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高考第一轮复习_“成语运用”课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90960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高考第一轮复习_“成语运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ppt】高考第一轮复习_“成语运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ppt】高考第一轮复习_“成语运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ppt】高考第一轮复习_“成语运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ppt】高考第一轮复习_“成语运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pt】高考第一轮复习_“成语运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高考第一轮复习_“成语运用”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 确 使 用 成 语,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考点阐述,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等级为E。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和惯用语。显然,对熟语的考查是引导中学生走向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近几年各地考题来看,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难点在误解词义的成语和容易误解色彩与适用范围的成语等。,例题导航1,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

2、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褒贬不当),(对象不当),(搭配不当),B,解析:“始作俑者” 是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为贬义,用错褒贬。“洗心革面“是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洗心“指清除邪恶的心思,“革面“指改变旧的面目。“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D项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说“,显然两种意思都不恰当。

3、,例题导航2,(误解词义),(搭配不当),(对象不当),B,高考卷: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他往四周一看,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解析:A项“安步当车”的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显然与句意不符。C项“出奇制胜” 意为用奇兵奇计制服对方,取锝胜利。其后不能带宾语。D项中的“蓬荜生辉“

4、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这个词只能出自自己的口,不能出自他人之口。,命题特点,误用类型,望文生义 对象不当 不合语境 褒贬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重复 形义相近 谦敬不当,1 所考成语大多是日常生活、报刊杂志中出现率较高的常用成语,特别是容易错用的常用成语。 2 所考题型主要有二:一是成语使用正误辨析题,考易混成语误用判断的能力;二是成语使用选择填空题,考近义成语的辨析能力。 3 从试题组合看,每道成语题所考成语多是四字成语,且大多数是从成语的意义、适用对象、褒贬色彩和语法功能等方面命题考查的。,误用类型 (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

5、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1)、小明同学平时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好,竟然还给作文通讯寄稿子,真是不刊之论,引得同学们笑话他。 (2)、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不刊之论”的意思是: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如果把“刊”理解为“登载”就错了。古代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或竹片、木片上的,刻错了,就用刀刮去,这就是“刊”,也就是削、修改的意思。,“差强人意”,“差”是“稍微”的意思,整个熟语是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句中却

6、把它理解成了“强人所难”的意思了,使用错了。,7,(3)、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4)、今天天气真好,在操场上的人们真是如坐春风。 (5)、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而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如坐春风”指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并不是指气候。,“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此处误以为是进入危险境地。,8,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7、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9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10. 不名一文: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误用类型 (二)对象不当,有些熟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他用。,古人中不

8、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老张对王勇贵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的确是抛砖引玉,有先见之明。,句中“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而不能用来形容古人刻苦学习的楷模,故使用错误。,句中“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的意见或作品很粗浅,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作品。该词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是谦词,只能使用于自己不能使用于别人,故该词用错了。,10,例(3)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例(4) 、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3)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

9、工。,“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后常用来称美女,不用于“各种花卉”。,“巧夺天工”必须是“人工”之物,不能用于自然景观;,11,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 “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折冲樽zn俎z:指在外交谈判上取得胜利。 “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汗牛充栋“形容

10、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破镜重圆:指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 (10)椿萱并茂:指父母都健在。,误用类型 (三)不合语境,(1)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2)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不合身,很是捉襟见肘。,(1)“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2)“捉襟见肘”本形容衣服破烂,后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但无论何意与“不合身”均油水不相溶。,成语、熟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熟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

11、小。而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错误判断。有些成语、熟语在运用中,它自身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或风马牛不相及,或前后矛盾而造成误用。,误用类型 (三)不合语境,(3) 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的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4) 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材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3)“有条不紊 ” 的意思是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点不乱,侧重于条理性,与爱干净两者之间缺乏语意逻辑上的联系。 (4)“望其项背 ” 的意思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中该词语使用违背常规。,14,类似这种毛病

12、的词语还有: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误用类型 (四)色彩不分 褒贬不当,熟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少数同学那次上物理课的恶作剧是有口皆碑的事实,全班同学谁能忘呢?,解析:句中“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

13、,是贬义词,这里当作褒义词使用了,故错误。 句中“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是褒义词,用于“恶作剧”不合适。,16,褒词误用贬义: 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8)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10)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 (11)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14、。,17,贬词误用褒义: 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11)如丧sng考妣b:(因为损失一点利益或关系)像失去父母一样伤心和着急。贬义词。 (12)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误用类型 (五)搭配不当(,每个熟语由于本

15、身的词义和词性不同,因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对熟语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包围圈越来越小,这群罪恶极大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的练动作。,解析:句中, “瓮中捉鳖 ”是一个动词性熟语,在句中应当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名词性熟语,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应将“瓮中捉鳖”改为“瓮中之鳖”。 “指手画脚”是动词性成语,应作谓语,不能误作状语。,20,语法功能易误用的成语: 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动词性成语,不能作宾语。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众多的学生。前不加“许多”。

16、 何足挂齿:怎么值得一提?一般用于反诘句。 不足挂齿:不值一提。可用于各种句式。 一语道破:一句话就说到了事物的要害。能带宾语。 一语中的d:的:箭靶,一句话就说明关键。不能带宾语。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 比得上。一般只用于否定句。 等量ling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一般只用 于否定句。类似的有:同日而语、无时无刻、一概而论、善罢甘休。均用于否定句。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后面不能带宾语。,21,误用类型 (六)表意重复,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例(1)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