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章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70269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174 大小:27.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章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章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章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章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章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章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章讲义(1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机械系统设计,本章学习目的: 了解机械系统的特点和要求,了解应采取的措施, 掌握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律。 本章内容及其学习路线: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要求(三要求)-满足要求 应该采取的措施(六措施)-措施的应用方法。 本章学习重点: 传动机构中反向间隙的消除方法、滚珠丝杠、滚动 直线导轨的使用方法。,第二章 机械系统设计,2.1 概述 2.2 传动机构的设计 2.3 导向机构的设计 2.4 支承部件的设计 2.5 执行机构的设计,一、机械系统的组成 机械系统的结构根据运动、力、空间的要求千变万化,但把它们按所起的作用可以仅分成三种(如果包含执行机构可分四种):传动机构、导向机构、支承

2、机构、(执行机构),2.1 概述,一、机械系统的组成 1、传动机构:完成运动和力的传递和变换 比如:电机轴的转动通过丝杠部件转换成直线运动、齿轮传动、带轮传动等。,2.1 概述,哪些机构属于传动机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2、导向机构:保证运动正确性 如:机床工作台导轨。,有哪些导轨类型?,常见滑动导轨截面,3、支承机构:保证各部件和零件的空间位置 如:机器之架,机床床身等,4、执行机构:完成主功能 由于它的重要性往往会独立作为一种机构。但是 本质上讲它是由传动、导向、支承三大机构组合而成。,二、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系统的要求 1、高精度 是保证整个机电系统精度的基础。 2、快速响应 接受控制

3、指令快速运行。 3、良好稳定性 抗干扰、长期可靠工作。 什么影响高精度 ? 什么影响快速响应 ? 什么影响良好稳定性?,2.1 概述,稳、准、快,如何实现?,二、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系统的要求(续) 影响高精度的主要因素: 1、传动机构的间隙 2、受力元件的变形 3、运动件之间的摩擦 4、制造装配误差 运动传递系数及其分配也会影响精度的大小(如传动比和各级传动比的分配),2.1 概述,二、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系统的要求(续) 影响快速响应性的主要因素: 1、运动件的惯量 2、运动件间的阻尼 3、机械构件的刚度 4、运动传递系数及其分配(如传动比和各级传动 比的分配),2.1 概述,二、机电一体

4、化系统对机械系统的要求(续) 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机械系统刚度 2、机械系统的阻尼 3、机械系统的惯量,2.1 概述,机械系统不稳定的表现: 爬行、振动,二、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系统的要求(续) 总结:影响机械系统稳态和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有: 间隙 摩擦 刚度 惯量 阻尼 传动比 为实现机械系统的高精度、快速响应、稳定性,需采取措施: 消除传动间隙 减小摩擦 提高刚度 减小惯量 阻尼适中 最佳传动比和传动比最佳匹配等。,2.1 概述,针对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几大结构, 传动机构:考虑与伺服系统相关的精度、稳定性、快速响应等伺服特性 导向机构:考虑导向精度、低速爬行现象 支承机构:考虑刚

5、性 执行机构:考虑灵敏度、精确度、重复性、可靠性,2.1 概述,三、满足三大要求(稳、准、快)在设计时应采取的六条措施 1、消除反向传动间隙 2、采用低摩擦阻尼传动件(滚动摩擦传动件) 3、最佳传动比和传动比最佳匹配 4、缩短传动链(采用直接驱动) 5、提高传动与支承刚度 6、采用现代设计方法 本章将把前5条措施贯穿在传动机构设计和导向机构设计等节中讲解。,2.1 概述,第二章 机械系统设计,2.1 概述 2.2 传动机构的设计 2.3 导向机构的设计 2.4 支承部件的设计 2.5 执行机构的设计,本节学习以下几个内容: 一、传动机构的要求及其类型 二、齿轮传动消除反向间隙方法 三、滚珠丝杠

