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行业:传统路线面临调整、新型煤化工方兴未艾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6882469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3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化工行业:传统路线面临调整、新型煤化工方兴未艾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煤化工行业:传统路线面临调整、新型煤化工方兴未艾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煤化工行业:传统路线面临调整、新型煤化工方兴未艾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煤化工行业:传统路线面临调整、新型煤化工方兴未艾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煤化工行业:传统路线面临调整、新型煤化工方兴未艾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化工行业:传统路线面临调整、新型煤化工方兴未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化工行业:传统路线面临调整、新型煤化工方兴未艾(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暂无评级暂无评级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煤化工煤化工 2011 年年 12 月月 30 日日 市场表现市场表现 传统路线面临调整、新型煤化工方兴未艾传统路线面临调整、新型煤化工方兴未艾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煤化工专题报告: 资源、 技术与政策主导 行业发展,关注技术领先、煤化工工程、 设备及服务企业 20111222 基础化工行业高级分析师 曹小飞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850511020004 电话:021-23219267 Email:caoxf 联系人 易团辉 电话:021-23219737 Email:yith 联系人 张瑞 电话:021

2、-23219634 Email:zr6056 资源禀赋与能源价格决定我国发展煤化工。资源禀赋与能源价格决定我国发展煤化工。能源价格是主导全球基础化工原材料生 产工艺的核心因素,全球煤炭价格要远低于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煤化工工艺具备一 定的成本优势。“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的基本格局,而新型煤化工基本以 最低端、廉价的褐煤为原材料,发展煤化工有利于缓解国内石油、天然气供需矛盾 并提升煤炭行业的盈利能力。 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严重,结构调整是未来发展趋势。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严重,结构调整是未来发展趋势。传统煤化工包括煤炼焦产业 链、煤经合成氨制化肥产业链以及煤经电石制 PVC 产业链。由于技术门

3、槛较低, 国内传统煤化工行业产能过剩较为严重,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为向西部转移并不断提 升企业规模、装备和技术水平。 技术制约将有望逐渐突破,新型煤化工发展空间巨大。技术制约将有望逐渐突破,新型煤化工发展空间巨大。新型煤化工主要包括煤制乙 二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油和煤制醇醚。目前,煤制烯烃技术成熟,有 望快速发展;煤制天然气技术也较为成熟,但是受煤炭价格影响较大,要重点关注 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以及煤制天然气项目能否并入现有天然气管道运输;煤制 乙二醇领域的需求缺口较为明确,但是其核心技术“加氢催化”有待进一步完善;煤 制油仅适合做战略技术储备,不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煤制醇醚技术非常成

4、熟,但 是企业发展较为超前,而下游需求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相关政策。此外,国内新型煤 化工项目在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消耗等方面均有待更进一步。 重点关注三类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三类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 国内煤化工行业发展将带来三类投资机会: (1) 拥有煤化工核心技术的企业以及相关服务企业; (2)为煤化工提供工程设计及建设 的工程类企业; (3)为煤化工项目提供设备类企业,其中提供压力容器和空分设备 的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风险揭示。风险揭示。煤炭价格上涨风险;水资源供给压力风险;煤化工技术风险以及行业竞 争加剧风险。 深度行业报告 深度行业报告 行行行行业业业业专专专专题题题题研研研研究究究究 证券

5、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行业专题研究煤化工行业 1 目目 录录 1. 资源禀赋与价格决定我国积极发展煤化工4 1.1 能源价格是主导有机化学品生产工艺的核心因素4 1.2 原油价格高企,煤化工工艺具备一定成本优势4 1.3“富煤、缺油、少气”能源格局决定我国走煤化工之路.5 2. 产能过剩严重,传统煤化工将以结构调整为主 5 2.1 煤炭主要品种及其用途6 2.2 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6 2.3 规模化与淘汰落后产能是趋势.7 3. 技术尚需再进一步,新型煤化工潜在空间巨大 8 3.1 煤制乙二醇,国内需求缺口较大,但技术有待突破 8 3.2 煤制天然气,技

