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无处不在 课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01169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无处不在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修辞无处不在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修辞无处不在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修辞无处不在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修辞无处不在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辞无处不在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无处不在 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修辞 无处不在,制作小组:3组 制作人:叶濛,一提起修辞,大家可能就会想到“比喻”“夸张”之类的修辞格。其实,修辞格只是众多的修辞方式中的一种,远不是修辞的全部。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从这个角度讲,修辞在语言表达中无处不在。,考试大纲中规定的9种修辞格: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 其他修辞格:对比、映衬、通感、反语。 下面我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这些修辞格。,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比喻) 2.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比拟) 3.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借代) 4.还没喝

2、到嘴里,心就醉了。 (夸张) 5.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对偶) 6.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酸、令人恻隐、令人悲痛的情景,又是一种多么令人羡艳、令人神往、令人敬仰的品格。 (排比),练习,7.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反问) 8.冲出去,我们才能避免全军覆没;冲出去,才能通知主力部队及时转移。 (反复) 9.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借代) 10.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排比),修辞 无处不在,语音修辞 词语修辞 语句修辞,“语音修辞”有点像作曲家给一首歌词“谱曲”,主要

3、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这对于口语来说至关重要,如电影、电视、戏曲、广播、演讲、报告等,主要靠口头传递和听觉接受信息,语音是否和谐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书面表达虽然主要诉诸人的视觉,但语句在语音上是否和谐,也会影响到阅读的效果。,朱光潜先生说过:“文字需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中国的古代诗歌,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念起来琅琅上口,能给人以美的享受。,1.语音修辞要达到两种效果:一是匀称协调,富有整齐美;二是有变化,不呆板。 请大家一起朗诵: 黄鹤楼 再别康桥 体会其中的音乐美,并作一点分

4、析。,第五、第六句的“汉阳树”、“鹦鹉洲” ,亦似对非对。其所以被认为是“七言律诗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 调的,其中第一句和 最后 一句是反复的, 加强节奏感,且其中 的词是重叠的,例如 “悄悄“、”轻轻“、”沉 默“,再者每句诗换韵, 因为感情是变化的, 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下面的句子在语音的调配上很见功夫,试分析一下,他们具体用了什么方式,又有怎样的效果。 1.远远地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

5、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答:用押韵及对称的句式,使得语音匀称协调,富有整齐美,表达了诗人对明亮城市的赞美。 2.”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答:用双音节和多音节的递进,以及动宾和主谓句式的变化,使得语气在递进后变得平缓,富于变化,不呆板。先扬后抑的语音变化,表现了作者在春天里轻松愉悦的感受。,“词语修辞”有点像词作家给一首歌曲“填词”,也就是要对所使用的词语加以选择和锤炼。古人写作中所谓“炼字”,也就是这个意思。鲁迅的孔乙己中有这样的话:“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句中的这个“排”字,生动的刻画出孔乙己的性格和情态。如果

6、我们换成“拿”字,可能就“境界全无”了。可见,有时候“句工只在一字之间”,正如古希腊贺拉斯所言:“如果你安排的巧妙,家喻户晓的字便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下面变色的都是很平常的词,但一进入句子中,处在特定的语境中,顿时化平常为神奇,别有韵味。体会一下这些词的表达效果。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答:本来是虫的鸣叫,可作者选用拟人化的词语“低唱”“弹琴”,描画出百草园的虫们像是在开一场盛大的交响音乐会,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无限依恋和喜爱。 (2)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答:“逼”在此句中使眼睛无法睁开的意思,与用“闪”“耀”等词比较,具有张力和进攻性

7、,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小草光亮和浓密,展现了无限的生机。,(3)他从汤河上的家乡起身的时候,根本没预备住客店的钱。他想:走到哪里黑了,随便什么地方不能滚一夜呢? 答:“滚”比用“睡”“躺”等好,能形象表现特殊的睡态,更能揭示人物豁达、随意的性情,符合一位生活比较艰苦的农民身份。 (4)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起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 答:“卷”形象地展示雪借风威,铺天盖地、势如卷席的浩荡气势;“紧”从人物的真切感受角度表现了雪下得急、下得密不透风的特点。,“语句修辞”有点儿像一首歌曲中的“高潮”,也就是要对所使用的关键句子或段落加以选择和锤炼。古人写作中所谓的“炼句”

8、,也就是这个意思。语言表达中采用不同的句式,往往能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1.句子之间的组合可以造成不同的表达效果。比如说我们常说的主句和散句。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由于形式整齐,明白晓畅、气势贯通、声音和谐、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感受。散句则是结构不整齐,各种句式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它灵活而生动,自然而不呆板,便于叙事。,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1)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 答:五个“没有”句式构成整齐的排列,气势贯通,对表达包身工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有增强效果。 (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答:此句内各句长短交错,灵活而生动,自然而不呆板,通过对冒着点热气的水和绿色水藻的描写,具体而生动地展示了济南冬天的活力。,比较下列联语,分析哪一联最好。 1、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苏小妹) 2、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黄庭坚) 3、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轼) 4、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小妹) 答:第一联仅是月夜情景的一般描述,第二三联用拟人的方法展示了细柳和梅花的动态之美。唯有第四联用“扶”和“失”字,动中写静,展示了月夜的朦胧、素雅、宁静之美,景于境合,堪称最佳。,课外延伸,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