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膏肓腧穴法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6859489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炙膏肓腧穴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炙膏肓腧穴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炙膏肓腧穴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炙膏肓腧穴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炙膏肓腧穴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炙膏肓腧穴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炙膏肓腧穴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页-千本中医易学书籍阅读下载 炙膏肓腧穴法炙膏肓腧穴法 六二易学中医网 提供千本中医易学电子书的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本网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振兴中医提供一个平台 ,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我们还有一个姊妹网站,蓄德网,提供道家和其他宗教的书籍,包含整部道藏,整理完毕有也有千本书 以上,目前正在整理资料中,当您看到这本书时,可能他已经长大. 六二易学中医网: 蓄德网 第2页-千本中医易学书籍阅读下载 目录目录 孙真人千金方论 王唯一明堂铜人灸经 量同身寸法第一 正坐伸臂法第二 揣骨定穴高下法第三 定穴相去远近法第四 钩股按穴取平法第五 参验求穴法第六 坐点坐灸法第七 石用之取穴别法第八 叶潘

2、等取穴别法第九 灸讫补养法第十 跋 第3页-千本中医易学书籍阅读下载 炙膏肓腧穴法孙真人千金方论炙膏肓腧穴法孙真人千金方论 属性:膏肓 穴,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取穴法令人正 坐 ,曲 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动摇,从胛骨上角摸 索全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 根据胛骨之里肋间空处,去胛骨容侧指许,摩 KT肉 之表筋间空处,按之自觉牵引胸户中,灸两胛中各一处,至六百壮,多至千壮。当觉气 下砻砻然 ,如流水状,亦当有所下出。若无停痰宿疾,则无所下也。若病患已困不能正坐, 当令侧卧,挽一 臂令前求取穴灸之也。求穴大较,以

3、右手从右肩上住指头表所不及者是也。 左手亦然,乃以前法灸 之。若不能久正坐,常伸两臂者亦可伏衣袱上,伸两臂,令人挽两胛 骨使相离,不尔,胛骨覆穴不 可得也。所伏衣袱,当令大小常定,不尔,则失其穴也。此灸 讫后,令人阳气康盛,当消息以自补 养。取身体平复,其穴近第五椎,相准望取之。 论曰昔秦缓不救晋侯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 ,针药所不及,即此穴是也。时人拙 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 难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无疾 不愈矣。 炙膏肓腧穴法王唯一明堂铜人灸经炙膏肓腧穴法王唯一明堂铜人灸经 属性:膏肓 二穴,在第四 下两傍相去各三寸,主无所不疗,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 逆 ,发 狂健忘。又取穴之法

4、令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 支肘,勿令臂动摇也。从胛骨上角摸索至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从胛骨之里 , 去 胛容侧指许,摩KT 去表肋间空处,按之自觉牵引于肩中,灸两胛中一处,至百壮,多至五 百壮。 当觉下砻砻似流水之状,亦当有所下出,若得痰疾,则无所不下也。如病患已困,不 能正坐,当令 侧卧挽上臂,令前取穴灸之。又以右手从左肩上住,指头所不及者是穴也。 左取亦然,乃以前法灸 之。若不能久坐,当伸两臂,令人挽两胛骨使相离,不尔,即胛骨覆 其穴,灸之无验。此灸讫后 ,令人阳气康盛,当消息以自补养。论曰昔在和缓不救晋侯之 疾,以其膏之上、肩之下,针药不

5、能及,即此穴是也。人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病难遣。若 能用心以方便,求得灸之,无疾不愈,出 千金、外台方。 炙膏肓腧穴法量同身寸法第一炙膏肓腧穴法量同身寸法第一 属性:千金方云尺寸之法,根据古者八寸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 。亦 有长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外台方亦同上 法。又一云三寸者,尽一中指也。圣惠方云今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 纹相去 为一寸。自根据此法,疗病多愈。今以此为定穴取寸,石藏用亦用圣惠方为准。以 蜡纸条子或 薄篾,量患人男左女右手中指中节横纹上下相去长短为一寸,谓之同身寸(若曲 指节旁取指侧中节 上下两交角相去远近

6、为一寸。若伸指即正取中指自上节下横纹至中节中, 从 上第二条横纹长者相 去远近为一寸。当曲指一寸长短,亦相符合。然人之身手指,或有异者 。至于指纹亦各不同,更在 此意详度之也。)此折纸篾与同身寸相等为六寸,逐寸以墨界之 ,勿令长短,有所出入不同,截断 收之,俟以此量灸穴。自脊中第四 下停,分两旁各三寸 为膏肓 ,足太阳膀胱经脉气之所发也。 r蜡纸样p06-d16a1.bmpr r竹篾样p06-d16a2.bmpr r手厥阴经图p06-d16a3.bmpr r手太阴经图p06-d16a4.bmpr 第4页-千本中医易学书籍阅读下载 r屈指量寸法图p06-d16a5.bmpr r伸指量寸法图p06

