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新课标)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知识能力强化 专题4 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新学案】(新课标)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知识能力强化 专题4 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 题 四,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地理图像图表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在高考命题中基本上“无图不成题”,读图分析成为考查地理技能的最重要手段。除了专题一的等值线图外,还有地理坐标统计图、地理结构统计图、地理区域图、景观图、示意图、地理表格等,因此在复习时要掌握常见地理图表的判读技巧,是提高地理成绩的重要措施,地理高考“成在图表,败也在图表”。,主干知识再现,1下图示意2009年中国大陆制造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答案: 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
2、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甲,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气温的突出变化。 (2)读图乙,判断其所代表的气候类型。 (3)读图丙,写出2050年各年龄段的比例。 (4)读图丁,判断最小风频和最大风频的方向。 答案: (1)3、4月份气温偏低,5月快速回升。 (2)地中海气候 (3)少年占20%,青少年占70%,老年占10%。 (4)最小风频为西风,最大风频为北风。,考点分类突破,(2014北京文综)下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2)题。,类型一 地理分布图的判读,(1)依次示意( ) A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 B粤
3、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 C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 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 (2)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 ) A降低餐馆原料的运输成本 B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C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 D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获取和解读信息 餐馆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四种菜馆在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有较多的分布。除了上述地区,在四川盆地分布较密集,应为川菜馆;在湖南分布密集,应为湘菜馆;在珠江三角洲分布密集,应为粤菜馆;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密集,应为西餐馆。,调动和运用知识 各种菜馆的分布体现了地域文化的扩散,由最初的发源地向其他地区扩散;餐馆分布主要受市场的影响,与
4、原料的运输成本关系不大;餐馆所用食材在我国分布广泛,对农业地域类型影响很小;餐馆分布越多,同一种餐馆的服务范围越小。 尝试解答 (1)A (2)D,地理分布图在图形系统中所占比例大,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政治区域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自然要素分布图(如世界气候分布图、地形分布图、气温分布图、水系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各种自然资源分布图等)、人类活动分布图(如中国工农业要素分布图、中国铁路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区域综合图(如南方地区矿产、铁路和城市等多要素分布图等)。按照地理事物在图形中分布的范围和形状,将分布图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
5、的点。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水电站的分布(只表示其空间位置)。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分布。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 (2)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洋流、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读线状地理分布图要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的沿途变化和事物的走向。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3)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的界线,或
6、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事物的范围。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读面状地理分布图,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1(2015四川文综)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完成(1)(2)题。,(1)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2)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解析:
7、第(1)题,由图可知,福建沿海年平均雾日50天;黄海沿岸年平均雾日为2049天;准噶尔盆地年平均雾日为519天,部分区域为2049天;柴达木盆地年平均雾日5天。第(2)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因此近地面大气的剧烈降温是形成雾的必要条件。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晴天相对较多,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散失的热量多,地面辐射冷却强,因此多雾。 答案: (1)D (2)D,(2015全国课标卷)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1)(2)题。,类型二 地理统
8、计图表的判读,(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获取和解读信息 根据题意,要明确以下关系:该海域海底若以淤积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浅,那么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变大;反之,该海域海底若以侵蚀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深,那么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缩小。从图中可以看出:,调动和运用知识 由于该海域位于黄河三角洲近岸,所以首先要考虑这是黄
9、河输沙量变小所致。而黄河输沙量变小存在两种可能:一是黄河水量变小导致其搬运能力降低;二是黄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导致入河泥沙减少。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那么黄河的水量会增大,河流输沙量能力会提高;此时段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小,会导致入海泥沙量减少;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进入黄河的泥沙会增多;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使黄河水量增加。 尝试解答 (1)D (2)B,(2014广东文综)图甲、图乙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10、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三江平原海拔在200 m以下,且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地上,塔里木盆地虽然海拔较高,但聚落数量较少且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坡度也较小;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的地势起伏较大,聚落集聚区的坡度也较大,但黄土高原海拔较高,江南丘陵海拔较低。 尝试解答 (1)C (2)A,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是大量真
11、实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和形象化的形式,是地理信息的社会交流工具。它用真实可信的数据来描绘图表及表述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是地理规律、地理事物在区域内发生、发展的具体体现,具有较强的时间动态性。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按照表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坐标图、结构图、表格三大类。,1常见的结构统计图类型及其构图特点,2.常见的地理坐标统计图的判读 (1)平面直角坐标图 平面直角坐标图上的点、线(折线、曲线)、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读图时要积极思考,既要有定量的认识,又要做定性分析。(如下图),解读此类统计图需注意以下几点: 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地理要素和图注的内容,
12、再根据“点”“柱”或“线”所表示的数值信息分析其变化趋势。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布规律,点状图和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相对或绝对数量。 当出现左右纵坐标甚至多个纵、横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 特别要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不能简单以“柱”或“线”的高矮来比较大小。,判读坐标的变化趋势时不能有思维定势。如横坐标不一定总是向右增大。 判读时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2)三维坐标和平面正三角坐标图 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它们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如下图)。,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判读和分析时,需要把握几个关键;
13、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须是100%。构成要素只有三项。三项要素在数轴上的比例按由低到高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由0%100%。,(3)多维坐标图 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且有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如下面的三种坐标图),风频玫瑰图是在一个八方位(或更多)坐标图中加上气象资料绘制而成的。坐标中心点的风频概率为0,风频曲线离中心点越远说明风频率越大。一般而言,要能读出一个地方的最大风频和最小风频,以此结合有关城市和工业布局知识。,3统计表格的判读 地理表格是地理数据的主要呈现形式,是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和灵活运
14、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载体。解读表格题最关键的是灵活运用表格数字,从数字中找出表格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解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仔细阅读表格,充分把握表名的中心内容。 表名表达了图表所要展示的最主要的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透过表名往往可以发现一些重要信息。,第二,抓住主要线索,综合分析地理规律。 表格集中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也有主次、轻重之分。 主线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要素。,第三,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解答表格题通常重视认识表格统计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就是从理性上做定性认识。大多数表格题直接就可以观察
15、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若题目要求进行定量计算,就必须整理数据、计算数据,做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的定量认识,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例如,表格给出了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某地各月降水量,要求确定该地所处的干湿地区,解答此题必须把各月降水量逐月累加,由定量到定性分析。 解答表格题是做定性、定量分析,还是仅做定性分析,因题而异,解题时要灵活掌握。,第四,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 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特点。 如我国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表的判读:,2(2015安徽文综)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
16、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1)(2)题。,(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强,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所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及柱的高低,可以判断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由图可知,林地面积自2003年到2009年增加,2009年到2013年减少,故选项A中“林地面积持续增加”错误;水域面积2003年到2006年有所减少,2006年到2009年有所增加,2009年到2013年有所减少,故选项B中“水域面积不断减少”错误;未利用地面积2003年到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