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及中国移动的应对措施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73838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9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及中国移动的应对措施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及中国移动的应对措施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及中国移动的应对措施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及中国移动的应对措施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及中国移动的应对措施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及中国移动的应对措施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及中国移动的应对措施剖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 及中国移动的应对措施,2,事件 获得CDMA运营牌照。 固话、无线市话全面下滑给中国电信带来压力。 移动互联网手机“天翼”全国促销,打响了中国电信进军移动业务的第一声。 家庭客户品牌下推出e9套餐,捆绑移动业务。,背景,NATE,事件 获得WCDMA牌照。 忙于原联通和网通内部管理和组织融合。 3G业务没有市场表现。,09年是3G元年,中国电信频繁的市场动作与中国网通形成鲜明对比。 09年将是中国电信全面进入移动通信市场的一年。,3,目录,中国电信近期市场表现,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SWOT分析,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4,2008年10

2、月份,中国电信正式接收联通C网用户。 经过3个月运营,移动用户流失得到有效控制,08年12月移动用户只减少了6万。 分析:中国电信接收C网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网络优化和营销工作,保证了现有C网基础服务质量,缓解了客户流失的趋势。,中国电信近期市场表现,单位:百万 数据来源:中国电信运营数据,运营数据,5,单位:百万 数据来源:中国电信运营数据,中国电信近期市场表现,中国电信固网用户数持续大幅下滑,截止到目前仍有2亿多固话用户。 中国电信宽带用户增长势头稳定,月增幅70万,用户总数达4427万,成为中国电信唯一增长性业务。 分析:针对难以逆转的固网用户流失,中国电信将通过移动业务吸引用户转网,借助互

3、联网的服务和应用,将进一步丰富度移动业务的数据服务内容。,运营数据,6,目录,中国电信近期市场表现,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SWOT分析,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8,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全面打造移动互联网品牌天翼,9,3种策略确保“天翼”快速起航,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新套餐资费接近固话水平,通过“天翼”套餐设计,将天翼套餐设计成商旅套餐、畅聊套餐和无线宽带套餐。 语音资费水平接近固话,无线宽带资费水平接近有线宽带。,捆绑业务成最大杀手锏,通过手机帐号捆绑宽带等其他业务,实现同一业务的集中管理。 提高用户业务管理的便利性和操作性 。,

4、3G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城市,09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将完成全国340多座城市的CDMA网络的升级和扩容。 中国电信80多个主要大中城市CDMA无线宽带网速优先提升至1M。,10,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全业务运营下的品牌策略,11,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业务融合发展策略,宽 带,手机,固话,宽 带,手机,固话,简单产品和业务组合,深度融合 全面抢占移动业务市场,产品融合 业务融合 应用融合 技术融合(2G网络与3G网络平滑过渡) 面向集团和家庭客户的固移解决方案,12,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深度挖掘商业客户资源,通过中国电信业务平台,面向电信用户提供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 07年开始在广东

5、省进行试点,08年取得一定进展,移动业务运营将加速这一策略步伐。 网络升级和改造的巨额资金投入,将促使中国电信寻找更加有效的客户服务策略。,基于用户需求的商业客户资源整合,中国电信用户,整合的客户资源、 宣传推广资源,全方位生活优惠及服务,客户经营策略,基于客户关怀层面的经营策略,13,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客户经营策略,处理好原有客户的转网策略:针对小灵通用户在一定时期内将会全面转网,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吸引用户转网,加速小灵通用户转网速度;高端用户先行迁移、低端用户引导迁移。 天翼具有多种资费档次,覆盖大部分用户群的消费水平,针对小灵通和固话流失,形成全面的用户迁移经营策略。,小灵 通,固

6、 话,C 网,客户流失,应对策略,网络优化:提高服务质量 终端补贴:降低入网门槛 业务捆绑:变相降价策略 阶段促销:快速网罗用户,承接业务,丰富的互联网应用 优惠的套餐价格 丰富的资费档次,基于客户流失的经营策略,14,目录,中国电信近期市场表现,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SWOT分析,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15,中国电信&中国移动SWOT分析,SWOT分析,16,目录,中国电信近期市场表现,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SWOT分析,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17,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全面竞争的应对策略,依靠自有优势,借助发展机遇,固网、宽带、

