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复习.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94269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的物质性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世界的物质性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世界的物质性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世界的物质性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世界的物质性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的物质性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的物质性复习.(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哲学上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唯物论”,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考点展示(1) 1、哲学的物质概念 2、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区别与关系 3、世界的物质性,闪电,牛顿,核聚变,西瓜,狗,这些都是哲学上所讲的物质吗?,概括共同本质,(抽象 、一般、共性),山川湖泊,花鸟鱼虫,电场 磁场,声波 射线,风雨雷电,哲学的物质概念)(看不得见。摸不着的),具体的物质形态(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个别、个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可知性,物质的唯一特

2、性(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概念,物质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物质第一性,.物质就是桌椅、苹果、阳光 .有形的实体就是物质。 .物质是基本粒子。 .物质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万事万物的总和。,从哲学看,下列观点是否正确?,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关系?,两者是个性与共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的关系。,注意:两者是个性与共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区别:哲

3、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灭。,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客观实在性,概括共同本质,(抽象 、一般、共性),山川湖泊,花鸟鱼虫,电场 磁场,声波 射线,风雨雷电,哲学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具体、个别、个性),除了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共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对物质的具体形态概括和抽象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

4、体表现。,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可以被改造,有生有灭。,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但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4、【2014北京月考】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物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

5、态,故B正确。,2“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C先有意识后有物质,物质是意识的反映 D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3.(2015长沙质检)有人认为,物质是永恒的,它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也有人认为,宇宙中的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这两种认识并不矛盾,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 哲学上的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

6、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 B. C. D.,1.自然界的物质性,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的。地球在约47亿年前产生,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地球的起源及演变过程表明,宗教的“创世说”是站不住脚的。不仅是地球,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客观的。 人类社会,.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一)物质的概念,(二)世界是物质的,一、世界

7、的物质性,知识构建,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期末复习考点展示(2),第二课时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1、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4、什么是规律、规律具有什么特征?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对我们的要求(方法论或指导意义),两个概念,两对关系,运动,静止,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1、运动的概念,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注意区分: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运动。

8、物质唯一特性是 客观实在性。,1.一江春水向东流 2.人从出生到死亡 3.铁在室外生锈了 4.光的传播 5.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A 机械运动 B 化学运动 C 物理运动 D 社会运动 E 生命运动,下列分别属于什么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呢?,宏观物体,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化学运动的载体 ,生命有机体,生物运动的载体 ,生产方式,社会运动的载体 ,人脑,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9、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3)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慧能大师“心动”,刻舟求剑,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此话错在哪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3

10、、静止的含义,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1.(2014郑州三模)近来,“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们纷纷感慨时间易逝、岁月无情。这说明( ) 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事物的性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 时间具有

11、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对时间的感慨取决于主体的心理感受 A. B. C. D.,B,2.进入21世纪以来,巨大灾害性地震频繁发生,有的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如日本、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 B. C. D.,B,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逢八必发 阶级斗争规律 新陈代谢 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结论1:规律不是主观想象

12、的联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例: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固有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联系成为社会发展固有的规律.,二、运动是有规律的,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水往低处流 逢八必发 苹果落地 万有引力规律,结论2: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万有引力规律,价值规律,遗传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的 运动都是 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 运动也都是 有规律的,人的认识 运动也是 有规律的,2.规律的特征,规律具有普遍性,A、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

13、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具有客观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拔苗助长的结果如何?给我们以什么启示?,由于人类对地震规律的认识,人们根据地壳运动的状况,推算出可能发生地震的危险区域,大致发生的时间和震级的大小,并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作出大致的地震预报。,由于人类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人们就可以治理水患,兴修水库,建造水渠,引水上山,变水害为水利,为人类造福。,地震预报,三峡工程,在规律面前人

14、就无能为力了吗?,人工降雨, 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对我们的要求(方法论),在规律上能用、不能用的词语,发明规律,发现规律,消灭规律,尊重规律,创造规律,认识规律,改变规律,利用规律,3、“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A.夸大的规律的客观性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C,4、“庖丁解牛

15、”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 B.他具有创造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规律,A,5、“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引力呢?” A 规律是隐藏在现象之中的 本质联系,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规律 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规律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认识了现象就认识了规律 D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感觉不到,可以凭主观现象而得到,A,4、【2014泰安质检】春节前后,浓浓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这次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 ) 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 A B C D 【解析】选C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规律,说法错误,故该题选C。,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