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德国教育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83353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教育学德国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比较教育学德国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比较教育学德国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比较教育学德国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比较教育学德国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较教育学德国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教育学德国教育(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 国 教 育,内容框架,第一节 德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第二节 德国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德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第二节 德国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一、教育行政制度 二、学校教育制度,一、教育行政制度,地方分权制:联邦、州、地区 中央-联邦教育和科学部 对各州教育宏观指导,非立法机构,主 要通过建议和控制拨款来影响各州教育 州-文化教育部 州最高教育行政机关,部长由州长任命 州议会负责教育立法,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前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职业技术教育 5、高等教育 6、师范教育,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前教育 对象:35岁 性质:非义务教育,入园收费,1学前教育,类型: 普通幼

2、儿园 特殊幼儿园 学校附设幼儿园 学前班 托儿所 森里幼儿园 白天的母亲,普通幼儿园,(1)公立幼儿园: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监督及辅导。 (2)私立幼儿园: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补助及辅导,但其教育理念及师资的聘任不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监督或控制。 (3)独立自主的幼儿园:不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补助及辅导,主要是家长缴费。,特殊幼儿园,这类幼儿园按幼儿残疾情况进行分类,如学习困难、失明、聋哑、部分失明和精神障碍及大脑迟钝等,提供专家照顾,实施融合教育,在公共教育中将残疾孩子的特殊教育与正常孩子的普通教育结合为一体。,学校附设幼儿园,适合于那些已达6周岁或下半年将达6周岁,但体格与智力均未达到入学标

3、准的儿童。通常与小学联为一体,以便为幼儿在后来的学习中顺利上学提供帮助。,托儿所,接受03岁儿童,主要是对双职工的子女实行保育,学前班,学前班与学校附设幼儿园一样,与小学相连,但它们针对的是5岁幼儿,以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白天的母亲,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部于1974年核准设立的幼儿保教计划。主要做法是:由政府提供少量经费,让一些年轻妇女在照管自己小孩之余,再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在白天照管12个小孩,以解决其实际困难。这些“白天的母亲”须参加短期培训,以获得科学育儿的知识 。,森林幼儿园,2000年致力于幼儿教育的人士纷纷在自然公园开辟成了“林间幼儿园”。园内有成片白桦林和灌木丛、草坪及清

4、澈的溪流。入托的孩子每天上午固定时间到这里集合,然后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自由活动,有的堆沙子做游戏,有的爬树、赛跑,有的观察蚂蚁、蜗牛午饭时,大家席地而坐,摆上在老师帮助下准备的食品,就像在郊外野餐一样享用自己亲手做的午餐。,特点:,1、教育者:家长是主人 2、形式:混龄编班 3、内容:自我保护教育 爱心教育 自理能力教育 4、时间:半日制,混龄编班,优势: 1、可满足孩子的交往需求 2、年龄大的孩子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3、孩子的角色在发展变化,混龄编班,1、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困难 2、容易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3、容易造成大年龄儿童争强好胜,混龄编班心理学依据,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儿童身

5、心发展的第一个加速期。在这一期间,幼儿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发展的“阶段性区分”的时限相对较短,可与成人和幼儿的发展性差异相比,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发展上又表现出了“接近性”和“渗透性”。,关于混龄教育 我们学校的经验表明了不同年龄的儿童间可以相互交往。年龄小的儿童可以看年龄大的儿童做事情并请他们进行说明解释。他们是很乐意这样做的,因为5岁儿童的心理比我们更接近3岁儿童的心理,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人们在成人与幼儿之间很少发现的交流与和谐。” -玛丽娅.蒙台梭利,关于混龄教育,“按年龄分班,对幼儿实行人为的隔离是对幼儿做的最残酷最不人道的事情之一。它打破了社会的契约,剥夺了生活的滋养,这是根本错误

6、的,由此还会滋生出许多罪恶”. -玛丽娅.蒙台梭利,关于混龄教育,自2000年以来,国内几个别幼儿园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才开始试行一种新的幼儿园教育形式混龄教育: 上海的儿童世界基金会杨浦幼儿园 北京昌平的金子幼儿园 广州沙角机关幼儿园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幼儿园等,2004 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半日制:只有半天安排上课 全日制:全天安排上课(除星期日外) 全时制:仅在下午一两点前安排上课 部分时间制:每周只有一两天安排上课,2、初等教育,性质:义务教育 学制:基础学校(1-4年级) 特色:宗教课、手工课 学生每学期取得一次学业成绩证书,3、中等教育,性质:义务教育