7、移动业务 全面应对电信固移融合策略,主导TD产业链发展 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与CP/SP、终端生产商和渠道商深度合作,丰富无线数据应用 业务应用拉动市场发展,应对策略,全业务运营机遇,1,构建新的模式,2,移动互联网业务策略,3,整合优质行业资源 面向用户提供服务 融入生活各个方面,优质资源整合,4,业务捆绑 业务融合 终端融合 网络融合,融合策略,6,稳定和发展2G用户市场 加速3G网络覆盖,稳步提升网络服务质量,2G、3G协调发展,5,18,抓住全业务运营发展机遇,移动通信,固话,手机,宽带,手机业务,移动固话 宽带,移动固话是全业务运营的有效补充 TD无线上网业务是抗衡电信有线宽带的有利武

8、器 借助铁通有线网络资源,加强TD移动数据业务应用丰富 丰富3G业务终端 设计符合客户需求的数据业务资费档次 保持GSM业务的稳定发展 有效降低“天翼”对中国移动业务发展的影响,单一业务向全业务发展,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19,TD-SCDMA的价值链和产业链构建,发挥和利用好已有渠道。 加大对渠道的业务激励,激发营销潜力。,移动通信市场,给予内容和服务提供商给予较高收入分成,高度的市场策略支撑。 激励内容和服务商积极性,开发更多更高的业务应用。,深层次参与到终端生产、芯片制造和业务平台标准制定。 通过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刺激终端生产商在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积极性。,09年中国移动主

9、要应对策略,20,整合优质行业资源,通过业务应用渗透到用户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21,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丰富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视听类,搜索类,位置类,交互类,信息类,游戏类,交易类,广告类,全球主要移动数据业务应用,09年主要推广的业务应用,视听类,搜索类,位置类,交互类,信息类,手机移动搜索 基于12580信息平台,电影、电视、音乐下载 网络丰富的资源,新闻、生活、行业资讯 网络海量丰富的资讯信息,手机地图、定位导航 基于GPS模式的服务,移动博客、视频共享 较强的互动性和传播性,丰富的业务和应用是增强产品和业务竞争能力的最直接手段,影响

10、移动互联网发展五大因素:网络系统、移动终端、应用内容、计费模式和消费行为。 全球使用手机语音服务人数超过80;30到50会使用短信、图片下载或是铃声下载。中国会用短信的用户在35;彩信、java游戏这些的应用,还在起步阶段。,研究和确定何种市场环境,适合何种业务应用。 市场规模研究预测分析,盈利能力评估。 研究确定业务及应用的市场增长率。,用户是否感兴趣:能否形成市场规模。 用户能否负担这笔费用:用户消费水平评估。 操作的便利性:降低户操作门槛。,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明确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策略,22,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处理好2G和3G的关系,2G,3G,2G用户增长势头良好

11、,但用户ARPU值却呈明显下降趋势,新增用户属于较低价值用户,这些用户是未来新的潜力市场。,业务现状,目标策略,通过业务促销、预存优惠、丰富套餐档次、客户关怀类活动等形式,保持用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业务现状,目标策略,由于网络覆盖、终端等其他问题,用户发展缓慢。,完善网络覆盖,09年重点覆盖大中城市,加速解决2G和3G 网络融合问题。 促进终端研制和数据业务测试开发,给予CP和SP发展支撑,丰富数据业务和无线互联网业务。 通过多种资费套餐设计,满足不同用户群对于 基础语音、数据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应用 终端补贴策略、“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等策略,降低用户入网门槛,促进3G用户市场发展。

12、,23,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全面的融合策略,业务捆绑,业务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固定和移动网络是分离的 一个帐单,捆绑销售 浅层融合方式,融合的切入点 以市场为导向,固定和移动网络的业务相互渗透 业务平台逐步统一 加速业务创新 用户业务管理更加便捷,提供固定和移动网络的无缝接入 与业务融合互相配合发展 分层次、分步骤实现,从简单的多模终端向3C融合的智能终端发展 双模终端:EDGEHSPA,统一的网络结构 完善的网络覆盖 丰富的业务应用 提供无处不在的业务体验,目的:应对固定运营商的FMC策略;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方式:提供移动+宽带(固话)捆绑; 利用双模终端实现无缝漫游; 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 效果:适用于现阶段市场竞争需求,可以满足未来个人用户需求,24,25,谢谢阅览,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