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维吾尔族人口考述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6813881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7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维吾尔族人口考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清代维吾尔族人口考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清代维吾尔族人口考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清代维吾尔族人口考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清代维吾尔族人口考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代维吾尔族人口考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维吾尔族人口考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组社会科学 ? 年第? 期 清代维吾尔族人 口 考述 苗 普 生 人口的变化不仅与社会生产力密 切相关 , 而且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因 此 , 近年来对中国人口史的研究 , 日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 , 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 果 。 但是 , 由于 资料所限 , 目前对于我国历代少数民族人口的研究还相当薄弱 。 我国历史 上少数民族 同现在一样 , 人口虽少 , 活 动区域却非常辽阔 , 且多聚居在边疆各地区 。 所 以 , 研究少数民族人口的历史变迁 , 对于我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边疆地区的开发情况 , 探讨各个历史时期存在 的少数民族人口发展 规律及其对边疆各地 区历史发展的

2、影响 , 具 有重要意义 。 清代 , 是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重要厉史时期 之一 。 乾隆中期以后 , 新疆地区 的人口 也数量剧增 。 而维吾尔族人口的增长 , 是清代新疆地区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 。 所以 , 本 人不揣浅陋 , 拟对这一历史时期维吾尔族人口发展变化 及其规律作初步探讨 。 在我国历史上 , 各个封建王朝都把户口的统计 , 作为征粮纳赋 、 差派摇役的依据 , 清朝政府对维吾尔族人口的调 查也是如此 。 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过程中 , 清高宗 一即 谕 令各将军 了解 “准噶 尔从前所收回 人贡赋 ” !? 及各地户口粮石牲只数目 。 现将户口 调 查情况略述如下 # 喀什噶尔

3、 # ? % % 余户 , 数? % 万口 ( % 人 。 此外 , 还有因张格尔之乱被裹胁 、 脱逃和流亡在外的人口 ,? ? 户 ( ) ? 丁口 ( ) ? 丁口 ( 为报告年人数 , 。 为基年人数 。 参见刘铮 人口理论问题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版第 页 ( ( 库罗帕待金 。 喀什噶利亚 , 第? )页 。 &知 乌介勒维& “ 的报告 , 转引自佐口透 塔兰奇人的社会伊犁河谷的维晋尔族部 新疆社会科 学 ?韶 一年一 第 ? 期 玉 米在新疆的种植和推广 齐清顺 玉米 , 原名叫玉蜀黍 , 我国由于各地 叫法不同 , 亦称为包 谷 、 番麦 、 玉 黍 、 包 芦 、

4、棒子 、 珍珠米等 。 玉米属高产农作物品种 , 耐旱 , 能在平原 、 山区 、 沙砾等 各 种 土地上生长 , 因此 , 在我国各地种植颇广 , 现在在我国粮食作物种植中 , 仅次于水稻 和小麦 之 后 , 而居第三位 。 在 新抓 , 据? )年统计 , 玉米当年播 种面积 达 . % ) % % 亩 , 占全区粮食总播种面积 的 ) ( .= 。 在天山以南各地区 , 仅喀什 、 和田 、 阿克苏三 地 , 玉米播种 面 积 即达,? %万亩 , 是当地居民种植的主 要粮食作 物品种 之一 。 在新 疆整 个粮食生产中 , 这一年玉米总产 量达 亿 %万斤 , 仅次于小麦产量而居全区粮

5、 食生 产的第二位 。 & ? 玉米原产地是美洲 , ?, ? 年 &明朝弘 治五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环球航行到美洲以后 被带出而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 关于 玉米传入我国的情况 , 有两种说法 # 一部分人 认 为 , 是经过中亚或印度 由陆路传入我国内地 + 另一些人认为 , 是经过东南亚各国 由海路 传入我国内地 。 近据我国有关专家研究发现 , 在? ) ?年&明朝嘉靖十年广西 即有玉米 种植的记载 , 而这距哥伦布发现美洲还不到四十年 。 当时不但有葡萄牙人从海路来到中 国 , 而且中国人那 时侨居南洋群岛的已不少 , 玉米很可能就 是通过这些人的来往而传入 的 。 相反 , 当时陆路交

6、通比较困难 , 来往人 员较少 , 玉米的传播不可能这样快 。 因此 , 现在不少人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 。 & 据有关史料记 载 , 到明朝末年 , 我国至 少已有河北 、 山东 、 河南 、 陕西 、 甘肃 、 江 苏 、 安徽 、 广东 、 广 西 、 云 南 等 省种植玉米 。 清朝 初年 , 玉米在内地各省的种植已相当 普遍 , 特别是 在气候干旱或 土地贫瘩 的地区 , 玉米在少数地 方已成为广大贫苦农民的主 粮 。 &)新 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 , 气候干旱 , 夏季日照长 , 有方便可靠的水利灌溉 , 很适 于玉米的种植和生长 。 但 是 , 在这一时期有关新疆历史文 献记 载