7、学制: 5-9年 特色:定向阶段(2年) 类型: (1)主体中学 (2)实科中学 (3)完全中学 (4)综合中学,定向阶段,学制:两年(5-6年级) 形式:独立于各中学(分流前考试) 隶属于各中学(推荐、考试) 特色:无留级制度,(1)主体中学,学制:5年(2+3) 内容:德语、数学、外语、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劳动课、音乐、艺术 和纺织品艺术加工、体育、宗教课 出路:1、转入实科中学或完全中学 2、进入各种职业学校,(2)实科中学,学制: 6年制(2+4) 内容:生物、物理、化学、历史和地理 以及现代外语等专业课程。 出路:1、毕业后接受2-3年的职业教育 2、优秀毕业生可入完全中学高年级

8、使其毕业生能够在工商业、行政 管理和社会部门承担起中级管理 人员的职务。,(3)完全中学,学制: 9年制 (2+4+3) 来历:原先是为少数上层家庭子女升大学作准 备的尖子学校。 内容:生物、物理、化学、历史和地理以及现 代外语等专业课程。尤其突出外语教 学,每个完全中学毕业生至少掌握 两门外语。 出路:获完全中学毕业证书直接升学,(4)综合中学,形式:把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这 三类中学综合在一起,兼有各类中学 的教育使命。 类型:一体化综合中学,合作式综合中学。,4职业技术教育,双元制特点: 1、场所-职业学校和企业 2、身份-学生与学徒 3、教师-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 4、教材-理论

9、教材与实训教材 5、内容-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 6、考试-专业知识考试与实训技能考试 7、证书-毕业证书与技能证书 8、经费-联邦政府与企业 9、法律-州政府法律与联邦职业教育法,双元制优点:,1、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2、培训机构根据新的技能需求迅速发展或调 整培训内容; 4、学生毕业后无需二次培训 5、缓解国家财政压力 6、学校与社会各界联系增多,双元制不足:,1、供求关系很容易出现不平衡 2、单个企业来承担培训费用的做法在很大程 度上造成了培训的失控 3、职业变动缺乏灵活性 4、缺乏高级能力的培训,在中级技能层面和 高级技能层面间缺乏渗透,“双元制职业培训形式的大学化”。,这种类型的高等院校

10、包括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这意味着,对德国广大的中学生来说,除了传统的文理中学的学历教育道路以外,还有一种与学历教育等值的、以职业实践为导向的有吸引力的学习过程可供选择。,4职业技术教育,(1)职业学校 (2)职业专科学校 (3)职业补习学校 (4)专科高中 (5)专科学校 “职业基础教育年” “职业预备教育年” 。,(1)职业学校,对象:绝大多数为主体中学毕业生 形式:提供职业义务教育的部分时间制学校。 年限:3年 特色: “双重训练制度” 出路:通过文化考核与职业实践获得毕业资格,就 可以进入职业生活,或升入高 一级的职业学 校继续学习。,(2)职业专科学校,对象:绝大多数为主体中学毕

11、业生 形式:全时制 年限:1年 特色:大多属于职业教育的预备教育 2/3是女学员 出路:毕业时授予职业补习学校、专科 学校的入学资格,(3)职业补习学校,对象:受过一定职业教育或已完成职业 义务教育的青年 形式:部分时间制、全时制 年限:3年或1年 特色:进修性质 出路:获实科中学毕业资格、升入专科 高中、就业,(4)专科高中,对象:实科中学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年限:两年 出路:升入高等专科学校,(5)专科学校,对象:受过一定职业训练或有一定实践 经验的青年 形式:全时制和部分时间制 出路:通过国家考试,可任幼儿园教养 员、企业管理员、技术员等,职业基础教育年 职业预备教育年,5、高等教育,

12、德国高等教育特色,1、本科教育起点高 2、授课方式强调习明纳 3、高等教育入学制度:证书制 4、注重教学科研相结合,5、高等教育,6、师范教育,机构:各级各类教师均需达到大学教育水平。师范教育的机构有高等师范学校与其他各种大学,高等师范学校作为独立的教育机构正在消失。 目标: 一种是按学校类型进行培养,即分别培养基础 学校、主体中学、 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教师 一种是按阶段进行培养,即分别培养初等教育阶段教师,中等教育第一阶段教师与中等教育第二阶段教师。,6、师范教育,阶段: 第一阶段为在高等学校学习阶段,结束后经第一次国家考试获得见习生资格; 第二阶段为见习阶段,师范见习生在专设的见习师范习明

13、纳完成见习训练,训练结束、经第二次国家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成为国家官员,这时如受学校聘请便可成为正式教师;如没有学校聘请、便成为失业者,前者终身享受教师待遇。,三、德国教育的特点,1、教育联邦主义 2、注重办教育的效率 3、出色的职业教育制度 4、以法律形式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 5、注重双重训练制职业教育 6、严格训练、注重实践,第三节 德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 1、主体中学与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的矛盾 2、职业教育与市场要求脱节 3、大学人满为患,教育失败现象严重,二、对策,1、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 2、实科中学、完全中学实行试读制 3、职业教育增加经费、扩充培训位置、增设普通教育课程内容、确定职业培训的 “关键性素养”。 4、大学:收取学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5、师范教育:增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