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693508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 工 信 息2007 年 第 3 期 ( 总 第 23 期 )华南理工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编 2007 年 6 月 25 日首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高级论坛交流材料 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发挥关工委的积极作用在全国首届高校校园文化高级论坛的致词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 杜联坚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许嘉璐 (3)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研究员 杨振斌(10)校园文化建设中几个问题的研究中国伦理学会校园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 司锡龄(14)化解矛盾 促进和谐发挥关工委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广东省高等学校系统关工委(20)打造和谐教育 建设校园文化天津静海教育局(2

2、6)把握发展规律和育人机制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与思路 北京大学 张彦(31)丰富课外科技活动,发展校园创新文化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 匡辉 (37)继承与创新: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在品质南京大学 刘登科 (44)高校校园文化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来自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的探索中山大学 阮映东 蔡晓鸣 (49)1从“文化素质教育”到“文化兴校战略”华南理工大学 刘树道(56)努力构建和谐离退休教工群体 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作贡献华南理工大学离退休教工党委、退(离)休教工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教授协会 (66)用“光动媒新科技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华南师范大学 秦兆年 刘达莲 (76)用社会主义核心价

3、值体系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卢景辉 高云坚 (82)积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和谐平台”湛江师范学院关工委 郑光华 (88)试论女子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湖南女子职业大学 胡艺华 (102)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发挥关工委的积极作用在全国首届高校校园文化高级论坛的致词广东省高校系统关工委主任 杜联坚大家好!全国高校校园文化高级论坛今天在广州举行,我代表广东高校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向专程前来指导“论坛”的中宣部理论局、教育部思政司、中国伦理学会的领导和广东省关工委、广东省教育厅的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向前来参加论坛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高校“论坛”的目的和“论

4、坛”的安排,刚才,中国伦理学会校园文化专业委员会司主任在致词中已向大家介绍了。广东高校系统关工委参加主办论坛,目的在于向大家学习,在于探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关工委老同志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深入发展。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是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定,是中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2的共同愿望。 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5、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建设和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今天,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在思想文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环境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当前一项有极强针对性的重要而紧迫的工作。高等学校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培养基地,又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肩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着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富于朝气,勇于开拓。但是在多元思想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和我国社

6、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消极因素,以及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就业形势面临的压力等等,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多年来,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召开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 ”因此,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一环,应体现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上。高校是文化发展传承的重要基地,是意识形态活跃的场所。高校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确立,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校园各种活动,各种学生社团、各个活动场所,如果我们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导,错误的思想就会泛滥。高校重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化解矛盾,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扬和鼓励积极向上的精神风尚,3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高校系统关工委要认真学习领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和内涵,在校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独特优势和以往的工作经验,配合学

8、校主渠道积极向青年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参与大学生党建工作、心理咨询、扶贫助学、指导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等工作中,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去武装青年学生,引导他们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知荣明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祝论坛圆满成功!祝同志们在广州生活愉快,身体健康!首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高级论坛交流材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许嘉璐一2 0 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就一再告诫我们,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

9、颁布,宣传工作“三贴近的渐见成效”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党中央一系列重要决策正在逐步改变在一段时间里曾经出现的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状况。党中央、邓小平同志的英明就在于预见到,改革开放后,在地球变小、中国人民要走出去、客人要请进来的时刻,中华文化和异质文化必然发生接触、冲撞,这是发展中华文化的大好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命题的形成与提出,有着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文化问题更加自觉,预示着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更为明确,4中华文化将在已经出现的文化建设高潮中获得新的活力,与整个民族同步崛起。在中华民族建设先进文化的伟大工程中,在社会主义精神

10、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学校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现在认识到这一点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方面的议论逐渐多了起来,实实在在地建设校园文化的大学也一个又一个出现,这的确是令人高兴的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关系到我国能不能培养出千百万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现在和未来能不能始终朝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发展。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又十分急迫,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而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乃至抹杀了人与兽之别的种种违背人类生存发展规律的意识也汹涌而至,干扰着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共济、追求崇高精神的先进民族

