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评价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06888781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职业健康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职业健康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职业健康评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职业健康评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评价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化达州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天然气净化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 价 报 告中油疾控ZJC【2015】第116号中原油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一五年六月中国石化达州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天然气净化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 价 报 告中油疾控ZJC【2015】第116号中原油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一五年六月项目名称中国石化达州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天然气净化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类别日常检测委托单位中国石化达州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服务机构中原油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质编号(豫)安职技字(2013)第B-0017号法定代表人荆青山项目负责人韩培利参加人员何小同 卢静莉 田翠丰 王妙玲 杜

2、虎刘淑敏 薛洪伟 尹晓丽报告编写校核人审核人年 月 日签发人年 月 日声 明1、检测与评价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协议和技术文件进行,其结果只对委托单位负责。2、如对本检测、评价报告有异议,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承检单位提出。3、本报告只对本次检测结果负责。未经同意不得用于广告、评优及商品宣传。4、本报告未经许可不得复印,不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无效。报告内容涂改、增删无效。5、本报告正文、附表共17页。报告一式11份,分公司HSE监督管理部3份,天然气净化厂7份,中原油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份。 单位:中原油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濮阳市任丘路东段 邮编:457001 电话:0393-480

3、4542 0393-4737611天然气净化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 中油疾控ZJC【2015】第116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受检单位:中国石化达州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天然气净化厂检测项目: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氢、氨、二氧化硫浓度及硫磺总粉尘浓度、工频电场强度检测类型:日常检测采样时间:2015年6月1日至6月12日检测时间:2014年6月2日至6月15日检测仪器:FCC-1500D、QC-4防爆型大气采样器、温湿度大气压力计(TV-2060B)、数字风速仪(QDF-6)、空盒气压表(DXM3)、紫光分光度计Cary60、矿用粉尘采样仪(AKFC-92A)、HI-3604

4、场强仪。1检测概况2 检测与评价依据2.1 检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T17061-199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GBZ/T160.3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160.29-2004)工作场所空气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 工频电场(GBZ/T189.3-2007)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技术规范(2009)2.2 评价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

5、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SY/T6277-2005)3检测、评价目的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标准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技术规范,开展日常性

6、定期定点职业卫生检测,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主要环节和劳动者接触有害因素的浓(强)度,评价对劳动者健康产生的影响和各种防护措施实施效果,提出进一步的整改意见和措施,以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4质量控制按照中原油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控制体系的有关文件规定,全程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内容有制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案、现场采样、样品转运、实验室测定、编写检测评价报告、报告校核、审核及签发,最后提交委托单位,并保存在全程质量控制过程中所生成的所有原始记录、草稿和终审稿。5工作状况5.1现场情况本次对正常生产的联合装置车间以及辅助生产场所(硫磺成型储运车间、污水处理场、凝结水站、净化水

7、厂、计量化验站、火炬装置和外操休息室)空气中的硫化氢、氨、二氧化硫及总粉尘浓度进行了检测,净化厂35KV变电站791东区、792西区工作场所工频电场强度进行测量,其中二车间第4联合、第5联合2列、六联合2列装置停产检修本次未进行检测,所检测的工作场所生产状况与平时相同、防护设施运转良好、各岗位工人在工作期间均能按规定佩戴个体防护用品。5.2工时调查5.2.1本厂正常工时安排共分为5个班次,实行4班2倒,1班人员轮休;工人工作2个月休息15天;外操工巡检时每班2人,1人作业1人监护;巡检人员按照巡检制度记录生产数据、检查设备和设施运转情况;其余时间在休息室临时休息或处理有关数据。5.2.2 79

8、1、792变电站实行5班3倒工作制,每班2人,巡检时1人作业1人监护;每班2小时巡检1次,每次历时约30分钟,每班接触工频电场时间约180分钟。巡检路线按主控室、电缆室、变压器室、消弧线圈室、高压室、电容器室、共器具室进行,按照巡检制度,记录生产数据、检查设备和设施运转情况,其余时间在主控室处理有关数据。5.2.3工时安排: 791、792变电站 白班9:00-21:00,晚班21:00次日9:00,每个工作班实行日12小时、周40小时工作制。净化厂联合装置、凝结水站、净化水厂及硫磺储运;污水处理场,动力站、空分空压站、计量化验站各单位倒班、巡检情况及接触有害因素时间见附表1。6检测方法6.1

