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规范实施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74576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接种规范实施1.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预防接种规范实施1.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预防接种规范实施1.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预防接种规范实施1.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预防接种规范实施1.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接种规范实施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接种规范实施1.(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增强责任意识 强化规范管理 1 -扎实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年4月28日,汇 报 内 容,工作情况通报 预防接种法律、法规解读 规范管理,规范落实,一、工作情况通报,沈丘县疫苗事件 麻疹疫情防控,(一)沈丘县疫苗事件,沈丘县事件-背景,2014年7月,省、市卫计委、疾控中心收到群众反映,某门诊预防接种管理混乱,一类疫苗收费、预防接种后无记录、接种人员无接种资质等问题, 并提供相关儿童信息:赵*,2013年*月*日出生,曾在该门诊接种乙脑疫苗后出现异常反应。,调查分析-1,1、儿童信息查询不到 根据儿童姓名、出生日期、户籍地等关键信息查询,均查不到“赵*”的个案信息。

2、 之后以母亲姓名、出生日期为关键词,查询到“赵娃”的个案信息,与“赵*”基本情况符合, 判定为“赵娃”即“赵*”。 2、所有疫苗均在满接种程序的当天接种 赵* ,2013年3月26日出生,截至7月16日年龄为1岁4个月,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应接种14剂次一类疫苗。 信息系统显示,14剂次疫苗均及时接种,其中乙脑减毒活疫苗为2013年11月26日接种,当天满8月龄,同时接种了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 信息系统上显示该儿童无二类疫苗接种记录。,调查分析-2,3、示范门诊创建情况 全省示范门诊所占的比例是23.19%。 周口市示范门诊比例为7.88%。 沈丘县24家接种门诊,仅疾控中心门

3、诊1家为示范门诊,示范门诊比例4.17%。,调查分析-3,部分疫苗接种率对比,调查分析-4,儿童家长对赵德营接种门诊的评价,发现问题-1,1、虚假接种信息 信息系统显示已接种,家长反映并没有接种。 人工修改接种时间。 接种日期有明显的规律性。 与接种证接种日期不符 。 信息系统显示接种一类疫苗,实际接种二类疫苗。 2、预防接种不规范 根据家长反馈,接种门诊“什么也不说,只打针,交完钱就可以走了”, 无预检登记,无知情同意,无签字,接种完无留观。,发现问题-2,3、收费。 6名儿童家长表示,接种的疫苗都是收费的,没有免费的; 1名家长说因为外地的亲戚告诉她接种的疫苗都是免费的,主动要求每次都打免

4、费的,加上跟接种人员认识,才打了免费的疫苗。 4、儿童信息录入不完整。 姓名不齐全;联系电话不齐全。 疫苗厂家和批号未填写;二类疫苗接种信息未填写。,发现问题-3,5、家长信任程度低 在电话调查中发现,因为赵德营接种门诊的服务态度不好,以及收费问题等,不少儿童家长选择到附近的其他乡镇接种。 近期发生的纠纷已经严重影响到家长对该门诊的信任程度,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6、疫苗管理不规范,(二)麻疹疫情预防接种的风向标,2013年、2014、2015年同期确诊麻疹病例周分布(按审核日期统计),2014年全市麻疹发病明显高于上年同期,3-4月、7-8月有两个发病小高峰;10月份后麻疹发病呈快速

5、上升趋势,首先是沈丘县出现疫情高发,后其它县市麻疹发病开始增多。 进入2015年后,麻疹发病明显多于上年同期。,发病数,3-4月份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7-8月份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2014年10月沈丘县麻疹高发,10月以后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麻疹病例年龄与免疫史,2014年8月龄-6岁病例占总病例数67.32,0剂次占53.62%。 2015年8月龄-6岁病例占总病例数55.92,0剂次占74.12%。,发病数,2015年4月份以来麻疹病例免疫史,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情况及分析,1、常规免疫不扎实是疫情高发的根本原因 经调查确诊病例中多为无麻疹免疫史的免疫空白人群,暴露出基础免疫

