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二轮教学案专4题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89902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第二轮教学案专4题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第二轮教学案专4题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第二轮教学案专4题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第二轮教学案专4题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第二轮教学案专4题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第二轮教学案专4题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第二轮教学案专4题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07.12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 页,第卷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地方。第卷(共 50 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2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右图为几种生物或生物器官的含水量比较,

2、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麦粒和花生种子含水量低是因为它们所含亲水性物质较少B.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高C.生物含水量因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别D.不同生物含水量不同与其生存环境有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都具有 DNA,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B.蓝藻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C.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D.噬菌体能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和内质网合成自身的蛋白质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核仁是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C.核孔是 mRNA、酶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核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4

3、.关于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细胞处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即可发生质壁分离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D.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后,仍具有正常生理功能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细胞坏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B.在生物的一生中,细胞分裂旺盛的时期是胚胎期和生长发育期C.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发生持久、不可逆转的稳定性变化过程D.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6.关于下列结构说法正确的是试卷类型 A含水量(百分020406080100120花生(种

4、子)大麦(麦粒)松树(树干)甲虫牛(肌肉)人马铃薯(块茎)萝卜(根茎)生菜(菜叶)水母放大 A五种结构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细胞内B.上进行的反应都需要提供能量C.观察活细胞中的常用健那绿染色D.与间的相互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7.在探究 PH 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 PH 值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 B.无关变量和因变量C.无关变量和自变量 D.因变量和自变量8.分别将 5 片和 8 片相同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相同时间后二者放出气体量最可能为下列的哪个曲线?(实线为 5 片时的气体产生量)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气体量气体量气体量气体量A B C D9.关于 ATP 与 ADP

5、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中所有的代谢活动都需要 ATP 作为直接能源物质B.ATP 中的三个高能磷酸键都贮存有大量能量C.细胞内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细胞中的 ATP 能在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之间循环利用1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暗反应是一系列酶促反应 B.暗反应是使 CO2变成(CH 2O)的反应C.暗反应是需要还原剂的反应 D.暗反应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反应1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A.患苯丙酮尿症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的后代适宜选择生女孩B.羊水检测是产前诊断的唯一手段C.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

6、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D.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12.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每个 DNA 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C.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 DNA 和基因的行为 D.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13.某种动物的雌性体细胞中有 11 对常染色体和 XX 两条性染色体,雄性体细胞中有 11 对常染色体和 X 一条性染色体。观察其减数分裂过程,不可能的观察结果是A.卵巢的某些细胞中有 48 条染色体 B.卵巢的某些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精巢的某些细胞中有 12 个四分体 D.精巢的

7、某些细胞中没有 X 染色体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含有 200 个 A 的基因复制时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000 个,则其复制了 4 次B.链霉素可使单链 DNA 代替 mRNA 合成多肽, 说明遗传信息可由 DNA 流向蛋白质C.真核生物体内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之比为 1:1D.一条 mRNA 上有 80 个碱基,A 和 G 共 46 个,则其对应的基因中有 C 和 T80 个15.DNA 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DNA“指纹”是指 DNA 的A.双螺旋结构 B.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C.碱基配对原则 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16.下列关于 DNA 复制的叙

8、述,正确的是A.单个脱氧核苷酸在 DNA 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B.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要发生 DNA 复制C.DNA 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后,开始 DNA 的复制D.DNA 复制时发生染色体的加倍17.现有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得 F1,F 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A.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 91B.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比例 31,抗病与不抗病比例 31 C.测交结果为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为 11ll D.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表现型18.研究发现线粒体的进化速度非常快,它的一个基因的进化速度(突变速度)大约是一个核

9、基因进化速度的 617 倍,用做遗传分析灵敏度高,下列哪项不是这种现象的原因A.线粒体 DNA 代增时间短,快速增殖为突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B.线粒体 DNA 无组蛋白保护,易发生突变C.线粒体基因突变对生物生命没影响,没有选择压力,突变比较容易保留下来D.线粒体 DNA 复制酶具备的校对能力低,碱基误配率高,且缺乏修复机制19.下表是苋菜抗“莠去净” (一种除草剂)突变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 DNA 碱基和氨基酸所在的位置。请分析选择正确说法。抗性品系 CGT丙氨酸 GGT脯氨酸 AAG苯丙氨酸 TTA天冬酰胺敏感品系 CGA丙氨酸 AGT丝氨酸 AAG苯丙氨酸 TTA天冬酰胺氨基酸位置 227

10、 228 229 230A.基因中碱基的改变,一定能引起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B.其抗性的产生是由于基因上的密码子发生了改变C.其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DNA 模板链上决定 228 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中的 A 被 G代替D.突变品系不能再突变为敏感品系20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 E/e 与 F/f 所控制,只有当 E、F 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下列选项中都符合条件的亲本组合是P: 紫花 白花F1: 3/8 紫花 5/8 白花A.EeFfEeff EEFfeeff B.EeFfeeFf EeFFEeff C.EeFfeeff EeFFEeff D.EeFfEeff EeFfeeFf

11、21.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突变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性状B.细胞膜上甘氨酸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C.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 ATP 合成的相关酶系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稻(2n=24)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 6 对染色体B.无籽西瓜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植物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花药离体培养D.低温能诱导多倍体的原因是抑制纺锤体形成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境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B.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及生物群落的

12、多样化C.分子水平的多样性分为染色体的多样性和蛋白质的多样性D.每个物种的染色体数目、形态和行为都是相同的24.下 述 关 于 现 代 生 物 进 化 理 论 的 叙 述 , 不 正 确 的 是A.自 然 选 择 使 种 群 的 基 因 频 率 发 生 定 向 改 变B.种 群 是 生 物 进 化 的 基 本 单 位C.物 种 形 成 包 括 突 变 、 选 择 、 隔 离 三 个 环 节D.种 群 中 每 个 个 体 含 有 种 群 基 因 库 的 全 部 基 因25.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右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

13、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交换过程示意图(左:交换前的染色体;右:交换后的染色体)A.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 4 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B.若不考虑该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交换,那么该生物产生的配子有 2 种基因型C.若上图是该生物的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由它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4 种D.若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减数分裂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 生物试题 第卷(共 50 分)注意事项:第卷共 5 个题,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的规定位置。题 号 26 27 28 29 30 总分得 分二、非选择

14、题(本大题共 50 分)26 (9 分)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 A 与 B 的化学组成关系,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 a 的结构通式为 ,b 有 种。(2)A 和 B 均具有多样性,二者的关系是后者 前者。(3)细胞内的 A 和 B 都可与某种试剂反应产生特定颜色。能与 A 反应产生紫色物质的是 ,B 能被吡罗红甲基绿染液染成 色。(4)若 A 为生长激素,请说明参与其“生产流水线”的细胞器。(5)同一个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相比,A、B 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27 (10 分)如图 1 表示小麦的某种生理活动,图 2 表示小麦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整体表现的吸收 O2和释放 O2量的状况

15、,请据图回答:得分 评卷人得分 评卷人吸收O 2放出O 23 2 1 0 1 2 3a b c d e 光照强度图 2图 1光H2OO2HACO2 BCD(1)图 1 反应进行的场所是 ,要将这种结构从细胞中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 。当突然撤走光照,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时,A、B、C 中含量增加的是 。(2)从图 2 中看,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3)图 2 中 a 点时小麦生理活动的特点是 。若此图为 20时测得的,在其他情况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升到 25时,a 点向哪个方向移动?为什么?(4)在图 3 中用箭头标出光照强度为 c 时叶绿体产生的 O2去向,并写出细胞内 O2参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图 3吸收CO 2放出CO 23 2 1 0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