6、术成熟,关键看管输与价格 12 3.3 煤制烯烃,装置较为成功,待进一步推广15 3.4 煤制油,具有战略意义,不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18 3.5 煤制醇醚,企业超前发展但需求不明朗,有待政策进一步支持 .19 4 建议关注煤化工工程、服务及技术领先企业.21 5 风险揭示 .2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行业专题研究煤化工行业 2 图目录图目录 图 1 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价格(美元/百万热值单位) 4 图 2 中国、美国和欧洲资源储量对比(折合十亿吨原油)5 图 3 全球主要国家化石能源剩余可开采年限(年).5 图 4 中国动力煤、焦煤、无烟煤价格走势6 图 5 煤化工产业链

7、图6 图 6 2001-2010 年中国焦炭产量及增长率 .7 图 7 2001-2010 年中国电石产量及增长率 .7 图 8 2001-2010 中国合成氨产量及增长率 .7 图 9 2010 年 5 月以来中国焦化、电石和合成氨行业开工率 7 图 10 乙二醇上下游简要产业链8 图 11 2009 年全球乙二醇下游需求结构 .8 图 12 2000-2010 年中国乙二醇供需情况.9 图 13 2006 年以来中国乙二醇和乙烯价格 .9 图 14 乙烯法乙二醇生产流程图10 图 15 煤制乙二醇生产流程图 .10 图 16 乙二醇生产工艺经济性对比 11 图 17 主要能源的利用效率(%

8、) 12 图 18 2010 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折亿吨油当量).12 图 19 2000-2010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及消费量(亿 m3).12 图 20 煤制天然气主要工艺.13 图 21 三种 SNG 工艺生产的天然气成本(元/m3)14 图 22 2008 年中国乙烯下游需求结构.15 图 23 2000-2010 年中国乙烯供需情况.15 图 24 中国丙烯下游消费结构 .16 图 25 2000-2010 年中国聚丙烯供需情况.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行业专题研究煤化工行业 3 图 26 我国煤制烯烃工艺图.16 图 27 烯烃生产工艺经济性对比17 图 28

9、2000-2010 年中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万吨).18 图 29 2010 年中国甲醇下游需求结构.19 图 30 2001-2010 年中国甲醇供需数据.19 图 31 2001-2009 年我国二甲醚产能、产量及开工率.20 图 32 60 万吨煤制烯烃项目 130 亿总投资构成21 表目录表目录 表 1 中国已建、在建和规划中的煤制乙二醇项目不完全统计. 11 表 2 中国已建、在建或规划中的煤制天然气项目不完全统计.14 表 3 中国已建、在建或规划中的煤制烯烃项目不完全统计17 表 4 中国煤制油项目现有及规划不完全统计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行业专题研究煤化

10、工行业 4 1. 资源禀赋与价格决定我国积极发展煤化工资源禀赋与价格决定我国积极发展煤化工 1.1 能源价格是主导有机化学品生产工艺的核心因素能源价格是主导有机化学品生产工艺的核心因素 能源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基石,工业革命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先后取得快速的发展,以这三种能源为基础的煤化工、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也纷纷成煤化工、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也纷纷成 为相应年代热门的化工产品生产工艺,其中能源价格是主导这一进程的核心因素为相应年代热门的化工产品生产工艺,其中能源价格是主导这一进程的核心因素。从理 论上讲,所有的有机化学品均可以通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原材料生产。 煤化工是

11、指以煤炭为原材料,经化学加工使煤炭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 化学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在 20 世纪,煤化工曾形成相当完整的体系,不过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等廉价能源的发现使得 许多有机化工品改用石油、天然气生产,从而取代了煤化工的主体地位。目前,全球基 础有机化学原材料仍以石油化工为主要生产工艺,页岩气的开采使得天然气工艺有望继 续保持其低成本优势,而煤化工在中国发展最好,特别是煤焦化加工、煤制合成氨和煤 制 PVC 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1.2 原油价格高企,煤化工工艺具备一定成本优势原油价格高企,煤化工工艺具备一定成本优势 能源价格是主导基

