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中学心理辅导课的实践与探索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700986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设中学心理辅导课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开设中学心理辅导课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开设中学心理辅导课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开设中学心理辅导课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开设中学心理辅导课的实践与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设中学心理辅导课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设中学心理辅导课的实践与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设中学心理辅导课的实践与探索上海市南洋中学 曹钊俊学校心理活动辅导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我校自1993年12月成为上海市心理辅导协会实验校以来,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经历了从点到面、不断深化和完善,逐步向着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的过程。多年的实践使我们在心理辅导课目标的把握、心理辅导课内容的选择、心理辅导课干预方法的运用、心理辅导课类型和辅导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一、心理辅导课目标的把握学校开设心理辅导课首先要把握好心理辅导的目标,心理辅导目标的确定应遵循方向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和谐性原则。把握心理辅导的目标的方向性,就是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时代对教育

2、提出的新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为此,学校心理辅导既要充分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又要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既要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培养有爱心、会学习、善合作、能创新一代新人应该成为中学生心理辅导的目标。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是不同的,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把握心理辅导目标时要考虑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年龄上未成熟的心理健康叫做健康成长。 ”(马斯洛)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对心理健康教育对分阶段目标作了的具体的规定

3、。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不能用成人的心理健康标准来衡量和要求学生,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辅导应把握不同程度的辅导目标。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同一年龄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层次上差别,心理辅导应注意辅导目标上的层次性。 “把消除心理障碍与开发心理潜能结合起来” (马建青) , 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向,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又要帮助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因此,心理辅导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好解除困扰、帮助适应和开发潜能三个目标层次,使全体学生的心理水平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心理辅导目标的和谐性是指学生心理因素内部结构和心理品质外部

4、表现的和谐性。心理辅导就是要调整学生心理结构上的偏差,使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获得和谐的发展;同时,心理辅导要通过优化学生心理结构来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二、心理辅导内容的选择心理辅导课的内容是指在辅导过程中学生活动所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即辅导活动的主题,它是为实现心理辅导目标服务的。我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心理、社会交往、自我意识、青春期心理、消费休闲等方面。在确定心理辅导课内容时要切忌盲目性、随意性和同一性,而要强调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根据开设心理辅导课实践经验,选择心理辅导内容时须做到四个考虑。1、考虑学生

5、成长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即以学生心理发展中问题为主线。如:为了帮助起点班新生提高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能力,进行以“新环境新变化新对策” 为主题的辅导;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进行“掌握学习策略”等专题辅导;在考试前夕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考前心理调节”方面的辅导。2、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即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有不同的辅导重点。如:在青春期心理辅导中,对初中生以“我所喜爱的少男少女”等为题;对高中生则以“异性交往与友谊”等为题;在自我意识的辅导中,一般初中学生以“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主,高中生以“驾驭自我,发展自我”为主。3、考虑学校对学生教育的整体规划的需要,即要结合学校德育工作来安排。

6、如:为配合行为规范教育,进行“学会倾听和赞扬” 、 “学会理解和关心” 、 “寻找身边的榜样”等辅导;为配合文明礼貌教育,进行“礼仪与心理” “仪表、角色与行为”的辅导。4、考虑学生所处的环境和他们的实际需要,即对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来安排。如针对学生的“追星”现象,组织学生开展关于“追星族的讨论” ;针对学生爱上网的特点开展“高中生上网心理研究”的研究性学习,等等。我们在安排辅导进度时采取正确的策略是:多种途径调查,全面分析综合,适当灵活调整。多种途径调查就是在开课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心理测试或开座谈会,向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征询班主任和年级组老师的意见,以了解学生的心

7、理状况和他们需要帮助解决的心理问题。全面分析综合是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以往的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安排一学期心理辅导课的主要内容,并以此来确定辅导内容的主题和进度,制定一学期的辅导计划。适当灵活调整。是指在实施辅导计划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听取学生和教师对心理辅导课的意见,并根据实际需要和变化来调整心理辅导的主题。三、心理辅导课的基本干预方法心理辅导课的目标与一般学科教学落实双基不同,心理辅导具有独特的心理干预的方法。心理辅导学家林孟平对心理辅导有一个精辟的论述,她认为:心理辅导不是说教和忠告,不是同情和安慰,不是逻辑知识的传授,更不是批评指责和下命令,也不单纯是为了

8、解决具体问题,而是辅导员“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以致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统合并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一论述阐明了心理辅导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与一般的教育教学的区别。我校心理辅导课上常用的基本干预方法有三种。人本主义的辅导方法。人本主义的方法是一种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释放来干预学生心理的方法。教师在辅导中要把每个学生都平等地看成是正在发展的、潜能末充分开发的人。要求辅导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的“伙伴”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 ,强调对的学生“信任” 、 “真诚”和“尊重” ,给学生以“无条件积极关注” (罗杰斯语) ,使学生在辅导活

9、动中无顾虑地、真实直率表达情感和想法,并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探讨,并能灵活地运用“倾听” 、 “理解” 、 “情感反应”和“鼓励”等技巧去引导学生,避免盲目地对学生进行个人评判。惟有这样学生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和环境,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乃至发挥内在的潜能。人本主义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或心理困扰,而且适用于预防性和发展性的辅导。认知调整辅导方法。根据我们的经验适用于学校心理辅导课认知调整方法主要是认知领悟辅导与理性情绪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求辅导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质疑、辩论等活动,来引导他们领悟和确信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模式的荒谬性和产生心理问题的原

