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 第二章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6886836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理论课 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军事理论课 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军事理论课 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军事理论课 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军事理论课 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事理论课 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理论课 第二章(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军事思想,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孙子,【译文】未战之前就能预料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条件充分;未开战而估计取胜把握小,是具备取胜的条件少。条件充分的取胜就大,准备不充分的就会失败。何况一点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根据这些来观察战争,胜败也就清楚了。,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产生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和战争实践的基础之上,同时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军事思想特征,鲜明的阶级性,

2、明显的实践性,一定的继承性,鲜明的阶级性,一定的继承性,鲜明的阶级性,明显的实践性,突出的时代性,一定的继承性,鲜明的阶级性,一、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人类对战争和军队问题的认识,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角度讲,军事思想可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发展阶段。,二、军事思想的发展状况,(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出现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军事思想开始萌芽。 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及军事著作,如闻名中外的由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等。 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促进了军事思想的丰富发展。,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

3、,在古希腊、古罗马等奴隶制国家,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将领和统帅,产生了丰富的军事思想。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长达1 100多年的“黑暗”时代,极大地限制了军事思想的发展。 直到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火药火器传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军事思想才有了缓慢发展。,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俄国十月革命,是西方走向资本主义,并向帝国主义发展的时期。,(二)近代军事思想,俄国十月革命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武器装备发生巨大变化,武器破坏力大大增加,作战效能成倍增长,对战争的进程乃至结局影响越来越大。军事理论往往侧重对先进主战武器的探讨。如:制空权决定战

4、争结局的空军制胜论;装甲坦克是战争的决定性力量的坦克制胜论;战争具有全民性,强调民族的团结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的“总体战”理论;以及围绕核战争展开的“核武器制胜”论等。 自俄国十月革命及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中,吸收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有益精华,逐渐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三)现代军事思想,(一)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指南 (二)军事思想是研究其他军事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方法 (三)军事思想对其他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三、军事思想在军事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军队治理以“礼”“刑

5、”为基础,产生了萌芽形态兵书,出现军志军政等,是古代军事思想形成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军事的大发展时期, 孙子兵法出现,它标志着封建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秦五代是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军事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战略战术运用和指挥得到高度发展,战略思想也日臻成熟。,火器普遍使用, 军事思想走上体系化时期。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兵书概括性强,自成体系。,体系化,丰富发展,趋向成熟,初步形成,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三、孙子兵法 简介,孙武,字长卿,前535-前470年,齐国乐安人,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伍子胥先后七次向吴王推荐孙武,吴王请孙子出山。 孙子晋见吴王

6、,呈上所著兵书十三篇。吴王看后,赞不绝口。据史料记载,为考察孙子的统兵能力,吴王挑选了180名宫女由孙子操练。这就是人们所传说的孙子“吴宫教战斩美姬”的故事。吴王任命孙子为将军。公元前506年冬,吴国以孙子、伍子胥为将,出兵伐楚,重创楚军。接着五战五胜,一举攻陷楚国国都郢。吴国声威大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对于孙子的历史功绩,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写道:“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孙子兵法现存仅为13篇,6076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名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它在古今中外流传很广,影响很大,被公认为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兵书,在我国和世界军事理论发展史上都占

7、有重要地位。,孙子兵法十三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内容大体都属于现代的大战略或国家战略的层次,不过还是把军事战略包括在内,并以此为主题,可以称之为战略通论,并代表孙子战略思想的最高阶段。 第二部分包括形篇势篇虚实篇,内容大体可以代表孙子对于所谓战争艺术的全部思想体系,我国古代把它称为“用兵”,现代西方则称为作战,这一段也可称为将道,也具有高度的艺术风味。 第三部分包括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这一部分跨越不同的层次,但讨论的多为层次较低的问题,诸如战术、后勤、技术、地理等。对于研究战略的重要性其价值相对较低,但其中也有许多发人深思的名言特别值得注意。 第四

8、部分为用间篇,其讨论的主题为情报。把情报提升到战略层次,实为孙子思想体系中的最大特点。而其全书在结构上以计划为起点,以情报为终点,全书前后连贯,前尾呼应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二)孙子兵法的影响,“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两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为中国的军事哲学。” 孙中山,“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茅远仪,孙子兵法在国外也是久负盛名。在唐朝,孙子兵法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美等国。目前世界上有20多种语言的译本。越战后,西方国家由对武器装备的追求转而重视战略等的研究,美国非常重视孙子兵法中的军事原则,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等,被列入美

9、军作战纲要之中,英国著名战略家利德尔哈特指出,在导致人类自相残杀、灭绝人性的核武器研制成功之后,更需要重新而且更加完整地翻译孙子兵法,他称孙子兵法“深邃的军事思想是不朽的”,对于核时代战争是很有帮助的。 孙子兵法在许多社会领域也有着广泛影响。在哲学界孙子兵法被公认为是一部有价值的著作,因为它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观和辩证法。近年来,孙子兵法俨然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百科宝库。军事家称之为“兵学圣典”;文学家评之为“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哲学家颂之为“人生的哲学”;政治家视之为“政治秘诀”、“外交教科书”;医学家赞之为“治病之法尽之矣”;商人称孙子兵法提供了商战的“全赢战略”和智慧。,毛泽东军事思想

10、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对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从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

11、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为一个科学体系的。,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产生和形成,“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主张“上山”, “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 “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支部建

12、在连上”的党指挥枪的原则;成立了“士兵委员会”。,“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我们要建立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的无产阶级军队;要保证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就一定要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开展军事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革命政权;,“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条件下的运动战”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小米加步枪”必将战胜蒋介石

13、的“飞机加大炮” “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 “战胜蒋介石的作战方法,一般的是运动战。因此,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放弃,不但是不可免的,而且是必要的。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否则就不能取得最后胜利”,讲究打坦克、反空袭、反空降、反登陆作战的战法;以“零敲牛皮糖”的原则,不断歼灭和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依托坑道工事进行坚守防御;以战术、战役的反击大量歼灭敌人;重视兵力、火力对比和军队的伪装隐蔽;建立强大的后勤保障,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构成,四、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树立了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发展的新里程

14、碑,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确立,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制定了适用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系统地论述了关于研究和指导战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科学地提出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关于新时期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发展了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第一阶段:1975年1月到1976年10月 第二阶段:1976年10月到1981年6月 第三阶段:1981年6月到1985年6月 第四阶段:1985年6月军委扩大会议以后,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邓小

15、平()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1.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根源 2.如果工作做得好,世界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3战争不是解决国家、民族、阶级间利益矛盾的唯一手段,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无产阶级战争观的新拓展,邓小平强调,在现代条件下,“坚持人民战争”、“用劣势装备打败优势的敌人”仍然是我们重要的战略思想。 1.现代条件下仍然要坚持人民战争 2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思想的新发展 (1)强调人民战争要与时代发展的脚步相适应。

16、 (2)强调人民战争的内容要与现代军事斗争和国防建设的任务相一致。 (3)强调人民战争的形式要与现代战争的特点相吻合。 (4)强调从事现代战争条件下人民战争的人必须具有很高的素质,(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的军队,是邓小平通过对国际形势、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我军军情实际,进行科学分析后提出的,是新时期我军建设的纲领和实际工作的指南。 1.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2.要有合理的编制体制 3.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4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政治工作,(三)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直接关系着国防建设的成效。邓小平通过对国际形势的长期观察和深思熟虑,作出了国防建设包括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定,从而揭开了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新篇章。 1.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2.军民兼容、平战结合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