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术后肾功能损害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6929601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8章 术后肾功能损害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28章 术后肾功能损害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28章 术后肾功能损害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28章 术后肾功能损害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28章 术后肾功能损害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8章 术后肾功能损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8章 术后肾功能损害(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七章,术后肾功能损害,术后肾功损害有多种因素,可发生于原有肾功不全基础上。 轻度损害是可逆的功能性改变,及时纠正病因,即可缓解 重者呈器质性改变,难以恢复而危及生命。,第一节 术后急性肾功衰竭,急性肾功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功能在短时间内突然急剧下降。 导致少尿、伴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和氮质血症为主要特征的肾功能损害综合征,一、分类,急性肾功衰竭分三类 肾前性 肾性 肾后性,表27-1,二、肾前性氮质血症与急性肾小管坏死,(一)肾前性氮质血症 肾血流占心输出20-25%,1000-1250ml/min,是人体灌流最多的组织 休克肾血流急

2、剧下降,减少50-70%,肾皮质缺血,灌流减少.滤过率下降.,常见原因(表27-1),发病机制 MAP维持60-100mmHg, 小球滤过正常. 低血压导致肾小球滤过压降低. 交感-肾素-血管紧张素使肾皮质血流减少, 结果尿渗透压增加,血尿素氮肌苷增高,形成肾前性氮质血症.,临床表现 症状: 原因不同,症状各异,如NSAID服药史、失血、休克、脱水等。 体征:脱水、血容量不足,心动过速等 实验室:血浓缩、Hct高、BUN高,尿比重大、尿渗透压高400,尿钠20mmol/L,排钠分数(FEna)1% 等,肾前氮质血处理 针对病因治疗。 如治疗血容量不足、输液,监测CVP。 如心衰等应积极治疗原发

3、病。,(二)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 由于肾血流灌注不足或肾毒性损害所致,小球滤过滤迅速下降导致急性肾衰。 临床特点:少尿型肾衰,日尿量500ml;或尿不少达100-2000ml/日,但氮质血症不断加重。,1、常见原因 肾灌注不足是肾缺血的重要原因,占50%,如脓毒症、休克。无低血压也可发生肾缺血损害,术后急肾衰50%属此类。 另一种是肾毒性损害:包括外源性毒素,如抗菌素、造影剂、重金属、杀虫剂;内源性包括:肌球蛋白、血红蛋白、钙、尿酸等,2、发病机制 返漏学说:尿液漏出肾小管,肾间质水肿 肾小管阻塞学说:上皮、碎片、蛋白管型 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

4、肾血流量减少 肾小球超滤系数下降:,3、临床表现及实验室 临床表现:少尿,也可不少,而很少无尿。晚期并发症如,心衰、肺水肿、高血压等。 实验室:血肌苷高,电解质紊乱。高钾、代酸、稀释低钠血、高磷、高镁、低钙、高尿酸等,尿管型,尿渗透压40.排钠分数FENa1%等,与肾前性氮质血区别。,4、病程的演变 初期:肾功下降至确定肾衰.消除原发病因,积极治疗尚可恢复 维持期:数小时至6周以上.足够认识,积极治疗. 恢复期:肾功开始改善,BUN、肌苷逐渐下降至正常。注意多尿、电解质紊乱。,三、并发症 高血容量性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钾血症及心律失常, 阴离子间隙增大的代谢酸中毒, 低钠血症引起的中枢神

5、经系统疾患 尿毒症致神经疾病、消化出血、心包炎, 感染:脓毒血症、肺炎、尿路感染等。,四、ARF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 原发病、伴氮质血症、代酸、少尿,及相关临床表现。, (二)鉴别诊断: 确定肾衰是急性、慢性 确定肾衰原因,肾前性、肾性或肾后性 明确肾衰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表27-2),五、治疗 确诊后及时了解原因,积极处理。 尽早将少尿型转为非少尿型,利进一步治疗 给甘露醇、袢利尿速尿,必要时1hr重复 注意充血性心衰,利尿致听神经损害 注意水、电解质、酸碱紊乱。,(一)水的摄入量 严格限制水分摄入,摄入与排除保持平衡。少尿病人每日入量一般不超过1升。 (二)饮食 限制钠2g/d、钾1.

6、5g/d;蛋白0.6-1g/kg/d 碳水化合物至少100g/d;营养,总热量105-126kj/kg.,(三)血液生化监测 钠 严格限制水入量,防稀释低钠血。 钾 高钾给NB、Gs+胰岛素。血液透析 碳酸氢盐 血碳酸氢盐维持15mmol/L以上 磷酸盐 防高磷血症,禁食鸡、肝、鱼等 钙 低钙血症,一般很少需治疗,(四)药物 避免用含镁药物。 避免增加肾脏负担的药物;抗生素等 (五)透析治疗 严重高钾6.5mmol/L;水潴留超负荷 严重代酸pH28.7mmol/L或肌苷530mol/L,六、预后 外科疾病发生ARF死亡率50-60% 影响死亡率因素:老年、原发病重、MODS 死亡主要原因:感

7、染、原发病发展、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 预防ARF十分重要。,第二节 肾移植术后常见问题及治疗,一、术后一般处理 (一)液体治疗: 监测CVP10-15、尿量70ml/h。速尿,白蛋白 (二)免疫抑制剂使用: 甲泼尼龙、泼尼龙、环孢霉素,二、术后常见并发症 (一)排异反应: 诊断:不适、发热、关节痛、移植肾肿胀压痛、尿量减少、白细胞增多、尿素氮和肌苷升高。 治疗:使用皮质类固醇。甲泼尼龙,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OKT3。,(二)急性肾小管坏死: 诊断:无尿或少尿。排除容量原因。CVP过低时负荷试验,快速输液500-1000ml,给速尿。如肾扫描血流良好,但功能差,又无液体潴留或肾积水,可考虑急肾小管坏死。 治疗:控制液体量,监测电解质,血透治疗肺水肿或高血钾。,(三)血管并发症: A-V栓塞、吻合口破裂。主述移植器官突然疼痛,肾压痛、血尿。手术探察或肾切除 (四)移植肾破裂或疝: 排异反应致突然肾肿胀,可导致移植肾破裂。突然疼痛、肿胀、隐性出血。手术探察,破裂肾切除,(五)输尿管缺血、坏死: 手术影响输尿管血运导致缺血,表现输尿管积水、尿漏、阴囊阴唇肿胀。切口漏尿 (六)高血压: 晚期常见,环孢霉素及激素加重,发展脑血管意外、肺水肿、心衰、心梗。治疗控制高血压,-受体阻断剂、硝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