11、文化建设,而首先受到影响和伤害的则是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中华新文化创造与普及中介的大学莘莘学子。言其急迫,还因为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引起所有人的惊醒、警觉。要更深刻地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而急迫,就要从两个方面思考:什么是文化,文化的作用是什么;高校校园文化有什么特点,它的任务和功能是什么。二文化是什么?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无须深究,而在学者们笔下,给出的定义却五花八门,据说世界上著名学者所下的定义已经有几百种。在这里,我们撇开学术的精细界定,只就人们普遍公认的文化内涵和外延进行讨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如果就窄一5点的范围说,文化则可以专指精神方面的内容。我们姑且就后一种含义进行

12、讨沦。文化是有层次的。其表层,是人的衣食住行,也就是蕴涵了一定精神的、人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形式;中层,是借助物质以体现精神的风俗、礼仪、艺术、宗教、政治、法律、制度等;其底层,或曰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这三个层次是相对的,并非泾渭分明;它们之间更不是绝缘的,而是相互渗透、彼此混杂。大体说来,底层映射中层、表层,中层、表层蕴涵着底层。文化的内部是可以分类的。就说中华文化吧,按地域分,有不同地区的文化(如古代的齐鲁文化、吴楚文化、岭南文化等,今天的西南、西北、华北、江浙文化等);按民族分,有汉、满、蒙、回、藏、维等5 6 个民族的文化;按行业分,有学校文化、军事文化、旅游文化、企

13、业文化等;如果着眼于加工的粗细和享用者的多寡,还可以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从其发源说,从人脱离了动物界,成为“万物之灵”的那一刻起,文化就产生了,因而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个体和群体的关系需要协调;人所依赖的生存条件是大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需要协调;人生短促,身后以及自己依存的社会未来应该如何,将要如何?自己在有生之年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什么?这些必然成为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要思索的问题。经过一代代人的思考、实践,就形成了一个民族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的理解和共识,这就是文化传统,是文化的底蕴。文化的作用也就由此而生。既然文化是社会

14、的产物,是一个社会的共识,因而就成了民族认同的标记,成为民族得以凝聚的最大而无形的力量。例如中华民族讲究和合、宽容,克己、自省,诚信、坚韧等等,就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体验总结而形成的,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规律,因而能够使中华民族始终凝为一体。6文化与人类共生同在。凡有人群之处就有文化。民族文化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积累,同时也经历了大自然的磨难和不同人群间的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则在一定意义上也适用于文化。根据 19 世纪以来考古学、人类学研究的成果我们知道,文化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有着这样一个普遍性规律:单靠其自身的内动力,发展演变缓慢,久而久之甚至要萎缩、停滞乃至消亡;如果在与异质文化接触过程中能

15、够吸收自己没有而又适宜于民族发展的成分,则其生命力将更为旺盛,最终将走向辉煌。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适宜前一时代而不适宜当今的一些文化内容和形式将逐步退出社会生活,成为文化历史遗迹。例如,中华文化中因农耕生活的局限,有重经验轻理论、重义务轻权利,难于舍旧图新、等级观念胜过平等观念等不适应工业社会的内容,需要在社会进步中逐步舍弃,而代之以新的习惯和观念。“吐故纳新”是文化的永恒趋势。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历史依据。全人类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多元的,但是“文化多元论”宣称的“各种文化没有高低和落后先进之分”的说法并不可取,因为它不符合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三现在说到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同大学在文化中的地位紧密相连。大学,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之一,是创造新文化的基地,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大学的产品主要是两类:学术成果和人才。学术成果应该包括学术方法的演进和自由探索的气氛,这将由大学扩散至全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大学所培养的人,一批批地走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所带去的除了所学得的科学技术,还有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因此,7大学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既是垂直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