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12584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剖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节 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统计,指标概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 社会集团包括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统计范围,从统计内容上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内容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活动的结果。因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范围应该是全社会从事消费品零售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指专门从事商品专卖业务的、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直接售给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住

2、宿和餐饮业零售额,指专门从事提供食宿服务、进行食品烹饪调制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直接向居民和社会集团出售主食、菜肴、烟酒饮料和其他商品取得的餐费收入和商品销售额,包括各行业企业或单位附设的对外营业的旅馆、火车餐车、轮船餐厅、机场餐厅的零售额,不包括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不对外营业的职工食堂所出售的餐费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业商品零售额+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住宿业餐费收入+住宿业商品销售额+餐饮业餐费收入+餐饮业商品销售额,统计对象,具体来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对象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和个体经营户; (2)非批发和零

3、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附营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 (3)除上述两类单位以外,从事消费品零售活动的企业(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长期存在着调查范围与对象界定不清晰与不规范的问题 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与批零住餐业行业统计混为一谈,(一)统计范围,在定期统计报表中: 辖区内全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法人企业和个体经营户) 非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附营的在辖区内经营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非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附营的在辖区内经营的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限上产业活动单位)。,在统计年报中: 全口径统计范围

4、 在定期统计报表统计范围的基础上增加“非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附营的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非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附营的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限额以下产业活动单位,下同)”和“其他”两部分。,(一)统计范围,法人企业:法人经营地原则,填报包括其所属的全部同业产业活动单位(含异地)的全法人口径的商品流转情况或经营情况数据; 产业活动单位:产业经营地原则,填报单一产业活动单位的商品流转情况或经营情况数据 个体经营户:主要经营地原则,填报包括其全部分店(含异地)的全个体经营户口径的商品流转情况或经营情况数据,(二)数据采集方式,在年度统计中,对“限额以下产业活动单位”和“其他”两

5、部分,采用科学推估算方法推算数据。,(三)数据来源和生产方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总结为“定基数、抓限上、控限下、比协调”。 定基数 每年年初全国统一核定各省上年各月基数。 全省根据核定国家核定数,按照统一的方法核定各市的分月基数,(四)数据质量控制,抓限上 严格执行限上企业(单位)管理办法; 充分发挥重点企业联网直报数据作用; 加强对限上企业(单位)基层数据的审核力度:高增长单位、不可比单位分析、同期数变化、零销比变化; 分析各类商品的销售变化,找出消费冷热点; 分析价格因素对商品销售的影响。,(四)数据质量控制,控限下 严格控制限下零售额增速。 比协调 每个季度按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质量及协调性评估办法对各省(区、市)数据进行评估;与本地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值税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四)数据质量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