6、工作漏洞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 督导检查情况: (1)疫苗漏种率高:2014年麻疹疫苗报告接种率,商水县城关乡第1剂次67.93%、第2剂次70.22%,平店乡第2剂次53.37%,姚集乡第2剂次65.24%。城关镇8月龄至6岁儿童3609名,麻疹疫苗补充免疫已补种2033名,漏种率56.33%。 (2)儿童底数不清:商水县城关乡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中仅管理1465名0-6岁儿童,而其辖区0-6岁儿童实际数在3600人以上,多数儿童接种信息没有掌握。城关镇从麻疹疫苗摸底排查登记中在随机抽查10名儿童,与信息化系统对照7名未查到。,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情况及分析(2),(3)坐等上门接种:商水县舒庄乡

7、、城关镇、城关乡、姚集乡、平店乡等,没有认真执行预约通知制度,坐等上门接种,导致部分儿童疫苗漏种。 (4)月查漏补种工作没真正开展。商水县化河乡、沈丘县周营乡、淮阳县城关镇、郸城县双楼乡、西华县东王营乡月查漏、预约资料不真实,无工作痕迹。 (5)接种信息虚假:从商水县城关镇、城关乡、姚集乡、平店乡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摸底登记中,与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对照麻疹疫苗漏种儿童接种信息,信息化系统中已接种,核对预检登记无相关信息。,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情况及分析(3),2、查漏补种活动不力致使疫情进一步高发 一些乡镇出现疫情后对查漏补种工作不重视,行动缓慢,没有真正入村入户开展排查,使得漏种儿童依然漏种,导致当

8、地疫情进一步扩散。 全市麻疹疫苗补充免疫工作在2014年10月已部署,商水县姚集乡、平店乡、城关镇、城关乡到2015年1月9日以后才真正开展,姚集乡在1月15-17日才全面开始接种。(1月31日商水县麻疹疫情防控工作督导) 扶沟县包屯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流于形式,登记漏种儿童多为近期应种儿童。(4月份督导) 商水县化河乡、城关镇补充免疫无摸底排查登记,麻疹疫苗漏种儿童登记,未填写免疫史等内容。淮阳县新站镇、项城市高寺镇摸底登记表填写不规范,未填写“免疫史”。西华县东王营乡现场调查10名儿童,7名儿童家长未接到补充免疫通知。(2014年年度考核),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情况及分析(4),3、县城区预

9、防接种管理不规范是疫情高发的诱因。 麻疹疫情高发的县市麻疹病例多首发、集中于城关镇等县城及周边乡镇,后逐步向外扩散。 这些城区接种门诊区域划分多不明确,交叉接种多,且外来人口较多,无包片医生管理,没有积极主动开展预约通知,坐等上门接种,导致部分儿童没及时接种疫苗,出现免疫漏洞。,2,2,S县,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情况及分析(5),4、安全接种意识较差。 西华县东王营乡2014年仅有一本预检登记,仅为应种儿童应种针次的1/10。 沈丘县城关镇预检登记无儿童家长签字,多为手印替代,接种信息与信息化系统不一致。 扶沟县曹里乡医学建议等关键信息未填写,信息化中白破疫苗、A+C流脑疫苗有突击接种现象,预检登

10、记中无预检信息。,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情况及分析(6),5、疫苗规范管理意识不强。 沈丘县周营乡冰箱内疫苗摆放乱,温度计已坏,仍按时记有温度记录;城关镇苗帐不符。 淮阳县新站镇冰箱内存放前一天打开后未使用完的麻疹疫苗。 郸城县东风乡疫苗出入库记录未分类、分批号登记。商水县化河乡冰箱内无温度计,无疫苗出入库登记,无注射器使用、回收、销毁记录。 西华县东王营乡未使用省级统一印制的疫苗出入库登记,无疫苗结余数,无法核对疫苗使用情况。 扶沟县曹里乡脊灰疫苗无出入库登记。,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情况及分析(7),6、资料管理不规范。 商水县舒庄乡、城关乡、姚集乡、平店乡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摸底登记免疫史登记不全,不写

