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12课 鸦片战争课件21 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83052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12课 鸦片战争课件21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12课 鸦片战争课件21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12课 鸦片战争课件21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12课 鸦片战争课件21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12课 鸦片战争课件21 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12课 鸦片战争课件21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12课 鸦片战争课件21 岳麓版必修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框架,一种形态: 两个时期: 两对矛盾: 两大历史主题: 两条基本线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救亡图存,谋求民族独立; 促进国家近代化(民主自由和富强) 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纪念鸦片战争一百七十五周年,导入:,这是一种美丽的花儿, 它鲜丽夺目,娇艳欲滴, 它的果实成熟饱满。,罂粟花,罂粟果,鸦 片,这是一种美丽的花儿,它鲜丽夺目,娇艳欲滴,它的果实成熟饱满。但是,将其果实的汁液进行提炼,即为鸦片。鸦片少量使用于医学,可以起到镇痛、止泻的作用,大量吸食则精神萎靡,中毒身亡。在中国近代伊始,曾因

2、为它而发生一场战争,即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 1、历史背景,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 2、原因深度:直接根本。 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等) 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朝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必然性),探究一 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要求:史论结合,语言简洁,表达准确,逻辑性强,联系鸦片战争前夕史实,概述鸦片战争的起因,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一)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中英双方的全方位对比告诉我们:英国资本主义迅

3、速发展迫切要求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仍在封建社会的末期,清政府腐朽落后,统治者愚昧无知,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成为西方殖民者理想的侵略对象,鸦片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二)参考以下材料讨论回答,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材料一 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

4、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这种观点不对。 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争夺原料和倾销本国商品;中国的禁烟运动只是为他们提供了借口。 此观点忽视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一、鸦片战争 1、历史背景 2、过程,识记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及重大事件,说出条约的内容,打开中国市场,1840-1842,英,清政府战败,签约,南京条约及附件,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一、鸦片战争 1、历史背景 2、过程 3、失败原因,通过合作探究,概述中国战败的原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求:标题化、要点化、序号化,探究

5、二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英国之所以能够率先打开中国的大门,是因为它在印度拥有强大的基地,并控制各大洋。此后的战争清楚地表明了中国令人绝望的军事劣势。英中两国的力量差距比西班牙征服者和阿兹特克人之间的力量差距还要悬殊得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材料三 下表是某同学找到的19世纪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的对比。,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中英力量对比悬殊,清军军纪败坏,清军军事装备落后,英军装备先进,材料四 中国人对

6、其敌人一方的一些错误观念令人瞠目:林则徐相信,英国人没有茶叶和大黄就活不下去,且认为英国士兵的双腿因打了绷带而不能伸展;一位御史提出,只要击中他们的脚就能致其死命,而耆英则报称这些夷人在夜里视力极差。 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五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清政府官员愚昧无知,腐朽落

7、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主观原因:清政府腐朽落后;清政府官员愚昧无知;军纪败坏,军事装备落后;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实力强大,尤其是军事装备先进,中英力量对比悬殊。,一、鸦片战争 1、历史背景 2、过程 3、失败原因 4、影响,通过合作探究,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要求:层次化、要点化、序号化,(1)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 (2)从现实和深远影响方面分析 (3)从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方面分析 (4)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方面分析,探究三 鸦片战争的影响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由于洋布畅销

8、,东南沿海一些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西方马克思在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鸦片战争用火和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潮流。 材料二 不管中国是否愿意,主动还是被动,五口通商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是世界走进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端。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思想上: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社会转型: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推动中

9、国迈向近代化。 外交上:由闭关锁国走向开放,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社会习俗: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社会习俗,从多种史观的视角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侵略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矛盾以及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至此革命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方列强的侵略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以及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知识拓展,从多种史观的视角审视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侵略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

10、系,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局面,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加速了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人们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知识拓展,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数量,3.6亿,人均 0.75便士,想一想,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英国把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1)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

11、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2)修约要求遭到拒绝,(直接原因),结合教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影响,2、过程,扩大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6-1860,英法出兵 美俄帮凶,清政府战败,签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识记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及重大事件,说出条约的内容,3、影响,(1)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和总税务司 (3)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结合教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影响,知识整合:比较两次鸦片战争,识记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及重大事件,说出条约的

12、内容,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英法两国,美俄帮凶,1856-1860,从沿海深入到内地,增开十一口,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继 续,扩 大,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知识结构,一、选择题 1、(学习目标1)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 ) 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 C D 2、(学习目标2、4)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结果是( ) A、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 B、列强大批入侵 D、中国开

13、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3、 (学习目标4)(2014新课标全国高考)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B,B,C、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B,C,D.,4、 (学习目标5)(2012北京高考)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解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在华利益 C

14、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5、 (学习目标2)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 数量增多 开始深入内地 由东部延伸到西部 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 B C D 6. 、(学习目标3、4、5)(2014江苏高考)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B,A,B,7. (学习目标1)2014新余期末质检 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

15、。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 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 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 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 8、(学习目标2)2014天津卷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C,C,二、非选择题,巩固学习目标4:通过合作探究,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要求: (1)史论结合,语言简洁,表达准确,逻辑性强 (2)书写认真,要点化,序号化 (3)说明史实不少于三个角度,二、非选择题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