6、的应用 四、锥环无键连轴器 五、其它传动机构 六、最佳传动比和传动比最佳匹配,2.2 传动机构的设计,一、传动机构的要求及其类型 1、对传动机构的要求 传动机构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械系统中主要组成部分,对机械系统的要求也是对传动机构的要求,即 高精度、快速响应、稳定性三要求,要达到三要求也需采用前面提到的六措施。具体可归纳为: 消除传动间隙 摩擦小 传动比最佳匹配 刚度大(传动链短等) 阻尼适中 转动惯量小且和驱动元件(如电机)惯量匹配。,2.2 传动机构的设计, 在不影响系统刚度的条件下,传动机构的质量和转动惯量要小;转动惯量大会对系统造成机械负载增大(T电=T负+J);系统响应速度变慢,灵

7、敏度降低;系统固有频率下降,产生谐振;使电气部分的谐振频率变低。 刚度越大,伺服系统动力损失越小;刚度越大,机器的固有频率越高,不易振动( );刚度越大,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机械系统产生共振时,系统中阻尼越大,最大振幅就越小,且衰减越快;但阻尼大会使系统损失动量,增大稳态误差,降低精度,故应选合适阻尼。 静摩擦力要小,动摩擦力要小的正斜率;或者会出现爬行。,1、对传动机构的要求(续),关于摩擦 摩擦力可分为三种: 静摩擦力、库仑摩擦力和粘性摩擦力(动摩擦力=库仑摩擦力+粘性摩擦力)。 负载处于静止状态时,摩擦力为静摩擦力,随着外力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值发生在运动前的瞬间。运动一开始,静摩擦力

8、消失,静摩擦力立即下降为库仑摩擦力,大小为一常数F=mg,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摩擦力成线性的增加,此时的摩擦力为粘性摩擦力(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尼称为粘性阻尼)。 摩擦对机电一体化伺服系统的主要影响是: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引起系统的动态滞后和产生系统误差;在接近非线性区,即低速时产生爬行。 根据经验,克服摩擦力所需的电机转矩Tf与电动机额定转矩TK的关系为0.2TKTf0.3 TK,爬行就产生在这非线形区。 在使用中应尽可能减小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的差值;并使动摩擦力尽可能小且为正斜率较小的变化 。,关于爬行 当丝杠1作极低的匀速运动时,工作台2可能会出现快一慢或跳跃式的运动,这种现象称为爬行。,低

9、速进给爬行现象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之差,这个差值越大,越容易产生爬行。 进给传动系统的刚度K越小、越容易产生爬行。 运动速度太低。,不发生爬行的临界速度 临界速度可按下式进行估算 (m/s) 式中 F-静、动摩擦力之差(N); K-传动系统的刚度(Nm); -阻尼比; m-从动件的质量(kg)。 以下两种观点有利于降低临界速度: 适当的增加系统的惯性J和粘性摩擦系数f,有利于改善低速爬行现象,但惯性增加会引起伺服系统响应性能降低;增加粘性摩擦系数也会增加系统的稳态误差,设计时应优化处理。,消除爬行现象的途径(实际做法) 提高传动系统的刚度 a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

10、高各传动件或组件的刚度,减小各传动轴的跨度,合理布置轴上零件的位置。如适当的加粗传动丝杠的直径,缩短传动丝杠的长度,减少和消除各传动副之间的间隙。 b尽量缩短传动链,减小传动件数和弹性变形量。 c合理分配传动比,使多数传动件受力较小,变形也小。 d对于丝杠螺母机构,应采用整体螺母结构,以提高丝杠螺母的接触刚度和传动刚度。,消除爬行现象的途径(实际做法) 减少摩擦力的变化 a用滚动摩擦、流体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如采用滚珠丝杠、静压螺母、滚动导轨和静压导轨等。从根本上改变摩擦面间的摩擦性质,基本上可以消除爬行。 b选择适当的摩擦副材料,降低摩擦系数。 c降低作用在导轨面的正压力,如减轻运动部件的重量

11、,采用各种卸荷装置,以减少摩擦阻力。 d提高导轨的制造与装配质量,采用导轨油等都可以减少摩擦力的变化。,关于阻尼 在系统设计时,考虑综合性能指标,一般取0.5 0.8之间。 关于刚度 采用弹性模量高的材料,合理选择零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对齿轮、丝杠、轴承施加预紧力等方法提高系统的刚度。 对于伺服机械传动系统,增大系统的传动刚度有以下好处: (1)可以减少系统的死区误差(失动量),有利于提高传动精度; (2)可以提高系统的固有频率,有利于系统的抗振性; (3)可以增加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关于谐振频率 对于闭环系统,要求机械传动系统中的最低固有频率(最低共振频率)必须大于电气驱动部件的固有频率