11、明剂次数,接种时间不填写,已登记的漏种儿童是否已补种掌握不清。 儿童预防接种证无接种医生签字,不填写疫苗批号等内容 7、信息化管理不到位。 商水县化河乡、城关镇未安装预防接种信息化打印机和扫描枪,未在儿童接种证上粘贴使用条码,电话录入率低。 淮阳县新站镇信息化系统客户端未进行疫苗登记。 西华县东王营乡接种信息录入不及时。,接种底册登记不规范,接种证填写不规范(1),接种证填写不规范(2),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情况及分析(8),8、门诊建设落后。 商水县城关乡预防接种门诊仅一间房屋,预检登记、疫苗接种、冷链管理等工作内容都在一起,接种台异常简陋,预防接种工作不能正常规范进行,尚达不到基本合格门诊标准

12、。 西华县东王营乡接种门诊仅2名工作人员,人员不能满足预防接种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9、疫情不处理。 商水县城关镇、城关乡、姚集乡、平店乡卫生院对辖区内发生麻疹疫情不掌握,未开展相关处置工作。,32,麻疹疫苗接种误用卡介苗,2008年4月6日为某村冷链运转预防接种日,当日共为14名适龄儿童提供了免疫服务,其中11名儿童的预防接种符合要求,但有3名儿童(均为男性,1.5岁)在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复种时误种了卡介苗,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3ml。误种使用的卡介苗1支025mg,接种单位过错,违反三查七对,33,百白破接种误用卡介

13、苗,某乡卫生院进,专职接种的乡医生因故离开接种现场 ,另一位医生误将卡介苗当作百白破三联疫苗给一名儿童进行了注射。预防注射了 10名儿童后 ,专职医生才返回 ,此时 ,发现注射器内的卡介苗没有了 ,不知此卡介苗注射到哪一位儿童身上。 20天后 ,村医生发现一名 6月龄经注射疫苗 1月儿童出现烦躁、胃口差等症状,右侧臀部上外侧有一大小为 2 。0 cm2 。0 cm肿块 ,压之有波动感。异烟肼治疗,痊愈。,接种单位过错,违反三查七对,34,乙肝疫苗接种误用吗啡,葫芦岛市南票区暖池塘镇暖东村 刚出生38天的女婴原本要接种乙肝疫苗,结果村卫生所医生却错打成了吗啡针,孩子很快就出现了不良反应。 私下赔

14、偿和解,协议是高大夫给7.5万元后,此事就一次性解决,不再追究任何责任。但因为有些细节及相关问题,此协议没有能达成一致。 卫生部门:已吊销其接种资格,接种单位过错,违反三查七对,35,记录不规范导致医方败诉,疫苗接种后赔偿纠纷案 患儿接种麻腮腺风疫苗后患麻疹。对接种单位是否对其接种了疫苗存疑。 接种单位某医院记载的接种卡上未标注疫苗批号,只记录稀释液批号。接种单位无法举证证明其实施了规范接种行为,推定过错。 二审判决某医院赔偿接种者人民币2万元。,接种单位过错,(举证义务),诊疗记录应规范、完整书写,无篡改!,36,告知不当,口服脊灰疫苗(“糖丸”)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案(20012011) 中

15、院二审终审判决:x县CDC赔偿接种者人民币55万元。 疫苗无质量问题,疫苗的生产商及供应商不承担责任。 CDC接种过程中,未详细询问接种者病史,未告知服用“糖丸”的风险(该3月龄患儿在接种前不久做过肛门脓肿手术) 。CDC作为实施接种单位,在实施接种”糖丸”过程中的操作瑕疵,导致接种者急性驰缓性瘫痪,脊髓灰质炎临床符合,二级伤残,须终身护理。,接种单位过错,未尽“知情告知”, 未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就是过错,37,未尽“知情告知”,2011年3月,香港一患儿,随父母回老家广东省河源市探亲,父母要求接种IPV,而河源市该接种单位没有IPV,后给予患儿服用“糖丸”,之后发生小儿麻痹

16、相关病例。 接种单位未备有IPV,也没有告知家长脊灰疫苗有二种不同的选择。 患儿家长已向相关部门索赔1200万!,接种单位过错,未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就是过错,38,二、预防接种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第六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未依照本法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或者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未及时组织救治、采取控制措施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40,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接种单位,第八条 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称接种单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