7、-d16a6.bmpr 炙膏肓腧穴法正坐伸臂法第二炙膏肓腧穴法正坐伸臂法第二 属性:令患人用墩椅正坐,两足平蹋至地,膝与髀股高下俱平,两足相并,足趾前齐,尽脱去 上体 衣服(若不尽脱,则衣袖束臂,不能使胛骨相离,取穴不得。若气怯畏寒,则反着衣,以臂 穿 袖,令领在胸前颈下,以襟交覆腰间,墨点定穴。灸时更着背心,以带束近穴处,勿令与 坐炷下火 相碍。)曲脊伸臂,以两手按膝上,令中指当膝盖中,两大指紧相并,指头与膝盖 骨前齐,微用力 直举。腕中勿令斜屈动摇(段彦聪仲谋大夫云石藏用谓以左手按右膝,右 手按左膝,则胛骨开。 尝试用其说,则两手相交,腕有高下胛骨亦蹈之,偏侧当止,如旧法 以左手按左膝为是

8、。) r正坐伸臂法图p06-d16a7.bmpr 炙膏肓腧穴法揣骨定穴高下法第三炙膏肓腧穴法揣骨定穴高下法第三 属性:令患人正坐,曲脊伸臂。以指揣项后脊骨,自第一 至第五 (更有大 ,在第一 上 宛宛 陷中,非有骨也。有骨处即是第一 ,二字千金方古方并作“椎”。王唯一校定明堂 经改 木旁为佳。)逐 以墨点记之,令上下端直分明(墨点讫,便以蛤粉 干,即免有擦 动。)自第四 至第 五 ,更以蜡纸或篾,比量两 上下相去远近,折为三分,亦以墨 界脊上 间,取第四 下二分微多 ,第五 上一分微少,用浓墨圈定,此是灸穴。相去六寸 之中,以为两穴高下远近之准(千金方 谓穴近第五 ,用准望取之,故谓 上三分之

9、一 也。)更量两 ,相去则同身寸一寸三分七厘微缩。有 无大段,长短不同,以参合甲乙经 自大 至脊 并二十一 ,共长三尺之法,若 骨分明,纵有不 同,穴以 数为定。 若以大 至尾 骨三尺法校之,则令其人平身正立,用劲直杖子,以地比度至脐 中心截 断, 回杖子于背上,当脊骨中杖子尽处,即是第十四 下,第十五 上,当中命门穴也。又 自命 门穴上,以同身寸量一尺三寸五分,即是第四 下九分七厘,第五 上四分,其两旁各三寸 ,乃膏肓 穴也。若自第一 比向下,则当同身寸五寸一分有余是也。然人身上下停长短各 自不同 ,大概当以 骨为定也。王冰注素问云脊节为椎,脊穹为 。 r揣椎骨定穴高下法p06- d16a8

10、.bmpr r量脐心法p06-d16a9.bmpr r量命门穴上尺寸法p06-d16a10.bmpr 炙膏肓腧穴法定穴相去远近法第四炙膏肓腧穴法定穴相去远近法第四 属性:用先截量下同身六寸蜡纸或篾,横置脊骨第五 上中央,墨圈定处。令寸数界尽当墨圈 中 心 两头,平直各三寸,勿令展缩,于纸篾两头尽处,以墨圈之。令圈大小直径三分(千金方 云 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灸。炷务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以意商度之。小谓小儿, 弱谓虚弱之 人也。)一半在纸篾头内,一半在纸篾头外,令与脊中第五 二墨圈定高下处。 三圈相直,以为两穴 相去远近之准。 定穴相去远近之图 r艾炷大小样式p06-d16a11.bmpr

11、第5页-千本中医易学书籍阅读下载 炙膏肓腧穴法钩股按穴取平法第五炙膏肓腧穴法钩股按穴取平法第五 属性:又用前量同身寸纸篾,自脊中第五 上中央,墨所圈处,照脊骨端直向下,比量四寸, 至 第 七,以墨点记。自墨点却两边向上斜量至灸穴圈中心,使各恰当同身寸之五寸,以为两穴 高下 平直之准。 r钩股取穴之图p06-d16a12.bmpr r钩股按穴取平法图p06-d16a13.bmpr 炙膏肓腧穴法参验求穴法第六炙膏肓腧穴法参验求穴法第六 属性:令患人平身正坐,自以右手从右肩上住附项,伸指直搭背上,以墨记其中指指头所及处 。左 手亦然,记之。又以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其四肋自胛骨横

