。同样的,社团活动类型里文艺类社团更受欢迎,尤其女生方面,有52%表示喜欢文艺类的社团。在志愿类社团方面,结合前面曾提到的社团影响力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同

13、学们对志愿活动有很高的热情,尤其处在奥运年这样的特殊时段。但是从单个志愿类社团的影响力来看,各个社团的影响力不同,却普遍不高。分析其原因有:我校志愿类社团针对学校规模来说总数基本合适,随各自都有一定的偏重方向,各个社团的规模都不大,无论社团自身或是志愿类社团总体都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建立健全自身的运作模式。对于“社团活动在哪方面吸引你”的讨论,我们统计出以下结论:可以看到兴趣趋向仍为绝对主要因素。另外,表示想通过活动结交朋友的比率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二位,表现了同学们进入大学后积极的生活态度。“对活动内容或形式感到好奇”则表现了活动本身对同学的吸引,说明了活动在举办之初,宣传工作与新颖的活动形式

14、设计可以很好的提升社团活动人气,收到很好的活动效果。针对学生“未参加某项活动”原因的调查中,我们得到如下比例:虽然有少部分同学表示没有参加活动的精力、对参加活动不感兴趣,但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活动内容仍为主要原因,其次是活动的时间安排。针对社团内部部分同学学期中退出的原因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如下数据:(四)社团改进意见 对于社团改进意见方面的调查我们主要针对社团成员展开,在调查的方面中涉及到了社团需改进的方面和改进方法两个主要方面。统计结果显示,56.10%的社团内部同学认为“活动形式及内容”仍为社团未来发展中所应努力改进的主要方向;32.93%的同学则认为应该改进的是“社团制度”。针对问题“改善

15、社团活动最需要的是什么”,得到的统计结论为:这样的统计结论说明了现在社团活动与学生参与是密不可分的,然而想要更多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又离不开好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所以,从本质上搞好活动,才是解决社团发展,树立品牌效应的根本方法。三、意见及建议在本次调研中,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为社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社联工作开展优势便是整体效应,与其整体规模深入学生生活中,是一个能够积极引导带领同学丰富课余生活,调动对于活动开展的积极性,构建了一个与人沟通的良好平台,这些均为社联的优势所在。不足之处在于活动举办规模较小,且活动个环节相接之处并不十分密切,仅为突出特色,活动与活动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在宣传力度方面虽然本年度得到改善,在协调社团之间开展活动时力量不是很突出。同学们普遍认为参加社团活动能够丰富可与文化活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拓展视野,从而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沟通能力。在丰富课余生活之外,更能够学到书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