12、。 对于机械传动系统,它的固有频率取决于系统各环节的刚度及惯量,因此在机械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中,应尽量降低惯量,提高刚度,达到提高传动系统固有频率的目的。 一般要求机械传动系统最低固有频率WOI300rads,其他机械系统WOI600rads。,关于间隙 对于系统闭环以外的间隙,对系统稳定性无影响,但影响到伺服精度。 对于系统闭环内的间隙,在控制系统有效控制范围内对系统精度、稳定性影响较小,但反馈通道上的间隙要比前向通道上的间隙对系统影响较大。,2、传动机构的类型 (1)齿轮传动(直齿、斜齿、锥齿、蜗轮蜗杆、齿轮齿 条、谐波齿轮) (2)丝杆螺母传动(T 型螺纹、滚珠丝杠) (3)带轮传动(同

13、步齿形带、三角带、平带等) (4)链轮传动 (5)非线性杆件传动(曲柄连杆、凸轮挺杆等) 齿轮、滚珠丝杠、同步齿形带是最常用的传动,2.2 传动机构的设计,2、传动机构的类型(续),2.2 传动机构的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一、传动机构的要求及其类型 二、齿轮传动消除反向间隙方法 三、滚珠丝杠的应用 四、锥环无键连轴器 五、其它传动机构 六、最佳传动比和传动比最佳匹配,2.2 传动机构的设计,二、齿轮传动消除反向间隙方法 1、圆柱齿轮,A,B,2.2 传动机构的设计,a.偏心轴套消隙法 转动偏心套1使电机的 轴心上下调整从而改变 两齿轮的中心距 特点: 结构简单 不能自动调整 间隙不能完全消

14、除 仅适合直齿轮,2.2 传动机构的设计,b. 轴线垫片调整法 1,2两齿轮相互啮合,其分度圆弧齿厚沿着轴线方向略有锥度。,2.2 传动机构的设计,c.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2.2 传动机构的设计,c.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2、斜齿轮,2.2 传动机构的设计,2、斜齿轮,2.2 传动机构的设计,3.锥齿轮,2.2 传动机构的设计,4.齿轮齿条,2.2 传动机构的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本节学习以下几个内容: 一、传动机构的要求及其类型 二、齿轮传动消除反向间隙方法 三、滚珠丝杠的应用 四、锥环无键连轴器 五、其它传动机构 六、最佳传动比和传动比最佳匹配,2.2 传动机构的设计,丝杠螺母机构的

15、传动形式,丝杠螺母机构又称螺旋传动机构,用来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A、按功能分为: 有传递能量(千斤顶,螺旋压力机); 有传递运动(工作台的进给丝杠); 调整位置(螺旋测微器)。 B、按运动副分为: 滑动摩擦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自锁功能,但摩擦力大,传动效率低; 滚动摩擦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摩擦力小,传动效率高。,三、滚珠丝杠的应用 在传动机构中需要把转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时采 用丝杠传动是一种精度高、功率大、刚度大的好方法。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往往多采用梯形螺纹滑动摩擦副丝杠,而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为了达到“三要求”常采用滚珠丝杠副。因为滑动摩擦副丝杠摩擦系数

16、大且静、动摩擦系数差别大,在小运动量控制时会产生爬行现象,严重影响精度和快速响应性。而滚动摩擦副丝杠摩擦系数小,静、动摩擦系数差别小,因此不会产生爬行现象,能快速跟随控制指令运行,具有良好的伺服性。滚珠丝杠副还有很多优点。是目前数控机床必不可少的传动件。,2.2 传动机构的设计,两种不同摩擦副丝杠特点比较 滑动摩擦副丝杠: 优点 缺点 结构简单 摩擦阻力大 加工方便 传动效率低(3040) 具有自锁功能 适于低速传动机构 滚珠丝杠: 摩擦阻力小 结构复杂 传动效率高(9298) 制造成本高 运动具有可逆性 不能自锁 传动精度高 刚度好 使用寿命长,2.2 传动机构的设计,滚珠丝杠简介,2.2 传动机构的设计,滚珠丝杠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