10、因,从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中走出来,寻找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模式,从而使学生将消极的情绪体验向积极的方面转化,纠正不良的行为方式,发展积极的行为方式,并进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完美和发展。这种辅导方法对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比较适合,常常用于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焦虑情绪。行为调整辅导法。这是通过各种新的行为学习和训练去消除、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塑造新的行为的一种辅导方法。这就要求辅导教师事先了解学生行为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分析和辨别问题行为的性质,通过与学生协商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激励学生付注行动,或通过行为训练掌握新的行为方式培养新的行为习惯。为此辅导教师要在组织学生协商的过程中,用模仿学

11、习和强化的原理引导学生选择新的行为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行为调整辅导还常常运用呼吸、暗示和和系统脱敏训练的方法,这种辅导方法用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克服考试紧张有比较好的效果。角色体验辅导法。这是通过扮演生活场景中的某个角色,来体验特定角色的情感,并由此得到感悟来取得辅导效果的一种方法,一般用演心理小品和心理剧的方式来进行。学生扮演的角色,可以是与自己相处关系密切的人(如:父母、同学、教师等) ,也可以是自己,或者先后进行两种角色的扮演。辅导教师的任务首先是引导学生提出与心理问题产生的生活情境,并以此创作“剧本” ;其次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进入角色” ,

12、尽可能“演”得象角色,并努力体验角色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角色转换的扮演和揭示所演角色的内心世界来感悟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启发学生认识和揭示并改善自己的心理世界和行为方式。这种辅导方法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青春期的异性交往有良好的效果。经验证明,根据辅导的实际需要灵活变换和交叉使用不同的干预方法,才能收到最大的辅导效果。基本干预方法的有效运用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以及对心理辅导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理解。四 、 心 理 辅 导 课 的 类 型 、 辅 导 过 程 和 辅 导 方 式心理辅导课根据的不同的辅导对象、辅导内容分为不同类型。我校的心理辅导课大致包括三种类型:起始年级的心理辅

13、导课、心理辅导晨会课和专题心理辅导课活动。我校高一年级每周集中开设一节心理辅导课,辅导内容以学习问题和交往问题为主线,也涉及其他方面的问题,系统性比较强。辅导方式比较灵活,辅导课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同时也根据需要在学生活动中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心理辅导晨会课每两周一次,面向学校全体学生。心理辅导晨会课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遇到的问题为主要内容,辅导方式有学生座谈、师生对话、观看录象等。目的是以启发学生讨论,促进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专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辅导对象是有同类问题的部分学生,参加训练的学生由自愿报名,各年级每周一次。主要是以心理训练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控能力和消除学习焦虑

14、紧张等。心理辅导课过程与一般学科教学有很大不同,根据我们的经验,心理辅导课一般包括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四个阶段。1、 “提出问题、激发动机”阶段。通过热点分析、启发讨论、故事引导、模拟情境等手段来显示或引出辅导要解决的问题,尽可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动机。这是辅导得以进行的基础。2、 “探讨问题、尝试解决”阶段。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或训练,来寻找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理的方法与技能。这是学生和老师共同探讨的阶段,注重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是辅导活动的关键步骤。 3、 “活动训练、感受领悟”阶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在活动中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技能,努力促使学生有所感受、有所领悟、有所掌握

15、,促进学生形成认知、情感与行为方式的新的统一。这是辅导干预主体部分,也是辅导活动中最困难的阶段。4、 “联系实际、强化动机”阶段。启发学生进行归纳小结,交流体会,并用通过暗示、激励和期望来强化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动机。推动学生将辅导活动感知或感受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迁移到今后的生活实践中去。心理辅导课在师生活动方式上与学科教学不同,根据我们的经验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的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心理辅导方式是“引导鼓励积极活动” 。“引导鼓励”是一种非教导式和非灌输式的辅导手段,它既体现教师在辅导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能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所谓引导就是教师通过启发

16、、暗示和创设情境等手段使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动机和兴趣,正视问题,体验感受,或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所谓鼓励就是教师表达自己对学生活动的欣赏、理解、谅解、认可、肯定、期望,并以此来营造集体气氛,鼓励学生积极活动,激发学生自信心,强化学生的进取愿望,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创造了条件。“积极活动”则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要求。心理发展过程“主要地是一个社会的过程,一个参与的过程” (杜威) 。因此,积极活动的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投入辅导活动;在活动中要努力做到直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要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和和小品表演,并努力去理解、体验其情境和角色;要认真倾听和观察别人的活动,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活动的具体方法有:小组活动,全班交流;小品演出,分析讨论;相互咨询,寻找对策;分享欣赏,心理沟通;平等对话,专题辩论;角色替换,交流感受;组织游戏,开展竞赛;心理体操,集体训练等。“引导鼓励积极活动”的辅导形式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在问卷调查中学生们普遍反映:()心理辅导课气氛宽松,没有心理压力,可以吐露自己的心声而丝毫不用担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