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书写、拼读的儿歌和书写规则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6890931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7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拼音书写、拼读的儿歌和书写规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汉语拼音书写、拼读的儿歌和书写规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语拼音书写、拼读的儿歌和书写规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拼音书写、拼读的儿歌和书写规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离笔尖一寸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一尺,眼离书一尺 汉语拼音书写、拼读的儿歌和书写规则 1、汉语拼音书写儿歌: 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字母住里边。 住上格的不顶线,住下格的不踩边,中格写满顶两边。 2、j q x 和 相拼省点规则: 小 小 真淘气,从不和 u 在一起,小 见了 j q x,脱掉帽子行个礼。点省去,还念 。 3、标调儿歌: 有 在给 带,没 就给 o e 带, 如果 i u 一起来,谁在后面给谁带。 4、声母与整体认读音节区别儿歌: z c s (zh ch sh r )是声母, 发音轻短要记住,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是音

2、节,汉字注音它帮忙。 5、音节拼读儿歌: 两拼音节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拼音节声(母)轻介(母-指中间的 i u )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6、复韵母读法: 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单韵母在一起。 前重后轻连着发,一口读出就是它。 7、练习读准平舌音(z c s)与翘舌音(zh ch sh r):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分得清,请你试一试。 8、声母儿歌: 右下半圆 bbb,右上半圆 PPP,两个门洞 mmm,伞柄朝上 fff; 左下半圆 ddd,伞柄朝下 ttt,一个门洞 nnn,一根小棍 lll; 鸽子飞翔 ggg,一挺机枪 kkk,一把椅子 hhh;竖弯

3、加点 jjj, 左上半圆 qqq,一个大叉 xxx;像个 2 字 zzz,一个半圆 ccc, 半个 8 字 sss;z 加 h,zh zh zh,c 加 h,ch ch ch,s 加 h,sh sh sh, 小树发芽 rrr;树叉树叉 yyy,波浪波浪 www。 9、声调儿歌: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汉语拼音书写规则汉语拼音书写规则 a 写在四线格的中格,声调标在上格,先写左半圆,然后写竖弯,最后标声调 o 写在四线格的中格,上下都要挨线,一笔写成一个圆圈。声调标在上格,先一笔写圆圈, 然后标声调 e 写在四线格的中格,横折左半圆,一笔连成 e i 写 i 时,先在中格写一竖,再在

4、上格写一点,i 一见声调符号它头上的小圆点就会马上躲起 来,所以在中格写竖,然后就在上格标上声调,这时你就不要再在上格写一点了哦 u 写 u 时,先在中格写竖右弯,再写一短竖,最后在上格标上声调 v 写 v 时,先在中格写竖右弯,然后写一短竖,再在上格写两点,两点要稍稍往里靠一点哦; 最后在上格标上声调,注意了,标声调时两点也要保留哦 b 写在四线个的中上格,从上格的中间起笔写一根到达中格底线的竖,然后在中格写一个右 半圆 p 写在四线格的中下格,先从中格往下写一竖,然后在中格写右半圆 m 写在四线格的中格,先写竖,再写右弯竖,最后再写一个右弯竖 f 写在四线格的中上格,先从上格往中格写一个右

5、弯竖,再在中格写一短 d 写在四线格的中上格,先写左半圆,然后从上格的中间往中格写一竖 t 写在四线格的中上格,先写竖右弯,再写一短横 n 写在四线格的中格,先写竖,再写右弯竖 l 写在四线格的中上格,从上格的中间往中格写一竖 g 写在四线格的中下格,先在中格写左半圆,然后从中格往下格写竖左弯 k 写在四线格的中上格,先从上格往中格写一竖,然后在中格写左斜右斜,注意左斜右斜要 一笔写成哦 h 写在四线格的中上格,先从上格往中格写一竖,然后在中格写右弯竖 j 写满三格,先从中格往下格写竖左弯,再在上格写一点,上下格都不顶线 q 写在中下格,先在中格写左半圆,在从中格往下格写一竖,下格不要顶线哦 x 写在中格,先写右斜,再写左斜 r 写满四线格的中格,先写一短竖,再写一个小的右弯 z 写在四线格的中格,横折横一笔写成 c 写在四线个的中格,一笔写成左半圆,上下都要顶格 s 写在四线格的中格,把 8 写一半就是 s 了,上下都要挨着线哦 y 写在四线格的中下格,先在中格写右斜,再从中格往下格写左斜,注意了,左斜右斜都要 挨中格上线 w 写在四线格的中格,斜上斜下写两遍,一笔写成声母 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