7、中 , 却没有发现玉米种 落史 。 载史学杂 志 七三十一 , ?,年 。 & ?&助 &钦定光绪大清 会典卷?. , 页艺 。 &) 新疆图志 卷,) 。 &, 同上书卷 ? 。 & 何炳棣 ( ?) % ?)年中国人口研 究 , 转引自葛剑雄略论我国封建社会各阶级人 口增长的不平衡性 。 植的记载 。 清朝 初年 , 蒙古准噶尔部统治新 疆 。 在天山以北 , 一畜 牧业在生产结构中占主 导 地 位 。 为了生活需 要 , 在一些适合农业生产 的河谷 、 平原地 带 , 他们也种植部分粮食 。一卜 七世纪五十年代沙 皇俄国代表巴伊科夫出使中国前往北京 , 路过这时处于准噶尔部统治 下 的天

8、山北路时 , 沿途看 到的粮食生产中 , 种植的是 “糜 、黍、 大麦 、 小 麦和豌豆 ” , &, 没有提 到玉米的种 植 。 在?.年&乾隆二十七年成书 、 ?. 年 &乾隆四十七年增纂 钦定 的西域 图志中 , 对准 噶尔部统 治下 的天山 北路地区 “五谷 之属妙 记载是 #“有 黍 , 名哈喇塔兰 + 有高梁 , 名珠古里 + 有糜 , 名哈喇塔拉 + 有大麦 , 名阿尔 拜 + 有小 麦 , 名察罕塔兰 + 有小豆 , 名布尔察克 , 青裸名同 + 间有稻米 , 不 甚粘 , 名图鲁 尔 噶 ” , 也没有谈到玉米 。 天山南路是以农业生产为主 的维吾尔族聚居地区 , 他们种植的

9、 农作物品种 , 据 西域 图志记 载是# “五谷之种, 大抵稻米为少 , 名固伦 特 , 余如 黍 , 名塔哩克 + 程 , 名克资勒 库纳克 + 高梁 , 名图布喇巴什库纳克 + 麦 , 名布赫岱多青 裸 , 名阿尔帕 。 无所不有 。 豆有豌豆 , 名阿克普尔察克 + 扁豆 , 名罗布雅 + 小豆 , 名纳 呼 图+ 绿豆 , 名玛实 ”。 &同期成书的回疆志 &又称新疆回部志 在记载天山 南路种植的 “五谷” 时说 # 有小麦 、 豌豆 、 糜子 、 高梁 、大 麦 、 稻子等 , & 与西域图 志中的记载基本相 同 , 都没有玉米 。 这一时期 到天山南路视察的椿园 , 所看到当地种

10、 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以小麦 为细粮 , 梗棉次之 。 大麦 、 糜子用以烧酒 , 及充牲畜栈豆而 已 。 余如豆 、 粟 、 芝麻 ” 等 , &.也没有发现有玉米的种植 。 因此 , 明末清初 , 可以说一直 到清朝统治新 疆&乾隆二十四年之前 , 新疆天山南 北还没有玉米的种植 。 二 ?. ?年 &乾隆二十四年以后 , 清朝统治新 疆 , 在各地大兴屯田 , 特别是在天山北 路 , 由于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 , 内地各族军 民大批在这里开荒种地 。 这 样 , 不但使新疆的大片荒地得以开发利用 , 而且把内地的一些农作物品种也带到了新 疆 , 玉米就是其中之一 , 对此 ,

11、 格捧额于? . . 年& 乾隆四十年编纂的伊江汇览一 书有记载 。 该书在 “土产” 中记述当时伊犁地 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 # “大、 小二麦 , 及糜谷 、 荞麦 、 青棵 、 胡麻 、 棵麻 、 碗&豌豆 、 绿豆 、 黄豆 、 料豆 、 稻米 、 江米 、 黄 米 、 糯米 、 玉林 、 高 梁 。 ” 这 里的 “玉林” , 根据有关专家考证 , 基 本可以肯定是 “王 黍 ” 的另一音写 , 就是玉米 。 格捧额曾任伊犁满营佐领 、 协领等职 , 长期在伊 犁 生 活 , 多次主持垦荒种地 、 兴修水利等事务 , 对该地情况相当熟悉 , 所记 当是可信的 。 玉 &的 椿园七十一 # 西城闻见录卷? 。 &助 林则徐集 奏稿&下第叨皿页 , 巾华书局? ? ,年 。 &肋 松药 # 新疆识略卷) 。 &斤 椿园七十一 # 西城闻见录卷) 。 &作者工作单位 # 新移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一方 任编辑 # 齐清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