12、础有机化学品生产用原材料来源的最核心因素。在 20 世纪,石 油化工之所以能够大范围取代当时蓬勃发展的煤化工,主要是因为当时在中东发现了大 量的原油, 在 1900-1973 年间全球原油价格始终在 1-2 美元/桶之间波动, 较低的原油价 格使石油化工具有丰富、廉价的原材料,从而使得采用石油化工路线生产的产品具备较 强成本优势,并成为全球主流的化工品生产工艺。 受全球能源需求的攀升、欧佩克成立、伊朗伊斯兰战争等因素影响,全球原油价格 大幅上涨,而且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新增原油探明储量有限。1987-2010 年,欧 佩克原油价格从 3.09 美元/百万热值单位上涨到 13.47 美元/百

13、万热值单位,累计涨幅为 335.24%, 同期日本进口 LNG (液化天然气) 、 进口动力煤价格累计涨幅分别为 225.40% 和 154.80%,煤炭价格的涨幅要远低于石油和天然气。2010 年,全球石油(欧佩克原 油)、天然气(日本 LNG)、煤炭(日本进口动力煤)的百万热值单位年度平均价格分 别为 13.47 美元、 10.91 美元和 4.42 美元, 煤炭价格仅为石油、 天然气的煤炭价格仅为石油、 天然气的 0.33 倍和倍和 0.40 倍,煤炭资源的价格优势较为明显倍,煤炭资源的价格优势较为明显。 图图 1 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价格(美元 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价格(美元/百万热值单位

14、)百万热值单位)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 欧佩克原油价格(CIF)日本LNG(CIF) 欧洲天然气价格(CIF)日本进口动力煤(CIF) 资料来源:BP 能源统计 2011,海通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行业专题研究煤化工行业 5 由于煤炭价格长期低于原油和天然气,因而采用煤化工路线生产化工品具备一定的 成本优势。目前在我国大规模推广的煤制 PVC 等项目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国内其 成本要低于以石油为原材料的乙烯路线。 1.3“富煤、缺油、少气

15、富煤、缺油、少气”能源格局决定我国走煤化工之路能源格局决定我国走煤化工之路 除能源价格外,资源储量也是决定化工工艺的重要因素。从全球来看,煤炭资源储 量约合 4829 亿吨(折标准原油),分别是原油储量(2120 亿吨)、天然气储量(折合 1705 亿吨标准原油)的 2.28 倍和 2.83 倍,全球煤炭、原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分别为 129 年、54 年和 59 年。 我国能源的基本格局是我国能源的基本格局是“富煤、 缺油、 少气富煤、 缺油、 少气”, 根据 BP 能源统计 2011 数据, 2010 年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为 642、20、26 亿吨标准原油,储采比分别为 36、

16、 9、29 年。此外,BP 对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的预测数据非常保守,目前一致认为我国煤炭 资源的剩余可使用年限在 100 年左右。 根据新疆煤炭工业管理局公布的数据, 在“十一五” 期间,仅新疆就增加煤炭探明储量 2500 亿吨(约合 1402 亿吨标准原油),预测的远景 储量约 2.1 万吨(约合 1.18 亿吨标准原油)。 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决定我国发展煤化工具有资源优势。目前我国煤炭资源所在地 与使用地存在不匹配格局,从而造成“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调”的局面,在煤炭和水资源丰 富地区发展煤化工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我国也是煤化工最为发达的国家, 煤制合成氨、 煤制 PVC 等都取得较大的成就,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油等项目均在我国建立 了示范装置,未来煤化工将是我国基础化工原材料的主要生产路线之一。 图图 2 中国、美国和欧洲资源储量对比(折合十亿吨原油) 中国、美国和欧洲资源储量对比(折合十亿吨原油)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美国加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