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新闻阅读》完稿ppt课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07483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新闻阅读》完稿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考语文《新闻阅读》完稿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考语文《新闻阅读》完稿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考语文《新闻阅读》完稿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考语文《新闻阅读》完稿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新闻阅读》完稿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新闻阅读》完稿ppt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阅读,考纲要求 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这三项能力.具体包括: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命题特点 1考查内容: 近两年高考实用类文本试题出现过传记,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下笔不觉师造化是传记阅读.也有对新闻和科普文的考查,2010年山东卷她只能活七小时是新闻类

2、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涉及人物可以分四类:潜心钻研的学问家,见识卓越的教育家,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体现时代精神、传承爱国情怀的人物. 2考查形式: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的题型呈现三大类:以简答题为主要类型,还包括选择题和探究题.,命题趋势 1热点预测:2014、2015年高考试题还是以传记为主,兼有少量新闻或议论类文本.因实用类文本涉及的材料以纪实为主,选材较文学作品更加丰富而繁杂,突出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概括中心的能力.鉴赏评价主要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2趋势分析:首选人物传记,其次是新闻、科普文章和调查报告类文章.,一、新闻的文体特征 1新闻定义:新闻

3、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3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标题: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和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 引题(引标):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4、 (标题的好处: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 ) 【方法小结】 1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2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3对吸引读者的作用; 4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 5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导语,主要作用有: 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 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主体,主体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作用: 开头:点题,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起下文,引出所写的对象;设置悬念,增强艺术吸引力;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等. 中间:过渡、为下文铺垫、照应前文。 结尾:照应题目、

5、开头,拓宽内容,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等,小结消息文体知识: 1消息定义: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3消息的要素:消息(也叫新闻或报道)有六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以及“结果如何”(how).这六个“w”与记叙文的六要素是完全一致的,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

6、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4消息的写法:一般写法都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新闻的语言特色,主要考查类型: (1)数据运

7、用及叙述描写的准确:新闻要求准确,准确的数据能加强事实的真实可信,准确的叙述和描写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使人物血肉鲜明,性格突出,或者营造出新闻场景,使读者如亲历其境。 使事件表述十分具体,事实显得确凿可信,体现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这个答案还可用于这篇文章怎么体现了新闻“真实性”的特征) 用数字表现人物非常形象,如“那是2003年11月6日晚上,我一人喝了8两白酒”,具体的时间、酒量,凸现了郭兆松兴奋的心情,以及研制成功鞋蜡对他的重要意义。 (这个答案也可以考察新闻细节的描写的作用) 应对:关注语境,明确目的;刻画人物,再现事件;服务主题,分点作答,2)语言的形象生动 分析:通讯和特写在

8、表现人物和刻画场景时允许使用文学手法,所以有些句子呈现出形象生动的特点。 应对:塑造鲜活形象,再现典型场景,为主题服务。 题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答题要点:情真意切,又不失理智。 生动形象,幽默含蓄。 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分析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六要素要完全准确真实,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引语等必须准确真实 题型: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如何体现? 题目: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真实性的? 参考答案:从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采访经过突出真实性; 二是根据对新闻现场的客观反映突出真实性; 三是根据准确的数据突出真实性。 【方法小结】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 2从再现现

9、场情形的角度思考 3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 4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 5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三、人物访谈文体知识 “访谈”,即就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然后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 这里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只针对某一特定的人、事、问题; 2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多是专家或知情者; 3形式多样,如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 4访谈文章具有时效性、典型性,文章更加凝练,中心更加突出,个性更加鲜明.,访谈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吸引对方,唤起对方的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主

10、体是提问者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结尾要作适当的总结. 访谈虽在文本上呈现为一问一答的形式,但它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四、新闻阅读考点如下 1对新闻常识的考查,如考新闻要素等. 2对文章中重要句子及词语含义的考查. 3对文章整体或段落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4对新闻主题、人物形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理解. 5对新闻材料运用的作用的分析. 6对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实用效果的探究.,考题呈现 1(2010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11、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 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 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 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

12、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 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

13、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 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 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_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

14、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 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15、,【注】 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_ 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分析运用顺叙的方式写作的好处.通过阅读文章可以看出,运用顺叙,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突出新闻事件的连贯性.另外,“特别突出了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具现场感. 答案: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突出了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_,解析:理解这一语句,要抓住“你们”指哪些人,“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医生都做不了的事”指什么事;为什么这件事单靠医生是做不了的.(内容考查) 答案:在当时的情形下,青霉素非常稀少,能得到它绝非易事,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找到了青霉素,并及时把青霉素送到了小女孩的病床前.,(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_ 解析:画线部分的叙述,语言生动,蕴涵了丰富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答案:画线部分运用“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