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学初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81524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下学期学初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学初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学初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学初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学初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下学期学初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下学期学初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2017 年 度 春 学 期 高 一 年 级 学 初 考试语 文 试 题注意事 项 :1本 试 卷 共 150 分 。考 试 用 时 120 分 钟 。2 答 题 前 , 考 生 务 必 将 班 级 、 姓 名 、 座 位 号 写 在 答 题 纸 的 密 封 线 内 。 答 案 写 在 答 题 纸上 对 应 题 目 的 横 线 上 。 考 试 结 束 后 , 交 回 答 题 纸 。3 选 择 题 请 按 题 号 填 涂 答 题 卡 。一 、 语 言 基 础 题 ( 3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忖度(cn) 坍圮(p) 摇曳(y) 曝背谈天(p)

2、B. 漫溯(sh) 亘古(gn) 朱拓(t) 锲而不舍(qi)C. 瞋怪(chn) 赝品(yn) 敛裾(j) 茕茕孑立(Ju)D. 戕害(qing) 霎时(sh) 阜盛(f) 羽扇纶巾(gun)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 是( )A震憾 陷阱 费尽心机 莫名其妙 B抉择 熨帖 一愁莫展 至高无上 C萦绕 发轫 百无聊赖 天作之和 D急躁 寒暄 汗流浃背 古色古香 3下列句予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互联网+”不仅推动了农产品供需两方直接对接,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也渐渐地、深刻地改变了农业这个传统产业的质量。B防止考生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

3、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C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建成,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仍然较低,距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D每次大考前的学习无疑都是紧张的,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难道我们能否认考前复习最忌心浮气躁吗?24.下列几个“像”字句,全是比喻句的一组是 (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义像是画在荷叶上。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

4、A. B C D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 。 , , 。所以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A BC D6下列传统称谓使用正确的一 项是( )A. 令郎这次在作文大赛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B. 这是您家父托我带来的,您看一看。C.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

5、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D. 令嫒不愧是出自丹青世家,她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来源:学。科。网A. 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3B. 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 12.7%,总收入同比增长 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C. 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D. 安土重迁当然是人之常情,但为了建设的需要,居民们还是心

6、情愉快地迁移走了。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智力:智慧和力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必:没有必要B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杳:没有音信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往,赴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用:因为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望:接近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厥:其,代词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无论9下列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B欧亨利是世界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 警察与赞美

7、诗 最后的常春藤叶 。其小说结尾出乎意料,合乎情理,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C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中的“经”指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而“传”指史书中的人物传记,如陈涉世家 。D杜牧,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他的阿房宫赋一文借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晚唐统治者发出警告,表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10对下面这首现代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小花的信念顾城在山石组成的路上浮起一片小花4它们用金黄的微笑来回报石头的冷遇它们相信最后,石头也会发芽也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与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A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意象丰富而又鲜明突出,情感传达含蓄蕴藉。B “金黄的微笑

8、”和“粗糙的微笑”前后呼应,体现出这首诗结构的精巧。C诗中“金黄”既实指小花的颜色,又暗含小花金子般的可贵品质。D结尾句表明小花的友好和包容终于感化了石头,赢得了它们的回报。11请问下列语言出自哪位人物之口?在横线上填出人物的名字。(2 分)A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红楼梦)B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待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边城)A_ B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18 分)罗隐,字昭谏,钱塘人也,善属文。恃才傲物,

9、尤为公卿所恶,故六举不第。时长安有罗尊师者,深于相术。隐以貌陋,恐为相术所弃,每与尊师接谈,常自大以沮之。及累遭黜落,不得已始往问焉。尊师笑曰:“贫道知之久矣,但以吾子决在一第,未可与语。今日之事,贫道敢有所隐乎!且吾子之于一第也,贫道观之,虽首冠群英,亦不过簿尉尔。若能罢举,东归霸国以求用,则必富且贵矣。两途吾子宜自择之。 ”隐懵然不知所措者数日。邻居有卖饭媪,见隐惊曰:“何辞色之沮丧如此?莫有不决之事否?”隐谓知之,因尽以尊师之言告之。媪叹曰:“秀才何自迷甚焉?且天下皆知罗隐,何须一第然后为得哉!不如急取富贵,则老婆之愿也。 ”隐闻之释然,遂归钱塘。(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 ,有删改)5

10、时钱尚父镇东南。隐进谒,投素作。镠得之大喜,以书辟之。遂为掌书记。镠爱其才,未几,奏授著作郎。镠初授镇,命沈崧草表谢,盛言浙西富庶。隐曰:“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 ”镠请隐为之,有云:“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 ”又为贺昭宗改名表云:“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 ”作者称赏。以诗投相国郑畋,畋有女殊丽,喜诗咏,读隐作至“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 ,由是切慕之,精爽飞越,莫知所从。隐忽来谒,女从帘后窥见迂寝之状,自是绝不咏其诗。(节选自唐才子传 ,有删改)及朱温篡唐,隐说鏐举兵伐梁。曰:“虽无成功,犹可退保杭越,奈何交臂事贼,为千古羞?”鏐始以隐不

11、遇于唐,必有怨心,及闻其言,虽不能用,心甚义之,荐表之为吴越给事中。又以诗寿鏐有曰:“大昴分光降斗牛,兴唐宗社作诸侯。 ”则知隐虽在吴越,心实在唐,惓惓不忘也。(节选自咸淳临安志人物列传 ,有删改)1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恃才傲物,尤为公卿所恶 恃:拥有B但以吾子决在一第,未可与语 吾子:您C镠得之大喜,以书辟之 辟:征召D表奏,将鹰犬我矣 鹰犬:把当成鹰犬1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不得已始往问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B隐以貌陋,恐为相术所弃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六国论)C尤为公卿所恶,故六举不第 故为之文以志

12、(始得西山宴游记)D不如急取富贵,则老婆之愿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罗尊师精通看相的方术,认为罗隐即使在科举考试中力压群英,也只不过做个主簿和县尉这样的小官,不如东投地方势力,可以求得富贵。B邻居卖饭老太早就知道罗隐内心的痛苦,她开导罗隐,天下没有谁不知他的名声,不要过于迷恋科举考试,并诚恳地劝他尽早求取富贵。C罗隐为钱鏐改写奏表,显示了他的才华。他获得女性的仰慕,宰相之女为他神魂颠倒,但6见到他之后,大失所望,从此不再吟咏他的诗。D罗隐虽然投靠了镇守东南一方、势力极大的钱鏐并得到其的赏识,但始终心在唐王朝。劝钱鏐举

13、兵伐梁和为钱鏐祝寿而写的诗句显露了他的心迹。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 分)(劝学)译文: (2)何辞色之沮丧如此?莫有不决之事否?(3 分)译文: (3)虽不能用,心甚义之,荐表之为吴越给事中。(3 分)译文:三、名句名篇默写(10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使天下之人,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3)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4)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5)元嘉草草,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苏轼赤壁赋) (7) , 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8)为山九仞, 。(尚书)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不 染袁炳发高三学生杨直,清华、北大任他选。老师和同学都这么认为。但杨直家的邻居 们不见得这么认为。杨直的爸爸或妈妈每次开过家长会,回到家里就急不可待地支起麻将桌,还一边不迭声地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