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06888658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江西科学技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一节内容,在教材中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介绍它是针对中职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在学习后续知识时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本节课是其中的硬件系统之一,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个部件的功能。2教学目标的确立知识与技能:(1)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2、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3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包括哪些硬件,基本功能是什么?确定依据:根据高中生现有的接受能力以及应考要求,当给出硬件实物或图片时学生能指出名称和它们的基本作用。4教学难点存储设备和运算设备都包括那些硬件以及它们的

3、功能。确定依据:这两大部件包括的硬件较多,又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但由于这些部件大多集中于主机箱内部,学生平时很难见到学生主机箱内部部件,所以不太容易掌握,故为本节的难点。二、教学策略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晰,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差距,水平高的学生和

4、一般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2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拆机、装机并通过交流、讨论来识别各个部件的名称与简单功能。(2)协作学习法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组的成员互相协作来完成任务。(3)讨论交流学习法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总结组成,在此过程中,各个小组间得到交流。3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可供拆装的计算机。4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总结巩固”。(1)自主学习法,学生是学习的主

5、体。(2)小组协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大家集思广益则事半功倍,由于这部分要认识的硬件多而杂,各小组的每个成员仔细研究一、两个部件,然后大家综合到一起,就可以组成完整的硬件系统。(3)互帮互助法。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有差异,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给基础差的学生讲解,学生之间传递的知识往往比老师传授的更容易接受,这样基础差的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基础好的学生得到知识的巩固。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拿出主机实物问学生“这是什么”?有没有同学打开过主机箱看看里面是什么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把主机箱打开来看看计算机内部都是由那些组件组成

6、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学生回答异口同声地回答“主机”回答“有”的同学很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趣使学生整堂课都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去探索新知。二、任务一:拆计算机根据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5组让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同学任组长,安排学生完成拆机、任务。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指导点拨并帮助学生处理不好解决的问题各个小组把各个部件拆掉后,要求每组学生拿出各自的cpu并找学生回答1cpu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思考cpu的缺口意味着什么?2文字信息的含义。3cpu的性能指标是什么,这两个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在组长的完成任务。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拆机,通过课本仔细观察讨论,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别

7、说出机箱里的一、两个部件名称,并简要说明其功能。学生按要求依次拿出各个部件,并且回答它们的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节课的内容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知识,因为学生很少甚至从来没看见主机箱内部都有什么部件,所以对这些部件很感兴趣。另外他们经常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介接触到:cpu、内存、等硬件术语,他们很想知道,他们很想知道这是一些什么部件,所以在这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实践自主学习这部分知识,突破重点难点。问题让学生稍后讨论。要求学生把其他部件依次都拿出来,每个部件的特征都找学生回答,从而引导学生要通过各个部件的特征识别名称和功能,从而突破这节课的。三、任务二组装计算机,讨论问题给

8、学生10分钟的时间,让各个小组把各个部件重新安装。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刚才给大家留的问题,如cpu的缺口,内存条的缺口,各种板卡的缺口。并且结合课本讨论文字信息的含义。学生带着问题按要求组装计算机等学生组装完毕后,学生回答刚才留的问题。再次强调重点难点。四、归纳总结、课件演示通过课件演示,系统的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硬件由哪几大部分组成,尤其对运算器和存储器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向展示其他型号的各个部件,如:cpu、网卡、声卡、主板等。学生根据特征识别各个部件五、布置作业如果你自己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都需要哪些相应的硬件?这些硬件的性能有哪些可以参考的指标?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从而巩固本节的学习内容通过拆机、装机操作,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写出自己的所得,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主要有3个特点。第一、教学流程设计上符合认知规律。我采用先介绍主机然后引出主机内部结构这一顺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第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参与,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特别是主机部分的设备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第三、利用课件讲解。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枯燥的知识易于理解、掌握而且直观,通过实物与教学课件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