12、排至脊 骨 上,用力按摩。如觉隐指,是筋而非骨。千金方谓,筋间空处,疑四肋肋字为误。而 王唯一于 铜人灸经中,又并改筋间为肋间,及以右手从右肩上住亦同。千金翼改为 左肩上住,若以 右手搭左肩,则指之所及在第五椎下,去穴甚远,皆非是,当以方为正也。 )灸穴当三间之中。根 据胛骨下容侧指许,摩KT 肉之表,于筋间空处穴上按之。自觉牵引胸肩 中,(千金翼云牵引 肩中,石藏用人用篦子或筋头按穴欲其坚实,令患人易觉也。)及 照 所圈灸穴,在先记患人指所及 处之下,或旁侧指不可及处,以验穴之是非。然指有短长,肤 有丰瘦,若相合固善。如不合,即不 可以此一端,遂废余法。亦有人胛骨去脊骨相远,过同 身寸三寸以

13、上者,即难用脊 两旁各三寸之 法,但求四肋三间之中,根据胛骨下容侧指许为穴 可也。 r参验求穴法p06-d16a14.bmpr 炙膏肓腧穴法坐点坐灸法第七炙膏肓腧穴法坐点坐灸法第七 属性:坐炷下火时,令患人一根据点穴时,正坐伸臂、头、项、肩、背、手、足、腕、膝不得少 有欹 侧,伸缩改易。即及臂中举按用力轻重,亦常令匀。若一事稍异于前,胛骨便辄相近,覆闭 灸穴艾炷,即在骨上;或胛骨开而相远,动争寸余,火气不入穴窍,徒受苦楚,无所益也。 若不失 其穴,灸至数壮,觉胛骨中通热而不甚痛,意自快畅(石用之云当觉臂中习习然也 。)至数十壮后 ,或若腕中酸辛,若以机支,或用软帛于肘上腕中连束二臂,令缓急得所

14、, 亦能少助。盖手欲按而 臂欲举,故腕中费力,或少休顷刻亦无害,但要安顿身体四肢一如前 耳。如日灸五十壮,累至数百 为佳。千金方云灸六百壮,至千壮,当觉气下砻砻然如 流水状,亦当有所下,其治疾之效甚 众且敏(有上气喘满,实时平减者,有妇人经候不通已 八月,灸两日而下者,如此之类甚多。)穴至 在上而最能下气,非它穴药石之比,而又无所 不治,有疾者宜留意焉。 r坐点坐灸法图p06-d16a15.bmpr 炙膏肓腧穴法石用之取穴别法第八炙膏肓腧穴法石用之取穴别法第八 属性:石藏用,字用之,京师大医也。其治疗方术一从古法,亦多为人灸此穴。其取穴法令 患人 床榻上盘膝正坐,随人之肥瘠大小,置栲栳或垫枕之

15、类,以衾絮冒之。令两臂相交,平伏其 上,余亦相同。乃用千金方不能久坐伸臂使伏衣袱上之意也。其用坚物云,欲大小高下 常定胜 于衣袱。但臂之伸屈,与古异耳,其治皆效。盖医者意也,随事增损,初无定方。孙 真人笑秦缓之 第6页-千本中医易学书籍阅读下载 拙,不能求得此穴,但知针药之不及,不知火气之能彻,则求之浸巧,是不为 过也。 绍兴已未岁 ,余守武昌时。总领邵户部玉云少时病瘵得泉州僧为灸膏肓,令伏于栲栳 上, 僧以指节极力按 寻其穴,令病者觉中指麻乃是穴。若指不麻,或虽麻而非中指者,皆非也。 已而求得之,遂一灸而 愈。壬戌四月,增记于此。 r石藏用取穴别法图p06-d16a16.bmpr 炙膏肓腧穴

16、法叶潘等取穴别法第九炙膏肓腧穴法叶潘等取穴别法第九 属性:叶余庆,字无善,平江人。自云尝病瘵疾,其居对桥,而行不能度。有僧为之灸膏肓 穴, 得百壮。后二日,即能行数里,登降皆不倦,自是康强。其取穴法,但并足垂手,正身直立 ,勿令俯仰,取第四椎下两旁同身寸各三寸。灸时以软物枕头覆面卧,垂手附身,或临时置 身,取 安便而已。其转为人灸,亦用此法,云皆有功。然与昔人取穴之法甚略,又与千金 方立点则立 灸之说不合,欧阳典世行之,陈了翁莹中婿也,了翁得无为张济针术,其求穴 尤妙,尝为行之灸膏 肓俞,故痕可见,以叶所言,校之叶穴微下,盖脊有曲直之殊,不能无 少异也。又常熟县医工潘琪 云渠传之于师,取穴之法正坐曲脊,并足而仰两手,令大指 与脐屈肘当髀股上亦自是。其说虽 与千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