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机制构建[J]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693086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机制构建[J]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机制构建[J]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机制构建[J]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机制构建[J]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机制构建[J]》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机制构建[J](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机制构建孙德芬摘 要:在人才国际化发展的 背景下,加快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是人才培养人才国际化的需要,是师资素质提高的需要,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需要。当前,必须树立师资队伍国际化的理念,大力引 进 海外优秀人才,加强师资队伍的国 际交流与合作,完善出国(境)研修管理制度,建立与国际接 轨的师资管理运行机制。关键词:高校师资队伍 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而师资队伍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主体,成为推进高校国际化的核心要素。所谓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主要是指高校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教师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外

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师资管理运行机制。师资队伍国际化包括师资人员结构、知识文化结构、经历学缘结构、人员交流结构的国际化,也就是师资构成、师资素质、师资培养、师资流动、师资竞争、师资环境、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国际化。虽然不少高校已经提出了师资队伍国际化的目标,但建设水平相对滞后,有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途径和机制研究,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日益国际化,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同时,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也急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师资队伍是人

3、才培养的直接主体。因此,培养国际型人才,必然需要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这是实施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核心因素,也是根本保障。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高校教师必须接触国际学术前沿,把握国际学术动态,拓展学术视野、改善知识结构。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具备国际化观念、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了解世界学术发展前沿,准确把握本学科专业领域的现状和趋势;熟练掌握交往工具包括较强的跨文化国际交往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具有在全球范围寻找资源和进行资源配置的意识和能力;熟悉掌握国际标准 予以衡量。这些具体能力,都将在师

4、资队伍国际化 进程中逐步获得。在建设高水平大学,提高高校竞争力的进程中,通过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具有海外背景的教师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推动具有世界影响的学者队伍产生;可以提高学校的学术起点,扩大学校的国际学术影响,提高学术地位,缩小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可以产生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进而推动高水平学科建设。因此,师资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影响这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作为高校跨越式发展的驱动力,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将加快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在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中,高校主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尽管高校对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十分重视,但进程

5、依然缓慢,国际化程度并不高。主要表现在师资对对外交流活跃度低、规模小、形式单一,具有海外学习工作背景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较小。(一)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方面在培养途径方面,主要以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项目、省政府留学奖学金公派项目为主,且申报主要是教师的自发行为,学校缺乏对教师出国(境)研修的总体规划,缺乏有计划,有目的地的选拔推荐。此外,还有教师自己联系的停薪留职的自费出国(境)研修,这大多集中在自然科学类出去从事博士后合作研究的人员,因为对方一般会给予一定的生活待遇。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开始实行学校公派,有学校出资设立专项基金,根据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结合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教师的

6、出国(境)研修规划,每年按计划资助中青年教师出国(境)研修,学校公派增加了教师资助渠道,也增加了学校的投入,但大多数高校仍然没有这方面的得投入。总之,资助途径单一,经费投入不足资助名额稀缺,远远不能满足教师出国(境)研修的需要。目前,高校对长期出国(境)研修的人员在待遇方面都另行规定,对国家公派、省公派人员一般仅保留基本工资,停发相关津贴。对于自费公派人员,因为对单位给予一定的生活津贴,学校往往连基本工资都不保留。在师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在境外研修的时间要从任职时间中扣除,在境外期间参加学校评聘,须等回国后才能聘任等政策,也存在以定的不合理性,这些政策严重影响了教师出国(境)的热情。无论是国

7、家公派、省公派还是在学校公派,在选拔条件中外语水平都是必备条件。一般要求通过 WSK 考试,其中英语 PETS5 考试成绩要达到 55 分,口语达 3 分,这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PETS5 考试的通过率仅在 20%左右。外语的弱项打击了教师的申报各类出国资助的热情,申报了录取率也很低,即使预录取了,因为外语成绩限制派出率就更低。高校教师对外交流是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但是有些教师安于现状,不愿意出国(境)研修;一些人文社科类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出国(境)研修;有些教师认为在网络如此发达的当下,可以及时了解国外的资料,与国外(境)研修没有区别,等等。这些主观认识,也影响着

8、教师出国(境)研修的积极性。(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许多高校延用老的招聘方式,坐等人才上门,较少主动走出去物色、要求,显得比较被动。在引进流程上不能特事特办,引进手续周期长,往往坐失良机。在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除了平台之外,待遇也是海外高层次人才考虑的主要问题。现在很多高校在考虑问题时顾虑重重,给予的待遇缺乏竞争力。对于前来应聘的海外高层人才来说,如果学校抛出的橄榄枝没有吸引力,自然就不会选择到学校工作。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日益增大的同时,对其质疑声也从未间断。为了在“人才争战”中占据有利地位,高校不断增加人才的优惠力度,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科研启动费和住房补助,在研究生培养、

