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热现象复习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08349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热现象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考物理热现象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考物理热现象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考物理热现象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考物理热现象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热现象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热现象复习(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版块 热学,第五讲 热现象探究 第六讲 物态变化 第七讲 热和能 第八讲 热机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三板块 热学,考点14 温度与温度计,考点自助梳理与热身反馈 ,1温度 (1)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_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_的温度为0摄氏度,_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把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记作1。,冷热,冰水混合物,沸水,第5讲 热现象探究,第5讲热现象探究,2温度计原理及使用 (1)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测液体温度):一估: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二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三看:看清温

2、度计的_;四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的_和_;五读:待示数_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热胀冷缩,量程和分度值,底,壁,稳定,第5讲热现象探究,3实验室温度计与体温计的比较,热胀冷缩,3542,0.1,不能,针对训练,2012滨州如图51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A”、“B”或“C”),示数为_。,B,第5讲 热现象探究,图51,48,考点15 热现象实验探究,温度计,1探究一: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1)测量工具:_、_。 (2)实验设计:采用“水浴法”加热,目的是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_,缓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变化

3、规律。 (3)实验结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蜂蜡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第5讲 热现象探究,图52,秒表,均匀,不变,升高,温度计,2探究二:水的沸腾 (1)测量工具:_、秒表。 (2)实验设计:为了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可以使水_(选填“多”或“少”)一些、水的初温_(选填“高”或“低”)一些、烧杯加上盖子。 (3)实验现象:水沸腾前,气泡由_变_,最后消失,且水吸收热量,温度_;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最后冲出液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且水吸收热量,温度_。 (4)评估交流: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_、持续_,温度_。,第5讲 热现象探究,图53,少,高,大,

4、小,升高,不变,沸点,吸热,不变,温度计,3探究三: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测量工具:_、_、_。 (2)实验设计:实验中要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等。 实验中确定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的方法: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_;或利用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通电相同的_。,第5讲 热现象探究,图54,托盘天平,秒表,时间,时间,(3)实验现象: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_升高的温度少。 (4)实验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_吸收的热量多,说明水的吸热能力_。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_、_变化、物质_有关。,第5讲 热现象探究,水,水,强,质量,温度,种类

5、,针对训练,如图55a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第5讲 热现象探究,图55,(1)小聪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b、c所示,则图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小聪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选填“高”或“低”)。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d所示,读数为_。说明此时气压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3)如图56a、b、c所示是三名同学作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_。分析该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_(选填“吸”或“放”)热。,c,第5讲 热现象探究,图56

6、,低,99,小于,c,吸,考点互动探究与技巧归纳,典型分析,例题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57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第5讲 热现象探究,图57,第5讲 热现象探究,(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相同,高,大于,水,第5讲 热现象探究,

7、第6讲 物态变化,第6讲 物态变化,考点16 物质的三态六变,考点自助梳理与热身反馈 ,第6讲 物态变化,1物质的三态六变 2补充内容 (1)汽化的两种方式:_和_。 (2)液化的两种方法:_和_。,蒸发,沸腾,降低温度,压缩体积,12012内江如图61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D,第6讲 物态变化,图61,22012安顺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

8、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第6讲 物态变化,考点17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第6讲 物态变化,针对训练,1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对图62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2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雨的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变化主要有汽化、_、凝华和_。,C,第6讲 物态变化,液化,图62,熔化,考点18 解读物态变化中的图象,第6讲 物态变化,不变,不变,不变,针对训练,2012恩施如图63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9、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 min时物质的温度是48,B,第6讲 物态变化,图63,考点互动探究与技巧归纳,典型分析,例题 2012自贡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第6讲 物态变化,C,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形成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液滴,是液化形成的;灯泡内壁变黑是金属钨先变成蒸气后又变成金

10、属钨的颗粒,先升华再凝华形成的。,第6讲 物态变化,第6讲 物态变化,第7讲 热和能,第7讲 热和能,考点19 分子热运动与内能,考点自助梳理与热身反馈 ,第7讲热和能,1分子热运动 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_、分子间有_。 2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与分子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改变方式:_和_。,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空隙,动能,势能,热传递,做功,第7讲热和能,(3)说明: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存在_;热传递的方向是从_温物体传向_温物体;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_。 做功有两种情况,一是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

11、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_;二是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_,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_。 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温度差,高,低,转移,增加,内能,减少,转化,针对训练,2012齐齐哈尔如图71所示,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第7讲 热和能,图71,A,考点20 内能、温度与热量的比较,第7讲 热和能,针对训练,2012潍坊(多选)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C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第7讲 热和能,BD,考点2

12、1 比热容、热值、热量的相关计算,单位质量,第7讲 热和能,1比热容 (1)定义: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水的比热容:c水_J/(kg)。 2热值 1 kg某种燃料_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_表示,单位是_(符号是_)。气体燃料的热值还常用焦每立方米(J/m3)作单位,相关公式Qqm或qV。 3热量的相关计算 (1)吸、放热公式:Qcmt; (2)热效率的计算: 。,1,4.2103,完全,q,焦每千克,J/kg,针对训练,2012凉山0.21 kg的酒精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全部被质量为50 kg、温度为20的水

13、吸收,则水温升高_。 c水4.2 J/(kg),q酒精3.0 J/kg,第7讲 热和能,30,考点互动探究与技巧归纳,典型分析,例题 2012安徽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第7讲 热和能,B,第7讲 热和能,解析晶体的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A错误;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C错误;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与内能无关,D错误。,第8讲 热机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8讲 热机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考点22 热机,考点自助梳理与热身反馈 ,第8讲热机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化学,1热机原理:通过燃烧把燃料的_能转化为_能,再通过做功把_能转化为_能。 2工作过程:热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_、_、_、_四个冲程组成。在四个冲程中,只有_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将_能转化为_能,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_来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飞轮转动2周,活塞往复运动2次,对外做功_次。 3热机效率:用来做_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_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公式: 。,内,内,机械,吸气,压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