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97020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台湾诗人余光中笔下的这个人,他嗜酒爱月,剑胆琴心;他豪迈洒脱,浪漫出尘。他就是大诗仙李白!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近李白,去品味他带给我们的洒脱与浪漫。,一代诗仙,李白,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李白的诗文现存者有诗九百多首,文六十余篇。有李太白集。李白的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作者介绍:,李白,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月下独酌、春夜洛

2、城闻笛、等。,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朗读、背诵古代诗词,了解诗词大意。(重点) 2、赏析文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等名句;(难点) 3、把握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难点),宣州谢朓(tio)楼 饯(jin)别 校(jio)书 叔 云,解题:,李白,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在753年(天宝十二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写作背景:,宣

3、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听读课文,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传说仙府图书都集中藏在这里。蓬莱文章:即汉代文章,这里只指李云所写的文章。建安:东汉献帝年号(公元196年公元214年)。建安骨:建安时期,曹操父子(曹丕、曹植)、孔融、陈琳等人的诗作,反映了当时动乱时代的社会现实,诗作风格刚健清新,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朓。世称刘宋时代的诗人谢灵运

4、为大谢,称谢朓为小谢。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这两句虽是赞美建安诸子和谢朓,但也有暗喻李云和自己的意味。,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朗读课文,开篇四句不写楼,不叙别,而是直抒深广忧愤:岁月流逝,功业无成,国势渐衰。“留”字显示诗人对往昔时光流连不舍的矛盾心情。“烦忧”一词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5、白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鉴赏分析,五六两句写景,感情突作转折,描绘了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展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酣”字表明抛弃哀怨愁绪,显示诗人的豁达与豪放。,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6、,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鉴赏分析,七八两句,点题切题之句,写主客双方,赞美李云文章风格刚健,自谓诗风清新秀发,流露对自己才能的高度自信。,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鉴赏分析,九十句,进一步渲染主客双方的豪情逸兴,“揽月”一句运用夸张手法,把昂扬情绪推向顶峰:宠辱偕忘,酒酣兴发,飘飘欲飞,暗示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鉴赏分析,“抽刀举杯”两句,思绪跌落现实,愁苦愈深,一个“愁”字点明本诗的思想核心。“抽刀断水”为愤激狂放之举,显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抗争性格。比喻手法,自然天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

8、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鉴赏分析,最后两句,虽有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也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充满叛逆与反抗精神。,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鉴赏分析,诵诗品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以抒发人生不得志的烦忧愁情为感情基调。诗人内心感情

9、经历了骤升骤降的四次剧变: 惆怅烦忧; 豪情逸兴; 愁苦加重; 超脱苦闷。,主题: 这首诗抒写作者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诗人回首“昨日”,痛感人生的“不称意”;放眼“今日”,烦忧不堪,不平满目;于是,他决心与世决绝,从此浪迹江湖。表现了诗人一贯的叛逆与反抗的精神。 尽管 “明朝散发弄扁舟”里也含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但其中所绘写的放浪不羁之态和与世决绝之语,实为诗人的愤极之语。 李白晚年流放归来仍壮心不已地欲请缨杀敌,可见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和高昂的爱国热情。我们所听到的并非颓唐绝望的哀吟,而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心灵对黑暗社会所发出的强烈抗

10、议和愤怒控诉。,总结:,1. 赞美主客双方创作才华的句子是: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2.诗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3.诗中李白用比喻手法写出多愁的诗句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5、在这首诗中表达诗人思想核心的一个字是: “愁”,考考你:,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

11、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D,拓展练习 1、分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两句的艺术手法。 (1)、比喻。用“抽刀断水”比喻诗人极力想摆脱烦忧苦闷,而忧愁却无法排遣。“水更流”比喻愁绪的深长和绵绵不断。 (2)、对偶。“抽刀断水”对“举杯销愁”,“水更流”对“愁更愁”,写出了诗人力图摆脱愁绪,反而加重了内心的痛苦。 2、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