9、子女入学、配偶安排等方面给予较大的优惠。这些待遇给本土人才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形成不满情绪,使海外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融合周期加长,大大减少了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边际效应和溢出效应。高校国际化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而师资队伍国际化首先必须树立国际化理念。应将国际化作为创建一流大学师资队伍的重要战略,牢固树立国际化意识,将国际化理念渗透到师资管理全过程中,展开全方位,高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高校师资管理体制逐步与国际接轨,实现人才强校的战略目标。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是实现教师来源国际化,快速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1)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投入力度。要坚持超长规投入,尽可能

10、为引进的海外专家提供舒适, 便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2)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方式,加大对人才引进策略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特别是国际顶尖杂志,发布高层次才需求信息,尽可能让人才的需求信息在海外传播得更远。 (3)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机制。学校要坚持“开创事业吸收人创造条件揽住人,营造氛围塑造人,投入感情凝聚人” 。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坦诚的沟通,让应聘者真切的感受学校求贤若渴的愿望,促使他们下决心加盟。为使引进高端人才早日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提高学校的资源效能,各个部门需齐心协力。人事部门为他们配备必要的助手,研究生院落实博士,硕士招生资格,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后勤部门通力合

11、作加强实验室和设备建设,科研部门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启动学校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培育工程等,为高层次人才建立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使之能够专心科研,产出重大成果。应关注引进人员的“衣食住行”,全力解决过渡房安排,配偶安置及小孩入托,上学等困难,解决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努力“将工作做到细处,把关心落到实处” ,尽力提供良好的服务和环境。 (4)创新团队建设机制。为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领军效应,可根据学科实际情况,推进“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由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领衔,参照国际水平进行人员招聘及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同时,整合吸引本土教师加入,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和团队效应,缩

12、小引进人员和本土人员的磨合期,切实提高学科整体水平。按照国际惯例和标准,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进行中期考核和期满考核,确保其能够静心钻研,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5)多层次,多样化柔性引进海外智力。打破地域与身份的限制,不求所能,但求所用,强化柔性引进理念,聘请海外知名专家担任讲座教授,兼职教授,发展顾问等,实现人才共享。为了使“柔性”引进的专家学者真正“为我所用” ,要与每一位专家签订工作协议,明确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和职责,为他们提供实质性的生活待遇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在加大国际人才引进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国际化的教师,通过“走出去”方式加快实现本土教师的国际化。这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

13、,是教师队伍培训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教师的重要途径。 (1)鼓励教师出国(镜)研修。应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各种措施支持教师出国研修,从学校层面推动教师开展国际合作。如不断拓展海外研修资助渠道,鼓励教师申请国家公派,省公派,鼓励教师自费公派,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专项经费,实行学校公派,多渠道资助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境)研修访学。在教师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要求在任期内有六个月以上的国(境)外研修经历,且在国(境)外研修时间视同在岗时间,促使教师主动考虑自身的对外交流问题。对于出国(境)研修人员,学校应为他们保留国内相关待遇。 (2)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

14、是世界学术界的共同目标,高校必须不断开辟国际学术交流渠道,提升科研水平。要引导和鼓励教师按国际学术规范从事科学研究,在国际学时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设立国际交流基金,资助教师参加高水准的国际学术会议,进行短期学术访问;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举办或承办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国际影响;加强与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系,建立与国际著名学术机构的长期交流合作关系。 (3)开展外语培训。目前的各类公派项目对申请者都提出了外语要求。其中,PETS5 考试是专为申请公派出国留学的人员设立的英语水平考试,难度较大,绝大部分教师需要参加 PETS5 强化培训后才能顺利通过考试,PETS5 考

15、试的低通过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申请国家公派,省公派和学校公派的热情和申请后的录取率。为提高教师国际交流的能力,提高外语 PETS5 考试的通过率,高校对应教师进行外语强化培训,为他们出国(境)访学做准备。推行师资队伍国际化,必须面向全球办学,关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要采用一些国际性的指标来评价办学水平。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师资管理模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适合国情校情的师资管理体制,搭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服务平台。在教师的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岗位考核,绩效分配,教师引进,辞退等方面,都要与国际接轨,实现人才市场国际化,人才环境国际化,人才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活动国际化和

16、人才结构国际化。总之,师资队伍国际化已经成为高水平大学师资发展的基本走向。在国际化进程中,高校必须处理好整体定位与行动步骤的关系,逐步实现学校为主导,院系为主体,教师为主角的交流合作机制与格局,实现学术交流与管理交流的并重,从而切实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参考文献:(1)冯海志:【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探析】, 【韶关学院学报】,2007 年第 1 期。(2)刘献君:【关于师资建设和管理的几个问题】, 【中国高校 师资研究】, 2003 年第 1 期。(3)王旭辉:【高等教育国际 化的动因与模式兼论中国大学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辽宁教育研究】,2007 年第 8 期。(4)宋林飞:【人才国际化是率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江 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2 期。文献来源:教育评论2012 年第 3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