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探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700495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探索孙百鸣 郭清兰 辛连学 石明忱摘 要: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可以充分 发挥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化人才,满足社会对多种类型人才的需求然而高职院校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 难以满足 这种需求, 严重制约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实施因此,要 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进行创新,以 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关键词:学分制;弹性学制;高职;教学管理;创新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是建立适 应经济建设和个人 发展需要的更加灵活与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因此,高职院校要完善以学分制与弹性学制为核心的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 满足个性化

2、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 问题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真正 树立起来。目前,大多数高职人本教育理念还没有落实到教学行动上,在学制模式上多以学年制为主, 强调整齐 划一的管理。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寻求共性,按照一个模式培养学生,忽略了人的能力、素质差异,不能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因材施教,造成了千生一面的现象。2适合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制订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学籍管理办法以及学生选课管理文件,但这些管理办法和文件仍然停留在纸面上,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 订、专业方向选择、

3、学生选课、课程导选、提前或延期毕业、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等方面都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严重影响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实施。3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不能 满足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要求。各高职院校虽然按照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要求改革了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但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 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的数量和学 时都很少,根本达不到培养个性化人才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要求。4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学分制与 弹性学制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 统一的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培养的学生千生一面。只有改变简单划一的学制系统,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构建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修读的课程、自主决定提前或延

4、期毕业,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辅 修第二专业,允 许学生在其他学校修 读相关课程并可回校认定学分,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5选课情况复杂,教学秩序难以控制。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基础,每学期有几千名学生按自己的课表进行选课,还要接受学生的退 选和改选,工作量很大。由于学生可以跨 专业选课,容易发生碰课现象,再加上选 修科目多,学生上 课流动性大,教学秩序较难控制,教学调度比较困难。6选课指导不充分,选修课程教学质量不高。选课指导的如何,直接影响学生选修的质量。大部分学生能够从个性发 展出发,合理地 选修课程: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面 对如此陌生的选修课程不知如何选择。加之 选课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不 够

5、细致,造成了盲目 选课、避难就易、盲目从众的现象,导致选修课程教学质量下降。7配套政策跟进不够,学分制与弹性学制难以推进。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实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诸如跨校选课与学分互认问题、学生修满学分提前颁发毕业证书与网上注册问题、按学分收 费问题等, 这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分制与 弹性学制的推进。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对高职 院校教学管理的要求1在教学管理文件的设计上要突出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制订适合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学籍管理办法,在学籍管理 办法中规定课程设置分 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必修 课保证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以选修课深化、拓 宽学生相关的知 识和技能

6、,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要制 订主辅修、重修、学分互 认等管理办法,以保证选课制落到实处。要制订学分制与弹性学制 实施的配套性文件,如学生 选课 指南、选课导师管理办法等。2在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 设计上要突出弹性学制的要求。在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规定弹性学制,允 许学生提前或延期毕业。同 时 ,要设置足够的选修课程,实现选课上的弹性;在教学大纲中规定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 实现课 程内容上的弹性。3在课程资源配置上要突出选 修制的要求。要根据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公共选修课程,侧重在文、史、哲、 艺、 语等类别上开设;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工作需要,开设专业方

7、向课程或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并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 设第二专业辅修课程。4在教师配备和培养上要满足学生 选课和选择教师的需要。学校要根据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合理地引进和培养教师,保证开课要求;与此同时,学校要争取在主干 课程实行教师挂牌讲课、学生选听教师讲课的竞争机制,使学分制建立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5在教学资源配置上要满足选 修课程教学的需要。在 办学基 础设旖的建设上要满足选修课程开课的需求,要有足够 的教学场所;根据选课品种多 样和教学规格多样的要求,建 设相应的实验实训条件和图书资源;建设相应的专业教学资源中心和课程中心,满足

8、学生网上学习课程和网上辅导答疑的需要。6在教学管理方式上要采用学分制的教务管理平台。学分制的实施必须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作支撑,教学管理中的计划管理、任 务落实、排课管理、资源调配、选课记录、 选课查询、成绩录入、成绩查询等工作都要求有适合的教务管理软 件平台。7在配套政策上要同步跟进,实行互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出台允许提前或延期毕业、跨校选课、按照学分收费、重修收费等相关政策;高职院校要 树立开放办学意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积极研究和开放学分互 认,允 许学校跨校选课 ,使学生能够选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三、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的 实践探索1以人本教育理念制订学分制与 弹性学制教学改

9、革方案。学院以人本教育理念统一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思想,形成体 现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学生意愿和教师愿望的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改革方案。从2002年开始 积极探索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在试点前形成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试行方案,并于 2003年开始在农机、数控、机电、汽车、会计等专业开始试点;各试点专业也同时制订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具体实施方案。2制订了相应的管理文件,保证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规范运行。根据学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试行方案的要求,学校先后制 订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实施细则、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学生重修办法、学生选课办法、学生辅修制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初步建立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学

10、分制与弹性学制理论框架和具体操作模式,使学分制与 弹性学制运行有规章可循,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运行。3用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重构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按照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要求,学院重新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 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基本学制为3年,学生可在25年完成学业,实现 了学制上的弹性。并按照 7:3的比例安排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以选修课( 包括公共选修课和 专业选修课) 拓宽学生的专业领 域和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 实现了选课上的弹性。4建立学分制与弹性学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在遵循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

11、实际, 对选课、选教、考试、重修、成绩、学籍、毕业( 提前或延迟)等各个环节都做了明确具体的 规定和相应的实施细则。既提高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也充分发挥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优势,较好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实行导师制,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选择课程和学习方式。为了防止学生可能产生的选课无计划与盲目性,学校为 每个班级配备了23名专业导师 ,帮助学生 选择课程、确定学习时间与方式,初步处理学生免修、免考事宣。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中一度出现的选易避难、图方便和不注意学习效用等问题,端正了学生 对学分制的 认识, 为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6用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双重 评价指标

12、,衡量学生学 习的 质量。为了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防止“60 分万岁”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严格认定学分,以是否达到规定总学分作 为能否毕业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进行平均学分绩点的评定,并将其作为评定奖学金、评优 和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发了学生在学分制条件下争取优秀成绩的积极性。7购进了先进的学分制教务管理平台系 统,使 选课落到实处 。学院于2005年投入30多万元购置了学分制版本教学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 选课信息的 发布、 课程资源介绍、课程主讲教师信息、上课场地介绍、课程评价方式介绍、二次补选或重新选课等问题,使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实现了信息化,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选自:中国大学教育200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