9、样品采集6.1.1有毒物质样品采集6.1.1.1采样点设置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要求设置采样点。a)采样点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触有毒物质的地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但不影响劳动者的正常操作。b)在劳动者的每个工作地点或移动范围内设立采样点,分别进行采样,并记录劳动者在每个采样点的工作时间。c)采样点设置的收集器位于劳动者的呼吸带高度。d)采样点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6.1.1.2 硫化氢项目 在每个采样点采集至少2个样品,每个样品采用串联2只各装有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5L/ min流量采集15

10、min空气样品。6.1.1.3 二氧化硫项目 在每个采样点采集至少2个样品,每个样品采用1只装有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6.1.1.4 氨项目 在每个采样点采集至少2个样品,每个样品采用串联 2只各装有5.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0.5L/ 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6.1.1.5 空气中粉尘样品的采集 在采样点采用直径为40mm过氯乙烯薄膜粉尘采样夹安装在矿用粉尘采样仪(AKFC-92A)上,以20L/min的流量采集25分钟,约500L空气样品。6.1.1.6 空白样品采集 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

11、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采集后空白样品同样品一并运输送实验室待检。6.1.2工频电场测量原则6.1.2.1测量时应考虑工作场所地面场强的分布、工作方式、工作地点,进行有代表性的选点测量6.1.2.2工频电场强度检测是测量距地面15m高的地面场强,测量地点应比较平坦,且无多余物品。每个工频设备至少测量1次。6.1.3采样时段 采样时段设在8:0018:00之间。6.1.4 采样、测量仪器6.1.4.1 使用仪器分别为FCC-1500D、QC-4防爆型大气采样器,仪器编号分别为:Z0101Z0104、Z0105Z0108、Z0109Z0120;AKFC-92A矿用粉尘采样仪,仪器编号为:Z03

12、01Z0304,紫外分光度计Cary60;仪器编号YK72108769;温湿度大气压力计(TV-2060B)、仪器编号Z0503;数字风速仪(QDF-6)、仪器编号Z0403;空盒气压表(DXM3)、HI-3604场强仪。6.1.4.2 本次检测所使用仪器均符合GB/T17061-1997规定,且均经达州市计量测试中心检定核准,并进行检测前校准。6.2 测定方法6.2.1硫化氢测定方法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GBZ/T160.33-2004)规定的硝酸银比色法进行实验室测定。6.2.2二氧化硫测定方法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GBZ/T160.33-2004)规

13、定的甲醛缓冲液-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进行实验室测定。6.2.3氨测定方法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160.29-2004)规定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实验室测定。6.2.4粉尘测定方法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规定的滤膜质量法进行实验室测定。6.2.5工频电场的测量方法按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189.3-2007)有关规定进行。6.2.6在采集各种有毒物质样品时同步进行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气象条件测定。7检测结果与评价7.1气象条件:本次检测时间段内,其温度在23.

14、4-30.7C之间波动、湿度在58.7-76.5%之间波动、气压在96.3-96.6KPa之间波动、风速在0.26-0.39m/s之间波动。7.2检测结果见附表2、3、4、5、67.3分析与评价7.3.1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氢浓度检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本次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氢浓度共设置检测点129个,合格129个,点合格率100%;检测岗位17个,合格17个,岗位合格率100%。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净化厂各工作场所外操工接触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7.3.2工作场所空气中氨浓度检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本次检测工作

15、场所空气中氨浓度共设置检测点24个,合格24个,点合格率100%;检测岗位18个,合格18个,岗位合格率100%。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净化厂各工作场所外操工接触空气中氨的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7.3.3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检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本次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共设置检测点112个,合格112个,点合格率100%;检测岗位17个,合格17个,岗位合格率100%。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净化厂各工作场所外操工接触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均符合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和8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